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怕孩子摔地上,就先把孩子放地上|雪爸日记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0-08-04

和孩子一起长大哦~

无论别人眼里

你是怎样

老爸这

都是美好的记忆

无关荣耀

无关委屈

多年后

我们想起来

还会乐哈哈

笑嘻嘻

雪儿

总是拿十几年的经历作为背景来说事,仿佛当初的做法都是英明的,显然不对。当时的我们都年轻,也贪玩,在带孩子的问题上,存在许多不足,也有很多教训。

雪儿小时候很淘气,喜欢到处爬,还爬的很快。所以经常磕得东一块西一块的,开始也心疼,后来就麻木了,看看无大碍,就随她去自行恢复。

也可能是这样大大咧咧的性格和习惯,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来,没有特别大惊小怪她的受伤,始终让她看到波澜不惊的样子。大人不慌乱,孩子自然不慌乱,疼一阵过去了就不疼了,慢慢的,孩子也有了对受伤的淡定认识。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雪儿八九个月大小,有一天我单独看护她,结果摔的不轻。

那天挺热,雪儿精神抖擞地在沙发床上爬来爬去,熬得我筋疲力尽。下午五点左右,看她稍微消停点了,想抽空上一下卫生间,走前看她倒还安静,特意把几个沙发垫围在她的四周,象个小围墙一样把她围了起来。

卫生间离沙发很近,门也没关,我一边和她说着话一边方便,想着这样应该能够稳住她半分钟,好速战速决。结果刚刚尿了半截,就听到外面咕咚咕咚地一阵响,浑身打了个寒战,尿洒了一脚,吓得一下就窜了出来。

果然小家伙已经摔在地上,脸上白一片青一片的,张着嘴巴惊天动地地哭号。后来发现,她的头上居然摔出来了两三个包,很是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仔细研究了一下,觉得应该是能听见看不见,有点着急了,想爬起来找我,结果从沙发上头重脚轻地栽了下来,过程中可能磕到了铁扶手,所以形成了多次创伤。

更不幸的是正抱她心疼,雪妈恰恰就回来了。结果不用说,辛苦了一天,只剩下挨骂。

这个教训让我记了好多年,开始是愧疚,后来就剩下可乐。前段时间和雪儿聊起来这段往事,她满脸鄙夷地看着我,显然在说,瞧你这点出息。

当然,换了现在,我觉得至少有好几种办法。

一种是把孩子直接放在地上。担心孩子摔地上,最好先把孩子放地上。

另外可以把孩子带在身上,这个在当时条件下有局限,没有便携式背带,腾不出来手。

还有一种,把孩子固定在身边。例如学步车什么的,放在卫生间门口,让她能够看到大人。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陪伴孩子,需要让孩子看见,并感知到你的存在哪怕是幼小的婴儿,也同样需要。

也只有这样,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才不会让孩子从安静状态突然变为焦灼状态,急急地去找寻大人,找寻安心。

另外一件事,是雪儿两岁多时。我和雪妈在客厅看电视,她在玩三轮自行车。先是骑来骑去,后是下车翻来翻去,很好奇地用手扒拉车轮,我们说了她一句,别玩车轮,会夹着手,她就没有再折腾车轮了。

当时是忽略了,孩子永远是好奇的,好奇心上来了,不动这个,一定去动那个。我们习惯于压制,而没学会引导。雪儿放弃了车轮,开始试着站在三轮车的座椅上,一次,又一次。

我们两人都看见了,奇怪的是都没有意识过来。如今想来,当一个孩子不断在眼前折腾时,印象中就剩下折腾了,也麻木了,忽略了对其中危险镜头的预判和把控,这是件很可怕的渐进式迟钝。

等到雪儿突然在三轮车座椅上成功地金鸡独立时,我们都惊呆了,雪妈大叫一声冲上去想抱住她,仍然晚了一步,她成功地一只脚站在三轮车车座上,也必然成功地摔下来,轰然一声就横着掉了下来,只听到脑袋碰在地上很响,心里面如同被捅了一刀。由于雪妈冲的急,一把没有抓住,反而把脸给抓破了一道,也是过了好久才恢复。

好在最后没有什么大碍,除了一个大包。也没有送医院去做一个头部CT,如果是现在,建议大家去做一个。更建议的是,时刻对无判断力的孩子有个预判断,对已经起势的折腾不可能简单打压。

因为当孩子的潜意识里面已经开始有了某种想法,很难因为你的一句话一声吼就中止,这样也不符合人性的规律。

她会不自觉地去行动,甚至是无意识的去做此前被强行中断的事,让你觉得孩子“很不听话”。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进入孩子的心里,把这些东西引领出来,换个安全和健康的方向,让她在自然的情况下,释放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还有些情况,则是需要当机立断地止损。

雪儿三岁多时坐火车,居然把小手指头伸进了暖气片的散热孔里,那个小洞很小,手指头塞进去拨不出来了,一拉就疼,哇哇哭。我发现时,当时吓了一身冷汗,上去猛的一把把手给拽了出来,手指头上的皮当时掉了几块皮,鲜血直冒。雪儿大哭起来,雪妈也快哭了。

至今不后悔这种做法,只后悔当时没有看好她的小动作。强行扯出来,是因为看到了更大的风险存在。

一是手卡住后会充血,只会越来越紧,不可能越来越松,铁皮也不可能打开,时间长了,手指头可能坏死。

二是火车是运动状态,万一有颠簸严重或者急刹车,细小的手指头可能会被折断,而且还取不出来。

这种情况下,不要太犹豫,当断不断,必为其乱。当我们已经犯下第一个错误(没有照看好孩子)时,绝对避免把犯下更多的错误。不少家长会因为心疼或者愧疚而缩手缩脚,反而会贻误了最小的损失时机。

以上这几件事,后来也多次告诉雪儿,平等地探讨对事情的处理方式方法。我们一起想了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要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面对突发事件时,不需要慌张;

二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应当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明白一些必要的取舍,两害相权取其轻;

三是父母不是万能的,也是会犯错误的,而还有些错误是孩子自己的原因犯的,大家需要一起来面对和承担。无论发生了什么,指责和后悔都没什么用,有些事情换了自己未必就能做得很好,要善于设身处地地换位理解;

四是要有敢于面对自己错误的勇气,有直面自己不足的态度。同时,迅速改正和改善,举一反三地做好预防,这才是第一位的。

作者其他观点——

说话要算话的事,怎么告诉孩子?|雪爸日记

学校里面的欺凌,谁都可能遇上|雪爸日记

到底谁应该上课外班?|雪爸日记

孩子,若干年后,你会后悔吗?

爸爸妈妈的那些话,还记得吗?

好多事,咱们想的不一样

求求您,不要表扬我

既然天高路长,何不物我两忘

从王石到王宝强|情怀无非一身烂袍子

别去管螃蟹在想啥

这只是我的观点,

希望没有误导您和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