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南 jiang nan 最早的时候,我是从书里进入江南的,被古诗词里的江南所吸引。 白居易、苏轼、温庭筠、张志和,他们的诗句像雨水滴滴嗒嗒地落在我的脑海里,温润而新鲜。 自此,心里便萦绕着关于对江南的向往。 后来,待自己的脚步踏向这片诗意的地方,真真切切地置身其中。 这些记忆里的句子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了,活生生的就在眼前,一切变得鲜活而真实起来。 去江南的时候大多是独行的,一个人、一只包而已。 走走停停,边走边看,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浸润其间。 这时候,会去一家小店吃一碗桂花酒酿圆子、两三枚软糯的点心; 去旧书店里寻一处僻静的角落读本书,窗外的阳光透过木格子窗斜斜地照射进来; 去园林里听一段旖旎的昆曲、低头嗅一枝梅花的幽香; 去乘一只小舟摇摇前行,沉浸在这不慌不忙,不急不慢的水乡时光。 江南的美融在黛瓦、白墙、树木、湖水、小桥、乃至吃食里,轻轻渗入心灵深处,温和宁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美和诗意穿越千载时光而不可磨灭。 ![]() ![]() 相传元代诗人虞集的忘年之交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依依不舍,便写词相送。 词里这样写道“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粉白的杏花一树树的开,春雨淅淅沥沥落下来,花瓣上的水滴晶莹剔透。 如一颗颗珠子,有声有色,一副湿漉漉的江南图景浮现眼前,令人心动。 一时间,这首词被争相传送,遍满海内,甚至还被人织成锦帕。 ![]() 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里这样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烟雨蒙蒙的江南,悠长的雨巷,勾起了人们心里诗意栖居的影子。 也许,人们并不是要去雨巷,也并非要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只是在繁忙生活中抽出身来,寻找生命中那份不可缺少的诗意和美好。 被坚硬的外壳包裹的心在这份诗意里渐渐柔软起来,灵魂深处的嫩芽慢慢生长起来。 ![]() ![]() 江南的美,不管你来与不来,看与不看,念与不念······ 她从来就淡淡地在那里,如一朵白色的莲花,在时光里蓦然开放,寂静欢喜。 这时,立春、雨水已过,江南的桃花灼灼盛开。想去折一枝赠给远方的朋友,寄去春日的讯息; 这时,想戴着青色的箬笠,身披着绿蓑衣,穿过斜风细雨去山前看白鹭翱翔; 这时,春风细细,枝头的柳叶冒出嫩绿的新芽,穿着薄春衫的少年骑着大马,斜靠着小桥,意气风发; 这时,好友两三得半日之闲,在瓦屋纸窗之下,用素雅的茶具饮茶听雨话平生…… 这时,能不忆江南。 ![]() ![]() 图片/编辑 黄手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