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下长“包”舌头疼,小心这些都是“癌”

 明醫 2020-08-04

脸上长包了怎么破?不少小伙伴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做针灸。

然而,有的“包”并不是“扎扎”就瘪了没了,相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微信图片_20200803143640.jpg

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来了一位37岁的黄冈患者余女士。4年前,她发现左侧耳下区长了一蚕豆大小的肿物,无疼痛、麻木等不适。今年2月,肿物突然迅速增大至鹌鹑蛋大小,于是,余女士前往当地医院进行针灸治疗了一个多月,口服中药三周多,然而并未缓解,患区仍肿胀、刺痛,并且耳垂区麻木。

微信图片_20200803143644.png

7月中,她到中南求医,术前检查发现:左侧肿物质硬、界限不清、活动度差(提示可能恶性)。口腔科程波主任团队评估后,为她做了“腮腺肿物全切除术 周围神经松解术 面神经减压术”,术中发现皮肤、皮下组织、腮腺组织、面神经及肿物都显著粘连在一起,给手术增加很多难度。程波主任仔细分离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直到腮腺及肿瘤完全剥离,将病变组织一并切除,整个手术持续两个多小时,最终病理结果显示高级别浸润癌!

微信图片_20200803143646.jpg

程波主任(右)为患者检查▲

提示:

针灸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浸润扩散加快,使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粘连紧密,给手术增加难度和风险,加速肿瘤恶变。

划重点

长了肿物,不去检查,擅自决定做针灸,后果很严重!

无独有偶!

中南医院前不久还来了一位爹爹……
爹爹起初舌头疼,没就医,拖了几个月,再一查,竟患癌!因此还“丢了半个舌头”!不过好在医生巧妙地用爹爹大腿皮瓣给他“再造”了舌体,保留了基本的咀嚼、说话功能。

【回放】

68岁的洪爹爹家住武汉新洲区,今年1月底,他吃饭时突然觉得左侧舌部疼痛,于是自行在家口服阿莫西林“消炎”,然而疼痛无明显减轻。2月底,他舌下出现了绿豆大小的肿物,因疫情不敢出门,又未就医。没料到,从2月底至4月,肿物越长越大,宛如一枚鹌鹑蛋,4月10日夜间,还出现了烧灼样的疼痛。难以忍受的洪爹爹随即前往社区医院输液9天,病情仍无好转。4月30日,他前来中南医院口腔科就诊,被诊断为非角化鳞状细胞癌。

听闻是癌症,洪爹爹和其家人强烈希望做手术治疗,但因患者有双肺多发局限性肺气肿、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高血压三级病史,并且一直在吃降压药,又因常年失眠,精神不佳,口服安定药物十余年,并不适合手术。在患者及家属的再三坚持下,口腔科程波主任反复评估、研究病情,制定了最优的方案,最终选择冒险手术。

5月底,程波主任及团队为洪爹爹在全麻下实施了口腔癌病损扩大切除术,将左侧颈部翻开,清扫了淋巴结,下嘴唇切开至颈部,切除部分下颌骨,固定后,再把肿物扩大切除。此时,爹爹相当于只剩“半个舌头”。后期进食、语言功能怎么办?医生决定“再造”舌体!

程波主任和整形美容科周伟医生从患者右大腿前外侧取了一块皮瓣,移至口腔内,将皮瓣动静脉与口腔内供血的动静脉吻合,待血流通畅后,把皮瓣缝合至了口腔缺损处。手术全程做了12个小时。这个病造成了患者营养不良,太瘦,因此取不了前臂皮瓣,于是医生先后尝试了左右大腿。可发现双侧大腿血管变异,供血较差,最后是找到了细小的穿支血管,带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存活。整个过程比较艰辛,但最终成功让患者保留了舌头基本的咀嚼、说话功能。

微信图片_20200803143652.jpg

微信图片_20200803143655.jpg

术后,洪爹爹被立即送往ICU观察,3天后转入口腔科病房,但因烦躁不安,低氧血症再次转入ICU。经过4天的紧张救治,他情况稍稳定,转回了口腔科。团队医护持续给予一系列精心治疗、护理,渐渐地,洪爹爹病情好转并出院了。

微信图片_20200803143656.jpg

程波主任(右)查房▲

//

口腔颌面部肿瘤科普时间

//

本期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程波主任

1

好发部位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多见于牙龈、口腔粘膜、颌骨与颜面部,在我国,牙龈癌最高发,其次是舌癌。

2

病因与发病条件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环境有关。

  • 物理因素:热、损伤、紫外线及X射线以及长期慢性刺激等,如口腔里的残根(烂牙)、尖锐的牙尖、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的长期刺激、长期吸雪茄及烟斗造成的灼伤等。

  • 化学因素:口腔癌与吸烟有关,吸烟者(特别是大量吸烟及饮酒者)口腔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均较高。咀嚼烟叶比吸烟危害更大。

  • 生物性因素:某些恶性肿瘤可以由病毒引起。如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

  • 营养因素: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变化均与癌症的发生有关。与口腔癌发生有关的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A、B、E类的缺乏。

  • 神经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平衡造成破坏,造成人体功能失调,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有利因素。

  • 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可引起某些肿瘤。

  • 机体免疫状态:患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容易发生肿瘤。

  • 遗传因素:癌症患者遗传的并不是癌症本身,而是一种容易患癌的个体素质,还要一定的环境作用才能作为其发病条件。

3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生长速度较缓慢,一般无症状,无转移,一般对机体无影响,如果生长在要害部位或发生并发症时,也可危及生命。

恶性肿瘤(包括癌和肉瘤)

癌多见于老年人,肉瘤多见于青壮年,生长速度较快,常有局部疼痛、麻木、头痛、张口受限、面瘫及出血等症状。对机体影响较大。常因迅速发展,转移和侵及重要脏器及发生恶病质而死亡。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治疗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关键。有不明原因的肿物时,不要盲目进行一些有创操作,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明确诊断,才可对症处理。

来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