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绵延1600余年的华夏古国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海曲上人 2020-08-04

在中华百家姓中,“徐”姓是我们熟知的大姓。其实,据专家考证,“徐”姓就来源于远古的一个华夏古国国称—徐国。

古徐国的兴亡

徐国是原夏朝所封的诸侯国。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于公元前2070年被封于徐(其疆域在今山东郯城以北一带,后迁移到徐州、泗县、泗洪一带),建徐国,历夏、商、周三代,共计44代君王,直至公元前512年为吴国所灭国,其古国一直绵延了1649年。

夏朝时,徐国国君大多贤明有为,徐国不断发展,到商朝末期,徐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东西200公里,南北300公里,东到大海,南到长江一线,西到今安徽合肥一带,北与鲁国接触),国力也越来越强盛,至西周时,成为东夷集团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引起了商、周王朝的警觉,并对徐国进行不断征伐。其中徐国与周朝发生的战争最为频繁激烈,有成有败,但到徐偃王时期,徐国又出现了复兴。

一个绵延1600余年的华夏古国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据传,徐偃王名诞,于周昭王三十六年(公元前958年),为其父徐王嬴义楚的夫人所生。他出生时,由于胞衣不破,象个肉球,家人均恶之,视为不祥,故弃于荒野。后来被一位老婆婆养的一只名为“鹄仓”的狗发现了,并叼回来给老婆婆。老婆婆剖开一看,是个双手紧握、哭声洪亮的一位异常可爱的娃娃,并且这娃娃左手掌纹透出一个“偃”字,右手掌纹透出一个“王”字。老婆婆觉得这孩子以后肯定会有出息,就抱回家抚养。据《尸子》记载,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身体十分柔韧。他自幼有冒险精神,“喜入深水而得怪鱼,入深山而得怪兽”,而且徐偃王的眼睛很大,像马眼一般。徐偃王17岁时,已饱读诗书,20岁时,与家族相认,名嬴诞,继承了徐国国君之位。

徐偃王归宗继承王位后,大行仁义,高行懿德,古道可风,深受民众拥戴。当时周王朝都城的城周只有九里,徐国王城的城周却有十二里,疆土发展到500里。据《韩非子》记载,东夷诸国都很尊崇徐国,朝贡者达三十六国。诸侯有了争执,不是去找周天子裁断,而是找徐国徐君评理。徐国的仁义,被后来的孔子逐渐发展为“仁义”儒学理念核心,并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

一个绵延1600余年的华夏古国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西周周穆王是一位好道术和喜游玩的天子。一次,在游玩中就遇到了西王母。他为西王母的美丽所动,竟放下朝政,追随她到了昆仑山,久久不归。四方诸侯前去争谏无效,他们才来徐国要求徐偃王主持正义。徐偃王出于义举发了兵。史载徐偃王率三十六国兵马一直打到了黄河边。周穆王闻讯,既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立即由造父驾快车回朝主事,又肯定了徐偃王的正义之举——周穆王发布《敕封徐偃王》文告,称他“好行仁义”,对“上国力尽忠谟”,“生为忠良之臣”,并宣布“东方诸侯令偃王主之”,封他为东方盟主。

徐偃王建国都时,徐国人开挖水渠得到“朱弓铜矢,以为天瑞”,献于徐偃王。弓矢是征伐之物。许多徐国人就在私下里说,我们徐偃王获得天赐的征伐之物,那是上天要把天下授予徐国。徐偃王本无心,但话传到周穆王耳里,使他对强大的徐国却起了疑心。

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63年),他下令让楚国发兵,以“愈制”为借口征讨徐国。

周、楚联军奉周天子令伐徐的消息传到徐国。徐偃王嬴诞说:“圣人不可杀人已呈已欲,君子不处危邦,楚患者,诞一人而已,我去,则刀兵可息。”意思是说,圣人是不会以随便杀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是君子也不会呆在危险的国家里。出来伐,就是要除掉我一人而已。我辞去王位,刀兵之灾就会消除。说罢,徐偃王离国而去,据史载有数万百姓愿随他而去。楚军一直追杀到浙江宁波一带,最终,迫使徐偃王怀抱美玉投海而死。

由于徐偃王的仁义深受人民的爱戴,所以周穆王在徐偃王死后,又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爵,都彭城,继续治理徐国。直至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夏天的时候,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但二国依仗有强大的楚国作后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楚国。楚昭王很高兴,立即派出重要官员隆重迎接,并让他们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这就给了吴王出兵的借口。

公元前512年冬天,吴王派孙武、伍子胥讨伐徐国和钟吾国,放泗水淹徐国。徐王章羽披头散发,脸上刺青,将自己捆绑起来,领着妻子跪在夫差面前,请求保留国土,但夫差不准。章羽无奈之下带着王室族人逃奔了楚国。徐国终被吴国所灭,自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徐国存世时,其经济文化非常发达。徐国人发明了掘井,发明了弓箭,从而让淮水流域成了“厥田惟上中”,其经济文化发达程度尤其从青铜器上可见一斑。青铜器的制作是古代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的标志。当时徐国的淮夷地区盛产铜和锡,是制造青铜器的主要原材料,所以西周金文中几次均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记录。“孚”相当于获取和掠夺的意思,“吉金”是优良的青铜器。周王朝规定淮夷必须向其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仅在周穆王时代,就发现十五器和淮夷有关的战争记录的铭文。在廿世纪50年代之前,据说出土的青铜器就有廿四件之多,主要是日常生活、家庭、兵器等方面,例如:“徐王鼎”、“吮儿钟”、“徐髂尹钲”等。绍兴有出土的“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设有管理祭祀的官员。(逸周书·王会解)中有:“祝淮氏、荣氏”(注):“淮、荣二祝之氏也。”其中淮氏当系淮夷(徐国),居然当上了周王朝的巫祝,可见淮夷(徐国)经济的发达带来文化的进步,不然,周王朝不可能把祭祀这一神圣的职务轻易地授给一个夷人。此外,淮夷(徐国)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着优势。《中文大辞典》“徐偃王”条下注:“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徐国居然以航运的优势,开凿运河,由此其国力可想而知。

