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说话》共读集锦02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五月共读

好好说话

作者: 马东 / 马薇薇 / 黄执中 / 周玄毅 / 邱晨 / 胡渐彪 / 刘京京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领读者:跑跑单车

领读者说

第二章《沟通》第一小节——承上启下的工具性沟通

昨天大家已经看完了第一章,了解了本书的基本架构,那就是在五大不同场景下,区分不同对象进行交流沟通辩论演讲来表达自己和说服对方。

今天我们来就第一个场景——沟通——来具体剖析如何好好说话。

第一小节中列出了三个场景,及时有效传递信息、迅速拉近关系和礼貌拒绝对方。

对每个场景,本书都进行了分析,标识了雷区,提出了应对,建议了例句。

实话说这些都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刨除以上三个场景,还有很多类似场合需要我们去应对,仅只了解以上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万物原理相通,从以上几个场景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在任何情况下,尝试将自己放到对方的立场上,再去表达的时候,就可能会避免尴尬和冲突,达到沟通的目的。

这里举个小例子,麦当劳作为世界连锁企业,可复制性极强,操作基本手册化、标准化。他的雇员众多,每天都有很多人入职和被辞。餐厅经理在辞退员工时,有标准流程。

经理要坐在餐厅可以被大家看到的地方,后面是墙,被辞员工在对面,背对其他人。辞退的话语是标准格式,不允许任意添加减少,大意是餐厅感谢你的付出。

由于违反了某项规定,或是未能达到什么要求,所以现在通知你离职。之后询问对方有什么没有说清楚的没有,不对个人情况进行评判。

本书带有强烈的技术贴特征,请大家阅读时尽量多设场景,尝试把自己摆进去然后作答。

第2.3小节

有句俗话,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意思就是我只认我的理,你的理跟我说不着,然后基本就打起来了。

人际冲突主要原因就是双方认知地图不同,看待同一事实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承认对方的理,打个预防针,可以迅速降温,求得一致。

在自己情绪不稳时,不要压制情绪,讲出来。对别人的情绪,已冷静的态度对待,不要火上浇油,先顺着对方说,让他能够和你对话。

这部分内容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怎么说话不得罪人,诀窍就是多关心那个人,而不是他的事或者情绪。

为什么有的人说的话即使是对的,别人也不爱听,甚至会反感呢?一是你贬低对方,二是你在逞能耐,三就是你根本不在意他的感受。

第4小节

本节实际说了两件事,一是学会自嘲和自谦,二是学会幽默。

孔子说,装逼被雷劈。你那么牛,我为啥要听你吹?

自嘲和自谦可以降低身段,让对方愿意和你交流,也让他们的攻击没有了目标。但要注意一点,自己真正的弱点和致命缺陷,要保护好,而且要尽快改善。

幽默实在是无可言传,只能意会的本事,运用得好,云淡风轻间吸睛无数,但用不好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

在这里要注意幽默和拿对方找乐的区别,幽默是不伤人的,是促进双方情感的有效方式。而拿对方找乐是针对性的,有贬低、嘲讽、孤立的嫌疑,这样的话不如不说。这也是有的人所谓"幽默"实际让人感觉欠打的原因。

问题:沟通的主要原则应该有哪些?你从本章中收获了哪些内容?学习以后,您所说过的糗事有无可能避免?

打卡集锦

Emma Wan

溝通

有句話我一直很討厭「阿姆斯壯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可是誰會記得第二個人是誰。」這樣的詭辯實在是惹人厭,但現在我記住了,第一個從外星回來踏上地球的人是奧德倫。

日常溝通時往往容易踩到雷區或是讓自己在踩雷的邊緣,第二章基本就是在教我們如何驚險或自得的穿越這片雷區。

1.爭取時間空間

出張對方意想不到的牌,引發對方的好奇,爭取對方主動給予活命的時間空間來扭轉局勢。

2.在報告壞消息時不要把自己牽進去

給予善意陪伴,但不要直接當攪屎棍把自己攪成發洩點或矛盾點。

3.與陌生人打開話題、八卦拉近距離、用自嘲緩和氣氛

這是我最喜歡在大巴、高鐵、飛機上幹的事。一個人旅行的目的之一也是努力鍛鍊這樣的技能。同時,不知道為什麼,朋友們有時候會說只要我站在那裡,什麼都不說不做也覺得好笑。可能有點自豪的事:有人把我朋友圈內容當段子看......

