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竑【沉甸甸的谷穗,静美的秋天】文海诗轩传媒鉴赏

 文海诗轩传媒 2020-08-04

文海诗轩传媒

与众不同  自然出众

深度 | 高度 | 态度 温度






静美秋天


沉甸甸的谷穗,静美的秋天

作者:徐竑

人们常用"浪"来描绘五六月份的小麦,并且为它取了一个非常气派的名字,叫"麦浪"。那时麦子已经饱满,等不了几天就要收割了,有风吹过,麦田从这头到那头,金黄的一片,像波浪一样,此伏彼起,非常壮观。如果你站在山间的高处,俯瞰层层梯田中的麦浪,你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在检阅自己雄纠纠、气昂昂的威武之师。这种霸气是无可比拟的。

如果要用词来描绘秋天的田野,那就不可以用"浪"这词了。高杆作物,枝粗叶茂的,有风吹过,只会听到"沙沙"的叶子触碰的声音,除此之外,便是静寂,像秋雨,淅淅沥沥,催人入眠。虽然朱自清说过:"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但这是荷塘的静夜,是独处的妙处。我以为秋天的时候,最适宜于走出去,去那田间地头,去欣赏一片片谷子,去欣赏那份成熟的沉甸甸之美。


尽诉秋之美



不是吗?谷子不同于其他的植物。像玉米,成熟时,被厚厚的皮一层两层甚至四五层给层层包裹起来,虽然内敛,总让人有一种寻它百度却无缘真身的感慨。高梁倒好,丰满的穗子傲然挺立,红中带白。但那种高傲,有拒人千里的孤傲。这谷子则不同。成熟时间,枝干了,叶枯了,头也弯了。那份沉甸甸,像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却谦虚谨慎。风过,随风轻轻摇摆,叶与叶相触,穗与穗相挨。既有风伴叶的和谐,也有叶与叶的和鸣,仿佛一曲交响乐,在这山的翠绿和百鸟的啼叫声里,奏着一曲曲交响乐。山的空旷,足以使这动人的弦律更加扣人心弦。空谷足音传出的是冷寂,而这乐音,则奏出是平静与安祥,把秋天的这份静美装点得有声有色。秋天,不同于夏天的热闹,也不同于冬天的岑寂与冷清,更有别于春之萌动。它属于平静,更属于成熟。这种平静成熟,只有这沉甸甸的谷穗可以尽诉秋之美。

我很喜欢在秋天的中午,在和煦温暖而又不酌热的阳光下,坐在田间地头,身后是一片谷,面前的层层梯田,也是金灿灿的谷子。听着叶的和鸣,伸过手去,抚着那谷穗,那种毛茸茸与充实的感觉,就像几杯黄酒下肚,似醉而非醉的那种悠然与沉迷会一直笼在心头。一切都可以不去想,只享受这自然的恩赐,就足矣。

谷有酒谷,也有小谷。酒谷是专门用来酿黄酒用的。九月谷子熟了,黄菊花开了,就到了酿黄酒的时候了。碾好的酒谷米煮熟再和酒曲,还有黄菊花烧的酒汤入缸,年时的美味就已在酝酿中了。小谷是用来烧稀饭用的。陕北人也用它做米饭。但用小谷米做来饭远沒有用它熬粥来得味美。只抓一把黄灿灿的小米下锅,加上适量的水,十多分钟,最多二十分钟,这粥就熬好了。叫它稀饭或者叫粥,都不如我们这个地方的俗名来得妥贴,叫米汤。对,是米汤,有米也有汤,将米与水在文火中熬成汤,不稀也不稠,顺着碗边轻吸一口下去,口中,喉咙,还胃中的顺畅与舒服,用语言是难以描绘得尽的。有人在熬这小米粥时加入大枣、枸杞、葡萄干,我总觉得冲淡了米的清香,也冲淡了在喝这米汤时所能感受的秋之静美。

深秋了,谷已收获,金灿灿的小米又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滋养着这黄土地的子民,也让黄土地的歌者,在这沉甸甸的收获里,享受着秋光,享受着喜悦。




本期作者风采


徐 竑

徐竑,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三十年,沐浴在书的海洋,工作之余,偶以散文和诗歌来抒写自己对几十年生活人生的感悟,追念往昔,继往开来。愿静守心灵古道,珍惜年轮光华。


文海诗轩传媒精英团队

社长总编:那年

副  社 长:若惜  风铃

社长助理:陌柳  烟雨

编      委:陌柳  若惜  蓝莲花  暗香  听雨

               紫嫣茜雪  森林狼  风铃  墨言

               念家乡  爱我中华  笑舒云袖

摄影部长:森林狼

宣传部长:杨彰

宣 传 部:古三槐  常贵佳人   杜萍  正方

金牌主播:沧海  风华正茂  彩衣纷飞 

                知知  紫嫣茜雪  淡静若水  冷月

                墨香彼岸  天蓝蓝  翠翠鸟  指尖轻语

技术合成:若惜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