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挖耳屎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将它挖个干干净净不可。有时孩子耳内发痒,母亲为了止痒,也常常喜欢顺手拿出不清洁的发夹、火柴棒、小木棒或用长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内盲目地掏挖,这样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屎太多可以挖,但必须小心谨慎。 二、慎用耳毒性药物 有些药物对于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对耳朵的听神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即使医生在为孩子注射上述药物时,父母也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的听力,耳鸣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必须马上告知医生并停药治疗。否则,到中毒性耳聋病情明显时才引起重视,就为时已晚了。 三、避开噪声,注意游泳卫生 鞭炮的爆炸声,可引起听力下降,故当发现有人燃放鞭炮时,应叫孩子站得远一些,或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平时一记耳光也会导致耳聋,因为一记耳光产生的高压力震破鼓膜,会使孩子的听力终身受损。孩子游泳玩水时要加强对耳朵的保护,一旦有水入耳,应及时将水倒出,以免诱发耳内感染,损害听力。 四、及时治疗耳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应积极上医院检查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这对今后的听力影响会少些。必要时还得听从医生的意见,做鼓膜修补手术。否则,经常反复感染、流脓,使耳中腔内的听小骨受到破坏,发生断裂、缺损等,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 一、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的。如果不慎进水,应该让耳朵朝下使劲的空空水才行。然后轻轻的用纸巾或棉棒擦拭干净,特别是小孩子,家长给孩子洗头要特别注意保护耳朵,避免进水。 二、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 当周围出现很大的噪音时,比如飞机起飞、放鞭炮等,要捂住耳朵,以免耳朵耳膜受到影响。虽然很多人不以为事,但是时间长了会对耳朵造成一定损伤的。 三、不要经常的掏耳朵 掏耳朵过频了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的,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要使用棉棒掏,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 四、身体发烧等有炎症要及时吃消炎药 很多人不拿感冒发烧当回事,生病了也不按时吃消炎药,这样如果身体抵抗力低了,会诱发中耳炎的,对耳朵不好,要特别注意。 五、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六、少吃高脂肪食物 如果经常吃高脂肪食物,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会使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平常应该少吃动物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七、定期检查耳朵 耳朵如果有不适感,应该定期的去请专业医生检查,不能自己盲目的处理。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发生耳蜗功能障碍发生率很高的,应及时治疗,防止循环障碍,延缓听力减退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