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什么叫翡翠的“棉” 翡翠内部似“棉花”般团状、丝带状以及波纹状的白色结晶体,叫翡翠的棉。 棉分:“活”棉与“死”棉 (1)、在可见光下,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的,叫“活”棉。 (2)、在可见光下,呈现微透明或不透明的,叫“死”棉。 翡翠的“棉”成因复杂,众说不一。其形成主要因素是翡翠多晶体集合属性及内部结构微隙所致。 9、翡翠的棉与种、水、底的关系 (1)、“活”棉多数发生在“种好水长”、“底净晶细”的翡翠上。这类棉在成品制作时,经加工师傅“调”光“调”水后,抛光易“化开”,若有若无,肉眼不易分辨。 (2)、“死”棉发生在“种好水长”、“底净晶细”的翡翠上,多有奇观,意境梦幻,易成“雪花”。 (3)、“死”棉发生在“种老水短”的翡翠上,“底”易泛白夹杂。 (4)、“死”棉发生在“种嫩水长”的翡翠上,“底”易“拉丝”,其形态多数呈现棉絮团状和甘庶渣状。 有经验的玩家根据“棉”呈现出的形态,也可判断翡翠种、水的好差。 10、翡翠的棉与色的关系 棉“重”色稀,棉“轻”色飘。棉严重影响翡翠致色离子的形成及分布,两者相克而生。 11、什么是翡翠的“癣”? 翡翠原石表面用肉眼就能看到的,具有黑色、灰黑色点、条状或片状光泽斑迹,叫翡翠的“癣”。 癣分:活癣和死癣两种。 (1)、活癣具备很强的渗透力,大多贯穿翡翠原石内部,影响翡翠内部质量。 (2)、死癣(俗称:枯或锅粑癣)依附于翡翠原石表层,渗透不了内部,改变的是翡翠原石的外层结构。(如何理解死癣?就是类似人体皮肤受伤后所结的疤。否则为活癣) 12、翡翠的“癣”与“色”、“种”的关系 翡翠的癣与色相生相克。特别是活癣:一方面:色沿癣生,另一方面:癣又“吃”色。 死癣则另当别论 :死癣上面如有松花(色点),癣下易藏色。死癣上面无松花,癣下翡翠原石的种会相对变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