4.兩個版本

從小我爸就說設身處地變換角度看事情,有點抽象,但是書裡用比較淺顯的語言「兩個版本」的說法。這點真的很難,我還要加強努力。

5.情緒

在釋放情緒時要注意把握度,不能對生熟都一視同仁的最大限度釋放情緒。釋放情緒有時也是表達觀點和個人張力的有效方式。

感覺自己在踩雷這件事上還有無限的努力空間。

大城之驴

第二章 “沟通”一般指双方进行说话交流,而事实上“沟通”是有多个方面的。最为被动的沟通就是“拒绝”他人。当别人求你帮忙,你出于礼貌或怕影响关系,有时即便满心不欢喜,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这样会非常影响自己的情绪。

要学会在不伤害彼此感情的前提下拒绝别人,的确是很不容易做好的。 “拒绝”他人应该多在“术”的层面下功夫,是需要通过学习一些技巧来实现的。如果说“拒绝”是“沟通”的负极的话,那么“幽默的表达”则是它的正极。

尽管“幽默”在普通沟通过程中不是必要的,但是恰如其分的“幽默”,确实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幽默”又是很难培养的,不可能像“拒绝”那样,了解几个案例和掌握一些“术”就能达到效果。

想有幽默的表达,除了天赋外更应侧重于“道”的培养,比如多进行阅读,参加读书会(公告植入:“悦读读书会”是您最佳选择),让自己思想丰富起来,渐渐地“幽默”就会自然萌发出来。

关于培养“幽默”,我推荐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看点不仅仅是笑料,其中剧情反映了社会现实,对话也隐含了很多寓意。当然这部剧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是在北方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觉得很“幽默”

灵厄

我觉得沟通的先决条件是己方想要去沟通,然后采取方式形成沟通。沟通的内容要落在实处,不能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要让对方也能很好地参与进来。对方不感兴趣就提起对方的兴趣,提出的话题也不要给对方压力,否则会使对方反感。

在特殊情况下,在照顾对方的情绪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引火烧身。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平等,这样才能使得话语权在彼此间反复流动。

在沟通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卑不亢,从对方角度考虑,从己方角度表述,明确传递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有效沟通。

草木有心

这一章讲解的沟通很有实用意义,在一些方面,我深有体会,只是没有这样清晰的分门别类。看了这一章,发现说话也可以用有公式一样的依据,当然说话不可能这么死板,语境也各有特点,但是我们仍可以有一些参照学习。

沟通,在清楚表达之外,更在于情绪的照顾,“好口才”来自“好用心”。拒绝别人的时候如何不伤人,又不屈己。表达对他人意见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评价他人。很多事情,换种说话方法,就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这几天读《好好说话》,时不时的在朋友圈发出只言片语,竟影响到别人,有人要去找来看,有人好几次跟我说“我在面对别人,不耐烦的时候,想到了你说的<好好说话>”就去好好沟通了”,能带给人好的影响,传播好的东西,真的是太幸福了。

grace

第二章让我深有体会到,好好说话的背后需要很多个人素质的铺垫。比如思考分析的能力,要理解品味别人说话的深部含义。

要有幽默风趣的话风,让别人容易亲近,容易接受你的话。另外还要有极强的心理素质,遇到刁钻任性的人,要临场不惊,缓缓到来的素质。所以,好好说话绝对是门学问,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人生课。

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好好说话的底气来自实力。

小敏

读完第二章,get到了很多说话的小技巧呀,各方面的,意识到说话之前真的要思考,怎样既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会让人不舒服。能预知每个可能的棱角,并且预先进行包装或改造。沟通中的这几个场景真的常常遇到。

明白了冲突的发生事囿于情绪和认知的不完全,两个人有“两个版本”的存在,都会误以为是对方不讲道理。人际冲突预防为主,实在无法避免,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一下,积极避免冲突才是沟通的首要考虑。

时常压抑自己的情绪,真的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冷漠,或者是毫无征兆的爆发,冷漠更多吧,因为缺乏沟通,无法直面问题,也是受到伤害的冷漠。因为缺乏面对情绪的沟通方式,才让人变了。

还学到了要自我沟通,需要很强的自我接纳、自我发现以及与自我达成和解的技巧。用自嘲与自谦进行自我保护,一直自嘲自谦过了头,其实应该是没真正把握好尺度,真正做到这两点的应该是豁达吧。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