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老三线】永远的红阳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0-08-04

说起三线厂,这个词汇已经渐渐被国人淡忘了,现在更是没几个人知道了,尤其是年轻人。

殊不知当年因为这三个字,有多少军工厂迁进了深山老林、又有多少人别离了故乡。

何为三线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与苏联关系的恶化,以及中印边境的危机,加之台湾的虎视眈眈,可谓战事一触即发。

毛主席号召三线建设"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这次空前的建设就是“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

      

在这样历史大背景的驱动下一场建设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奔赴了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的豫西南大山——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皇后乡。

1966年的凉水泉村成为红阳厂址的选地

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建设,经历了物质条件匮乏的漫长岁月,红阳厂、红宇厂、向东厂在群山的环抱中应运而生。

  坐落于群山之中的红阳厂

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离我们已经远去了,厂子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差不多80%的“三线产业”被时代淘汰了。一代知青和热血学生把青春与热血洒在了这里,而三线子弟也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年少时光······

六十年代末,一条铁路把厂子与外界联系起来。我的父母成为援建焦柳铁路南召火车站的职工,我的舅舅舅妈作为下乡知青,也成为了第一代“红阳人”。红阳厂也是我至今陌生而又熟悉的记忆。

和我一起驱车前往红阳厂的河吉,是出生成长于红阳厂的第三代“三线子弟”。他对于红阳厂的深厚情怀是根植于心的。

那时三线厂的人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虽说身在比小镇还偏远的深山,却说着东北味的普通话,有着与县城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观念。“说普通话的蛮子都是厂里人”,是外界对红阳人的定义。

七八十年代的红阳厂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有职工医院、食堂、文化宫,职工活动中心乃至电影院。

 当年的文化宫是职工文化娱乐的乐园

 现在加以修葺的文化宫,但已极少举办活动了。

那时的人们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 但是红阳厂却有整个县城和小镇唯一的标准泳池和球场。

当年游泳比赛的场景

如今已废弃的泳池

40年前这里是完全独立于周边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热闹而封闭的小社会。以致三线厂人总有一种豪迈的优越感。

 早期的红阳厂大门

   现在的大门没有太大变化,门楼上的标语很是大气威武。

厂里有自己的服务体系,邮政专属的信箱、小市场、商店。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技校。

 当年的邮局电话电报所,如今还在使用。

  红阳厂医院在当时是整个山区最好的医院。

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红阳幼儿园,也是当年豫西南最有名气的先进典型幼儿园。

河吉的手机里保存着他在红阳幼儿园的一张合影。


红阳厂子弟学校高中生的高考分数,比外面普通中学高得多,教育质量很高。红阳的子弟中很多以高分考取了大学,或考研,或出国留学工作。

厂办公楼

矗立在办公楼前的毛主席像

早期的厂托儿所,后作为大学生公寓,已废弃。

现在的大学生公寓

早期苏联建筑风格的家属楼

现在的厂区家属楼

荒废太久坍塌的供销社(商店)

那个时代的肉店

最多时能有上千人吃饭的职工食堂也已废弃不用了

红阳厂现存最早期的建筑(干打垒)
我其实到过红阳厂的次数,有记忆的最多三四次,但是看到这老旧的房子,脑子里第一飞转出来的印象,就是舅舅第一次带我来红阳厂,好像就是在这样房子的职工单身宿舍里,一群年轻的男女工友来逗“小孩”。那时候还是舅舅女朋友的舅妈,拿给我一瓶山楂罐头,那种酸甜美好的滋味,在看到这座老建筑的一瞬间又涌上了心头······

建厂至今一直保留的年代感十足的标语墙

河吉和小伙伴们小时候放学常走的寻常路——暖气管道

厂区的综合市场

市场里,从小到大吃的撒芝麻盐和香菜的销魂凉皮,还是家乡的味道。

建厂至今一直都在使用的消防队

曾经红火的铁路专用线

至今仍然在使用的专用线,只是冷清了许多。

很有代入感的厂区光荣榜

70年代的露天剧场

如今改建成的红阳体育场

体育场举办的早期文艺演出

青春终将还就于它,
连同挥手之间弹出的盛夏。
从体育场远眺伟人山

整个厂区沿山沟展开,分家属区和生产车间两部分,车间一般人是不让随意进入的。

厂区内40多年树龄的大树成荫,莺燕成群,阳光斑驳,空气馨香清净。 

过去从红阳厂去火车站、县城、镇子上和其他厂每天都有班车,不用出去就能满足平时生活所需。

但是冬季例外,快入冬的时候,厂里的运输科会派车出去拉米拉菜,厂里给大伙分 。

如果说当时有差距的话,也是处在县城小镇的人们,带着羡慕的眼光,仰望着厂子里的单元楼、澡堂、免费的医疗、以及不要钱的水电还有抽水马桶。

职工大澡堂,也应该是三线厂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

直到小学三年级之前,我对澡堂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母亲就会带着孩子们坐火车,从沿线的小火车站到南召火车站,然后再乘坐厂子里的班车到了厂区,厂子里的人大概觉得都是国有的单位,对火车站的人很是友好。

