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相差如此之大? 一是思维方式,二是行动和执行力。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曾国藩出身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的人生逆袭之路,就是从“底层思维”的改变开始的。 底层思维一:吃独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人人都想要,还不希望与人分食。 吃独食的人,大家都不喜欢甚至反感。 曾国藩早期认为,有道义就会有一群人跟随。 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 他不解,便问赵烈文。 赵烈文说:“人都有私心,在你这里,不能做官,不能发财,不走干嘛!” 曾国藩问:“那我该怎么办?” 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 曾国藩这才恍然大悟,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用重赏来“鼓好胜之心”。 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曾国藩讲:“利可共,而不可独。” 领导者可以追求宏伟的目标,但对普通群体而言,柴米油盐可能才是重要的事情。 道义可以号召人,却不一定能笼络住人。 利用“人以利动”的属性,采取恰当的激励制度,才能“集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人脉并不是说你利用了多少人、有多少人被你呼来唤去、有多少人为你鞠躬尽瘁,而是在于你帮了多少人。 请记住这句古训: 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 底层思维二:盲目跟风 现在看到做什么火,赚了很多钱,就很羡慕。也不考虑自己是否合适,就盲目跟风。 马云曾说过:”70%的人都知道能赚钱的事就不要做了“。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变化很快,当大家都认为做这个赚钱时,它已经不再是机会。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可以一直让人轻松获利,说明后来者一定都是来接盘的。 如同击鼓传花的游戏,都在找下一个接盘人。 这时你插足进去,赚不到钱不说,还可能把老本搭进去。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行家;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无论做哪个行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去专研,很难有大的成就。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专精一处,把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 坐得住,才立得起。 底层思维三:100-1=0 一次会议上: 马云写下这四道题:2+2=4,4+4=8,8+8=16,9+9=19。 下面员工纷纷说:”马总,您最后一道算错了。” 马云抬起头来,慢慢地说道: “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这道题是算错了。 可是前面我算对了三道题,为什么没有人夸奖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错的一道呢!” 有的人也是这样,你对他十次好,也许他会忘记,一次不满足,就会抹杀所有。 这就是100-1=0。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但现在也有一些人,以自己的喜好去全盘认可或否定一个人,这是很不理智的做法。 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能力大小,影响你眼下的成绩;而思维格局,最终决定了人生的结局。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成功的人改变思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