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上长包了怎么破?不少小伙伴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做针灸。 然而,有的“包”并不是“扎扎”就瘪了没了,相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 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来了一位37岁的黄冈患者余女士。4年前,她发现左侧耳下区长了一蚕豆大小的肿物,无疼痛、麻木等不适。今年2月,肿物突然迅速增大至鹌鹑蛋大小,于是,余女士前往当地医院进行针灸治疗了一个多月,口服中药三周多,然而并未缓解,患区仍肿胀、刺痛,并且耳垂区麻木。 ![]() 7月中,她到中南求医,术前检查发现:左侧肿物质硬、界限不清、活动度差(提示可能恶性)。口腔科程波主任团队评估后,为她做了“腮腺肿物全切除术 周围神经松解术 面神经减压术”,术中发现皮肤、皮下组织、腮腺组织、面神经及肿物都显著粘连在一起,给手术增加很多难度。程波主任仔细分离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直到腮腺及肿瘤完全剥离,将病变组织一并切除,整个手术持续两个多小时,最终病理结果显示高级别浸润癌! 程波主任(右)为患者检查▲ ![]() 提示: 针灸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浸润扩散加快,使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粘连紧密,给手术增加难度和风险,加速肿瘤恶变。 划重点 长了肿物,不去检查,擅自决定做针灸,后果很严重! 无独有偶! 中南医院前不久还来了一位爹爹…… 【回放】 68岁的洪爹爹家住武汉新洲区,今年1月底,他吃饭时突然觉得左侧舌部疼痛,于是自行在家口服阿莫西林“消炎”,然而疼痛无明显减轻。2月底,他舌下出现了绿豆大小的肿物,因疫情不敢出门,又未就医。没料到,从2月底至4月,肿物越长越大,宛如一枚鹌鹑蛋,4月10日夜间,还出现了烧灼样的疼痛。难以忍受的洪爹爹随即前往社区医院输液9天,病情仍无好转。4月30日,他前来中南医院口腔科就诊,被诊断为非角化鳞状细胞癌。 听闻是癌症,洪爹爹和其家人强烈希望做手术治疗,但因患者有双肺多发局限性肺气肿、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高血压三级病史,并且一直在吃降压药,又因常年失眠,精神不佳,口服安定药物十余年,并不适合手术。在患者及家属的再三坚持下,口腔科程波主任反复评估、研究病情,制定了最优的方案,最终选择冒险手术。 5月底,程波主任及团队为洪爹爹在全麻下实施了口腔癌病损扩大切除术,将左侧颈部翻开,清扫了淋巴结,下嘴唇切开至颈部,切除部分下颌骨,固定后,再把肿物扩大切除。此时,爹爹相当于只剩“半个舌头”。后期进食、语言功能怎么办?医生决定“再造”舌体! 程波主任和整形美容科周伟医生从患者右大腿前外侧取了一块皮瓣,移至口腔内,将皮瓣动静脉与口腔内供血的动静脉吻合,待血流通畅后,把皮瓣缝合至了口腔缺损处。手术全程做了12个小时。这个病造成了患者营养不良,太瘦,因此取不了前臂皮瓣,于是医生先后尝试了左右大腿。可发现双侧大腿血管变异,供血较差,最后是找到了细小的穿支血管,带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存活。整个过程比较艰辛,但最终成功让患者保留了舌头基本的咀嚼、说话功能。 术后,洪爹爹被立即送往ICU观察,3天后转入口腔科病房,但因烦躁不安,低氧血症再次转入ICU。经过4天的紧张救治,他情况稍稳定,转回了口腔科。团队医护持续给予一系列精心治疗、护理,渐渐地,洪爹爹病情好转并出院了。 程波主任(右)查房▲ // 口腔颌面部肿瘤科普时间 // 本期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程波主任 1 好发部位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多见于牙龈、口腔粘膜、颌骨与颜面部,在我国,牙龈癌最高发,其次是舌癌。 2 病因与发病条件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环境有关。
3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生长速度较缓慢,一般无症状,无转移,一般对机体无影响,如果生长在要害部位或发生并发症时,也可危及生命。 恶性肿瘤(包括癌和肉瘤) 癌多见于老年人,肉瘤多见于青壮年,生长速度较快,常有局部疼痛、麻木、头痛、张口受限、面瘫及出血等症状。对机体影响较大。常因迅速发展,转移和侵及重要脏器及发生恶病质而死亡。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治疗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关键。有不明原因的肿物时,不要盲目进行一些有创操作,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明确诊断,才可对症处理。 来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