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的喜与忧——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点评

 亲斤彳正禾呈 2020-08-04

核心观点

央行公告称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理财整改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客户习惯需要时间来培养,过渡期延长一年符合业界预期。头部理财整改进度较快,第二梯队理财面临整改压力,类货基产品统一监管冲击更大。理财完成净值化转型之后,追涨杀跌恐加剧市场波动,从机会成本和产品形态上利好权益市场,债市需求弱化,行业头部效应增大。

过渡期延长是根据实际情况从善如流的选择

资管新规的几大监管难点于2020年底仍将难以完成,比如净值化转型、杜绝资金池运作、限制非标、类货基统一监管等。“病去如抽丝”,在落实资管新规的过程中,客户改变刚兑习惯和对净值化的接受度是最大的症结所在,需要时间来逐步培养。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不具备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且金融监管部门出台诸多举措避免疫情冲击向金融领域扩散,否则强力压降势必引发信用收缩等一系列问题。整体看,由于对过渡期延期早有预期,因此市场反响并不剧烈,反而权益投资者出现了各种遐想。

延长一年基本符合业界预期

央行此前在6月金融数据发布会上已透露可能延长一年的消息,延长一年基本符合业内预期。对参与各方,过渡期延长太短难以贯彻执行,容易产生“法不责众”的问题,客户习惯培养、产品类型改造、非标资产的自然到期等都需要时间;延长太长则只是将问题后置,不利于政策的严肃性,也不利于约束机构行为。

目前理财整改情况如何?参差不齐

理财年报看,2019年底理财净值化比例为43%,较2018年底提高16%。2020年5月末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60.3%,较年初高4%,我们预计2020年末净值化比例在60-70%之间,想要达到净值化产品全面覆盖过渡期至少还要1年。同时,为符合期限匹配的要求,多数长久期资产需要转型为封闭式净值化产品,但2019年末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净值化比例仅19%。微观调研显示,成立了子公司的大行转型速度更快,第二梯队的银行理财转型进步较慢,由于老账户的管理难度更小、客户接受度更高,投资以委外为主,这类理财未来存在较大的转型压力。

非标、股权仍是压降难题,谨防类货基统一监管冲击

对于历史浮亏、超长期限非标和非上市股权,难以通过延长过渡期解决。在银行让利实体的过程中,对盈利的要求大为降低,甚至不惜提升拨备等压降利润,这为解决历史浮亏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部分理财更需担心的是类货基统一监管办法。净值化改造目前已经有了市场先例可以跟随、模仿,类货基是银行理财的主要净值化产品形式。但目前类货基久期普遍偏长,短期推出类货基统一监管办法会带来久期压降难度。如果过渡期延长一年,则存量久期可能将降低至一年以内,降低解决难度。

理财转型将带来金融生态变局等深远影响

过渡期延长与否不是问题核心,关键是转型之后,23.4万亿的理财转成净值化产品、成为交易性资金,申赎机制下追涨杀跌很可能加大市场波动;其次,银行理财不再刚兑,成为风险资产,加上整改期间新产品发行力度减弱,非标投资难度加大后追逐“固收+”,均从机会成本和流动性利好权益资产;再次,上述部分银行理财仍然存在整改压力,加之净值型理财业绩表现等影响接受度,不利于中短久期信用债等需求;最后,行业格局处于大分化期间,转型慢的机构将疲于应对转型并面临人力、产品等约束,成立了子公司且转型速度快的机构将乘机跑马圈地,头部现象将更为明显。

风险提示:类货基统一监管办法出台;非上市股权资产处置办法出台。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8月03日发布的研报《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的喜与忧——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点评》,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国内首个AI缠论投资课程正式上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