分享

辉辉【杏子黄了】蜗居漫时光倾情鉴赏

 文海诗轩传媒 2020-08-04

那些埋藏在时光深处的故事, 就像这一捏儿老茶,不泡怎能品出岁月的风华。水已煮沸,茶已备好,我有茶,你有故事吗?




蜗居漫时光鉴赏



  杏 子 黄 了  


文/辉辉


来山东生活已有15载了,每年夏季都会买杏子吃,因为上班忙碌,很少去村庄走动,对于杏子的记忆还是儿时家里那杏园里老树枝头缀满的模样,这里每每到杏黄季节,总有人来厂子门口叫卖,也说不上是因为喜欢吃,还是对家乡的一种想念,总会买点带回家,吃三两颗,放在嘴里半颗,味蕾突然奇妙的把儿时吃家里杏园里杏子的那些记忆全调动起来了,还记得园东北角的那颗大接杏,因为嫁接的缘故,我们这么称呼它,个头能长到70苹果那么大小,初熟时它并不好吃,后味儿有点酸涩,它没熟通透时,奶奶不让我们摘,而且还要看管好不让别人家的孩童摘,等熟透了她要晒杏干,这颗树上的杏子熟透了很好吃,小时候不会形容,现在想起来有种水蜜桃的味道,滑润可口,用它晒的杏干,冬天用水泡开含着滋润嗓子,觉得在里面放点白糖可以治疗咽干,糖撒在杏干上的味道是很好的,很美味。但不易多吃,杏干性凉,吃多了对小孩子的脾胃有伤害。

蜗居漫时光鉴赏




杏子从花苞开始就是孩童们乐趣的开始,尽管大人们常常管教不让多吃,但都不会那么听话,从花苞里刚出来到杏熟蒂落,都是撒了欢的吃,自己家的还不够,还会偷别人家的吃,散学路上路过的杏林里总有孩童们淘气的身影,书包里,衣裳口袋里,手里,都有杏子的倩影,从杏仁没成形状吃到牙咬不动仁核。

我家的每棵树都有它的名字。就如给自己孩子起名字一样,或者凭长像,或凭口感,或凭来路,我家就有一棵叫胭脂的杏树,听到名字的第一反应就是像女人的名字,而且够漂亮,它不但长像漂亮,这棵树上的杏子表皮有一层似红非红的颜色从根蒂慢慢过度到顶角处,匀称的铺展开去,就像女人涂了一层脂粉,黄里骰着红,看见它就喜欢的垂涎欲滴。当然它也顶的起它的名字,不光有好看的皮囊,吃起来也可口香甜,小时候家境清贫,没有太多的小麦白面吃,每当杏子熟了,家里有客人来时,奶奶总会烙几张白面大饼,再摘来几颗杏子,贴在饼子上给客人吃,每每这样吃一顿,客人总是会欢喜的夸赞,但我终究没问过奶奶,他们是吃了白面饼子欢喜呢,还是吃了白面饼子上贴的胭脂杏欢喜呢,应该都有吧。

每年杏子熟了时,北方农田里最忙碌的时候,田里的小麦豆子成熟了,要收割,所以往家里收杏子的重担就落到了家里较大的孩童和老人身上了,杏子树较多的人家,在杏子熟了的这一季节为了收拾杏子还是要忙碌一段时间的,因为我们家乡不出售鲜杏子,而是出售杏干和杏仁,所以每每这个季节农人的午休时间都要用来晒杏干,种树多的人这确实是个比较大的活儿,幸好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孩子,摇杏子拾杏子,抬杏子回家那都是家里较大的孩子领着弟弟妹妹们去干的差事儿,大人也放心让他们去干这活儿。

蜗居漫时光鉴赏




我家种树多,这活儿都是我领导着弟弟妹妹去干的,中午羊群归圈后,拿三五个篮子,去园摇杏子,以前的树不像现在的树精修细剪的,都长的魁拔高大,小时候时练就了一身爬树的武艺,所以摇杏子是我的专职,去先搓搓手爬上树,找个粗庄的枝桠站稳当,就开始用最大的力气摇树,熟透了的杏子跟随枝桠的晃动像下冰雹一样黄澄,散落一地。一篮子拾满后,我和妹妹再一次接一次抬回家,下午羊群出圈之前就晒杏干,先把院子用笤帚扫干净,然后搬一篮子。一颗一颗掰开,很整齐的摆放在园子里,太多放不下时,先掰在篮子里,再由有爬上梯子,平铺在瓦房上晾晒。一个长长的暑假,我们都伴着杏子忙碌而快乐着。
当然夏季的雨说来就来,如果有几场雨水,来不急搬回家的杏子就会铺在树地下,由着喜鹊捉食,由着蚂蚁啃咬,这样家里养的猪仔就有口福了,拿回家掰了倒在槽里看它们抢食,乐趣无穷。


童年杏子伴着长大,现在忆起还如昨天般清晰。

 

【作者风采】

辉辉,文学爱好者

闲暇之余喜欢读点诗词

偶写几句小情绪


蜗居漫时光精英团队

社长总编:那年

副  社 长:若惜  风铃

社长助理:陌柳  烟雨

编      委:陌柳  若惜  蓝莲花  暗香  听雨

               紫嫣茜雪  森林狼  风铃  念家乡

               爱我中华  笑舒云袖

摄影部长:森林狼

宣传部长:杨彰

宣 传 部:古三槐  常贵佳人   杜萍  正方

金牌主播:沧海  风华正茂  彩衣纷飞 指尖轻语

               知知  紫嫣茜雪  淡静若水  沧海一粟

               翠翠鸟   冷月  白贺

技术合成:若惜

蜗居漫时光投稿须知

1、投稿前先关注《蜗居漫时光》公众号,并加主编微18225691215

2、稿件须为原创首发,忌一稿多投、抄袭,文责自负,稿件是否采用十日内予以答复。

3、稿酬来自打赏的百分之五十,另百分之五十用于平台维护。要求诵读的作品,作者40%,诵读30%,编委30%。稿件自发布之日起,七天后,稿酬以红包形式发放,不足十元不予发放。

4、投稿作者请附简介及个人近照一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