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钟南山的父亲,一生奉献给病毒研究,临终遗言:不许办追悼会

 qibai70 2020-08-04

导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寒门贵子,翻身奴仆把学上;第二部分,“老鼠窝”实验室,鉴定肺炎球菌有绝招;第三部分,初心不忘,奉献他人淡泊自己。

就在大家喜迎新年的时刻,武汉却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一位八十四岁的老人在记者镜头前谆谆告诫民众们尽量别去武汉,而他自己却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奔赴疫情前线。这位最美逆行者,便是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医生这个名字最近深深刻在了全国人的心里,但是大家不了解的事情是: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也同样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医学伟人。且看作者给大家介绍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医生。

一、寒门贵子,翻身奴仆把学上

清朝末年,局势不稳社会动荡。钟世藩出生没多久便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为了生存下去,九岁的钟世藩被一个大户人家雇佣做了奴仆。寄人篱下的那段日子里,钟世藩没有自甘堕落屈服命运,而是抓住一切空余时间和有利机会用功读书。

少年时代的钟世藩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成功考入了协和医科大学。这所院校是由美国人创办的,在校学习的过程中美国人为了得到拔尖的人才实行了残酷的淘汰制。与钟世藩同届入学的四十个同学中,最终只有八个人能够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书,而钟世藩就是这八分之一。

协和医科大学毕业之后的钟世藩又前往美国留学深造,在美国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证书。当时的民国处于一种落后又混乱的状态里,但学有所成的钟世藩还是选择回归祖国,因为他的初心就是: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回馈贡献给国家。

二、建“老鼠窝”实验室,鉴定肺炎球菌有绝招

建国初期,我国不但落后还十分贫穷,根本就没有钱投入科学研究,更别说投资科研所要用到的基础设施了。艰苦条件下的钟世藩为了研究乙型脑炎病毒,省吃俭用自掏腰包买回来了三四百只小白鼠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实验室。

当时的左右邻居还拿这事儿开玩笑说:“钟世藩一家就住在老鼠窝里”。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自建的实验室,让钟世藩在病毒研究的领域获得了卓越突出的成就。

在“老鼠窝”里废寝忘食的钟世藩首次使用了胎鼠作为分离病毒的工具,并且发现了一种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

钟世藩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能够大大缩短对于不同肺炎球菌的鉴定时间,并且还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对于医生与患者来说,一分一秒都在于死神赛跑。所以说:钟世藩关于肺炎球菌的研究成果,为当时的肺炎患者赢得了不少生机。

三、初心不忘,奉献他人淡泊自己

钟世藩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医学,不但在医学上做出了诸多贡献,还教导出不少优秀杰出的弟子。钟南山院士在回忆自己父亲时说道:“年逾七十的父亲眼神和身体都大不如前,却还在伏案编写一本儿科疾病诊断相关的书”。钟世藩还说:“人活在世上总得留下些什么,这样才不枉在这人世间走一趟。”

钟世藩对于自己钟爱的医学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坚定与执着,他学医的初衷也只是想把毕生所学贡献给国家,希望他人能够过得更好。就是这样一位医学界的伟人,临终之际却严肃的叮嘱钟南山:“不要给自己办追悼会,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样朴实又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