职工澡堂每周日开放,凭票进入,有淋浴有大池子,淋浴是大拇指那么粗的水流,没有莲蓬头,水直接打在小孩身上简直就像棍子一样,威力“惊人”。

大池子深得我们可以在里面潜泳。我想说大部分孩子最初学习的游泳场地都是这里吧。

这里最多的就是这种苏式红砖的楼房,虽然年代久远,但却是一副坚固敦实的样子。

家属楼单元房外观一样,里面房间的布局也一样,包括每个家庭内部的家具,日用品,装饰的门帘窗帘,甚至于锅碗瓢盆水壶茶杯几乎都一样。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都是免费配发的。

厂子里的人与人基本都认识,走在街道上招呼会打个不停。河吉说,小时候我要是在外面干了什么调皮捣蛋的事,不出十分钟就能传到我妈的耳朵里,就得做好到家挨打的准备了。

邻里之间相互串门走动稀松平常,不像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高层,甚至连同单元的邻居都不认识。

厂子里的小孩说是吃百家饭的,一点都不夸张。哪家的小孩跑着玩饿了,随便进一家就能端起碗来有啥吃啥。

厂里最高的建筑——手机基站的铁塔

遍布厂区、家属区的有线大喇叭,每天早上6点半喇叭里开始吹起床号,然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


伴着新闻人们开始吃早饭,开始骑着自行车奔向车间和学校,最后大喇叭以《运动员进行曲》或《三大纪律八项主义》结束广播。早中晚各广播一次。

职工热情高涨工作的场景。

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每家都有几辆自行车,上班时由自行车汇成壮观的长龙,三线厂5--6岁的小孩都会骑自行车,厂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车技都很高。

走在厂区的路上,河吉说:从前这条厂区的主干道上遍布熙熙攘攘的人群,现在冷清的让人有些伤感······

厂区内现存的那些老旧建筑墙体上的标语还依稀可见,小的时候并不理解它的意思。

涵洞旁不起眼的一面墙壁上,写着“三十年艰苦奋斗两代同心共筑军工神剑,新世纪开拓进取五千英杰再创红阳辉煌”。

这是一个时代鲜明的写照,充斥着壮心不已的血性,曾有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渐行渐远,只有这些老旧建筑上的标语还透出一丝的顽强与倔强。

河吉在厂区里一路走着一路跟我讲述,言语间是从前时光的万般美好。

厂子里孩子们永远是最快乐的。但最快乐的还是儿童节。白色衣裤,红裙子,网球鞋,红领巾,干干净净的一身标准中国式的小学生装。那个时候,也只有厂子里的孩子们能穿着整齐的校服。

每年的六一早晨穿上校服早早跑去学校,班级老师挨个给每个学生化好妆,红胭脂加口红,当时都是一脸严肃有种上春晚的激动和紧张。老师对待班级里的学生,都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好!

河吉说红阳厂的孩子们最重要的标志,是胸前都挂着一把家门的钥匙,因为家里除了上班的父母就是小孩自己了,学校也不像现在这样整天补课上各种培训班,放学了就自己打开家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整个厂子每天的生活貌似很单调。其实不然,厂里的“夜生活”丰富的很。

尤其是夏天,一到晚上,伴随着家属区隐约的新闻联播开场音乐和罗京的声音,除了加班的,在家看电视的,大部分人都陆陆续续出来乘凉,可热闹了。

小孩子们最有意思,做游戏,“探险”就是去没路灯的地方瞎胡闹,打着手电筒满厂区的捉知了。

高年级的学生组织和车间的职工们打篮球、排球、乒乓球,赢的多数是车间的年轻人。大人小孩都围在一边呐喊助威。

换句话说,有光亮的地方,不是跳舞的就是打球的。

没灯的地方就是小年轻职工们“胡来”的,谈个恋爱跳个霹雳什么的,总得闹腾到半夜整个厂才能安静下来,很有“社会主义”气息 。


红阳厂经常会放露天电影,只要有这个,整个厂子、火车站的职工,小镇上的人们,有“地蹦”走路的,有骑自行车的,还有几家老老少少拉着架子车的。跑去看电影。

露天电影放映的片子主要有《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桥》、《无名英雄》,后来放映《少林寺》,轰动一时。小孩们放学了也会跑到山上,模仿着电影里的动作“嘿嘿哈哈”操练一番。