一个绵延1600余年的华夏古国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徐偃王被周穆王灭掉以后,虽然徐国依然生存了下来,但自此之后,徐国的地位是一落千丈了。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徐国的后裔,由于失国之痛或得不到妥善的安置等因素,便有人“以国为氏”,从而有了“徐”姓。当然,他们的全面“以国为氏”,应该是在春秋时期徐国被吴国灭国以后的事。根据史书的记载,徐国亡国时的徐子,是宗的第十一世孙章羽,他也就是徐堰王的第十二世孙,伯益的四十四世孙,黄帝的五十二世孙。

绵延1600余年的古徐国为什么会亡国?

纵观古徐国的历史兴亡,其一切原因皆源于“仁义”的治国理念。徐国前期实行的是“仁义并举”治国理念,所以就兴旺发达,后期则是“重仁轻义”,故导致亡国。

其实, “仁义”有二个层面含义,一是“仁爱”,二是“正义”。“仁爱”就是宽厚慈爱,“正义”则始终与“仁”形影不离,是公正的道德标准,即所谓的“义举”——“替天行道”。义是就杀而言的仁,是有理智的杀,符合道义——见义,就可以杀——勇为。仁者是爱人的,但仁者并非不杀人,而是杀不符合天理的人。这杀的理智就是义。

首先,迂腐懦弱、墨守成规的“仁爱”治国理念是导致古徐国亡国的主要内因。从徐国历史发展来看,徐偃王前期实行的“仁义”之举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这个“仁义”之举恰到好处,而且亦适应于当时崇尚仁义的西周以前时代。比如,他在徐国执政时期所大力推行的仁政,据后来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执政时对齐桓公所说,徐偃王所倡导的“有道之君”,即“仁义”治国理念,就是:敬奉山神、宗祠和社稷诸神以及已故的老臣。吸纳忠诚之士给其大富贵,稳定武将,让其尽力。封圣贤为近臣,左右为廉洁之士,大家争比谁更仁义,以此为荣。君王和臣下衣冠整洁,事事明察,不违四时。顺天而行民不受扰,五谷就丰登。内外和谐,诸侯就臣服。国家安宁,不动兵革。给邻国礼品,让邻国感到关怀。遇事以明政令,以法安国。所以,徐偃王推行的仁政,使徐国得到大治,并由此带来徐国复兴。但当周穆王发生沉湎爱情、荒废国事,有违“义”时,徐偃王又顺应时势民声,适时高举“义”旗,主持“正义”,发兵进逼,促使周穆王立即改正错误,并宣布承认了徐国东方盟主的地位,使徐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盛。遗憾的是,在徐偃王后期,由于过度的“仁爱”,导致了迂腐懦弱,使徐国开始衰败下去。如当楚国在周穆王指示下发兵,以“愈制”为借口征讨徐国时,徐偃王不是积极备战,奋起反抗,以维护“保家卫国”的“正义”之举,而是依然固守“爱民不斗”的“仁爱”之理念,并就此弃国而去,最终“怀抱美玉投海而死”,可悲可叹。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夏天,吴国发兵征讨徐国时,同样,当时的徐王章羽依然迂懦弱、墨守成规,不反抗,不去以武力积极主动维护“保家卫国”的正义之举,而是天真地以为只要真诚向吴王低头请罪,就可以“保留国土”。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吴王并不答应,所以章羽只能“无奈之下带着王室族人逃奔了楚国”,最终导致徐国亡国。

一个绵延1600余年的华夏古国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其次,偏重经济文化发展而忽略“正义”的武备国策是导致古徐国亡国的主要外因。徐偃王在徐国大力推行的仁政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他“弛甲弋,坠城池,修行仁义,被服慈漫,视物如伤,以怀诸候”。也就是说,他主动裁军,不营建防御设施,把省下来的军事费用用于修建学校,改善民生,以仁义治理民众,以诚信对待诸侯。在他的治理下,徐国境内确实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成有所用,徐偃王得到民众的拥戴,使徐国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到历史峰巅。但是,身处当时一个诸侯争霸的乱世,徐偃王削弱军事力量固然可以让国家富强,但没有军事后盾保障的国家,越富强,越容易受到侵略,从而就自然成为野心国家的一块直流口水的“肥肉”,从而为徐国的亡国埋下了隐患。难怪徐偃王临终之前叹息说:“吾赖于文德,不明武务,以至于此。”

古徐国是“成”为“仁义”,“败”为“仁爱”(即徐偃王后期的“仁爱有余,正义不足”之“重仁轻义”治国理念)。所以正确理解并真正认识“仁义”,对我们无论治国修身来说,均无疑具有现实深刻的指导意义和重大启示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