每到放电影的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兴奋不已,一般放学后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三三两两的搬上板凳去占地方。

银幕后面一般是小孩子们的天下,有跑到银幕前面做影子的,没做几个就被骂回到后面了。

两部电影放映完后,大家都带着困意和少许的兴奋,在口哨声和无数手电筒光束中散场。

有些孩子顶不住睡着了,就被老爹像麻袋一样扛着回家了。

那个时候放寒暑假的孩子们只有极少量的假期作业。可以整整疯跑玩整个假期。

没有游戏机、电脑、手机的年代,似乎玩的游戏更是多种多样。

男孩们推铁环、打弹弓、打瓦屋、摔方片、灌田鼠、掏鸟窝、捉蚂蚱逮蝈蝈;

女孩们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跳房子、扮家家。

所以这里的孩子虽然不会种地,但“农业知识”要比大城市里的孩子们丰富多了。

肯定不会把麦苗认成韭菜,知道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是土豆,哪块地里种的是红薯。

知道什么时候玉米熟了,什么时候麦子熟了,基本上都去偷过老乡地里的花生、蚕豆,被老乡们喊做一群“害虫”。

上山摘桑叶,是春夏时期小孩们的一项重要事情,因为大家都养蚕玩,总是比谁的大长得快,当然充足的食物是关键。弄一堆桑叶回来冻冰箱里,基本就够蚕宝宝们一周的口粮了。

河吉说,小时候爬到厂区周围的战备山头,有很多石块堆积的围墙和石头房,那里算是孩子们的秘密基地。

搬着石块往山沟里扔,比比看谁扔下去的回声响。后来有一群人来这里摆弄着石块研究了很久,说这里竟然是“楚长城”遗址。

玩到下午四点左右准时散伙,大米开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该吃下午饭啦。

现在回想起来,总感觉那时的太阳老是很亮,知了叫的总是很响,我们总是很黑。

当然玩的同时,在山沟沟里感受四季的变化,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春天有漫山遍野的野花绿草、蜂飞蝶舞和漫天大雪般的柳絮杨絮。夏天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谷穗麦田和数不清的虫鸣鸟叫。秋天有缤纷飘舞的漫天黄叶和漫山的五彩缤纷。冬天则有白雪皑皑的沟壑丘陵。

与当地居民相比,一边享受着美丽大自然的恩赐,又提早体验了工业科技的成果。每天不必早出晚归地忙碌操劳,一切都是在享受中度过。

进入九十年代,红阳人一波波的从厂子走了出去,厂子也经历了起起浮浮。

像河吉这样的厂三代们也即将步入中年。由于厂子的封闭性,在这种简单自然的环境中长大的红阳子弟们,不管在哪里工作生活,都内心明朗正直,单纯实在,并且淳朴善良。

从小在厂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保持着长久的友谊。他们每年都会找时间团聚一次,或是过生日,或是小伙伴回国度假,再或者就是商量好一个地方,聚在一起。

把童年时光捆绑在一起的友谊,总能经得起岁月的冲刷。

河吉说,当兵以后离开了厂子,退伍后安排在了铁路部门工作,成家后父母也搬到了他工作生活的城市,回红阳厂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曾经热闹、欢腾、红火的红阳厂也走完了她37年作为一座兵工厂37年的生命历程。

慢慢的熟悉的面孔少了,而这里就如同垂暮的老人静静的享受午后的阳光,还儿时记忆的模样。

三线厂,前前后后经历了三代人, 这是新中国最荣光最伟大也是最有特殊时代经历的一个群体。

在大山之中,他们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为新共和国的国防军工事业做出不朽的贡献,也为中国现在强大的重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对于日渐荒芜的老厂区,已成为一种情怀和总在怀念的地方。不论它曾经有多么辉煌,也不管它现在有多么破败,它永远都是红阳人美好的记忆和幸福温暖的家。

三四十年的记忆是无法抹去的。那个淳朴、安宁、阳光灿烂的第一故乡的红阳厂,一个永远不舍得忘记的地方。

特别感谢龚河吉同学和红阳厂工会和保龙老师提供本文中部分图片和厂史资料,致敬兵工人!红阳明天更好!

作者其他文章——

【铁路】驶往记忆的绿皮火车

【情感】一个人的爱情

【温度】咱爸咱妈的爱情

【随笔】哭泣的女人

【生活】我们俩

【感悟雪花飞过冬天去

【生活】可惜不是你

【朝鲜见闻录】在那金达莱花盛开的地方

【年味】过~大~年

【食草记】构树棒儿

【食草记】春田黄花分外香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图文/编辑    黄手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