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有机与毒素过多的夹缝中生存

 悦读读书 2020-08-04

我的水果寻觅进化史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切身的利益。

看看我十年前写的文章《畸形的世界》,吓得我等小民简直不知道吃什么好。人们深受其害,怒斥、声讨,又无能为力。于是,有的人干脆豁出去了,爱咋咋吧,不听不看不想不知道。也有如我这样,努力自助。 

肉里的激素、抗生素太多,那不吃肉了呗。

养殖的鱼虾有激素、抗生素,海洋捕捞的鱼虾和贝壳有重金属,也戒了呗。

从2014年元旦至今,我素食四年半了。

菜里有农药,也不……

哦,菜不能不吃。就像文章里说的,我自己尝试过种菜,但路途太远,种了两年就放弃了。于是能削皮的全削皮,不能削皮的用盐水、小苏打水、面粉水等各种方法浸泡,现在则是用酵素水泡。

再说说水果。都说苹果皮有营养,尤其有一个流派主张吃“全食物”的,讲究能吃的都吃,水果皮,萝卜樱子,菠菜根,不去外壳的糙米,好多都挺有营养的。

但现实是,苹果皮承受了多次农药,挥发不尽就留在皮里了。为了保鲜,还得打蜡,用小刀一刮,一层白蜡打着卷儿翻起来。我已经懒得琢磨怎么去掉蜡了,直接削皮。

荔枝泡保鲜剂,瓜打甜蜜素……甭说为了保果、高产,在生长环节打的杀虫剂、膨大剂等等,就算为了外表漂亮、口感好、销售期长,产、销链条上的各环节,也使出了浑身解数。

芒果、木瓜这些水果,摘下来都是生的,七分熟最佳。有人说为什么不能熟了摘?请问消费者是聚在树底下等吃吗?摘果、运输、几层批发,再到零售上架,没到消费者手里就折腾烂了。

生的芒果、木瓜得催熟了吃。自然的催熟方法是跟苹果一起闷在纸箱里,三四天后就能吃了,如果五六分熟的,时间还要长些。自然催熟,得占用多大仓库、多长时间、多少人力、多少资金?你觉得在利益的驱动下,能有人给你自然催熟吗?用脚豆想都知道答案。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市场、超市买的黄灿灿的芒果、木瓜等水果,是怎么催熟的?

当然是化学的啊!用生石灰或者化学乙烯,简直转瞬就好。你吃过外表金黄、果肉咔咔响的香蕉吗?有没有人一吃芒果就过敏?有时候,那不是你的问题,不是芒果的问题,而是化学催熟的问题。 

有这么一个现象:养猪的不吃猪肉,种韭菜的不吃韭菜,总之养啥、种啥不吃啥。因为亲历养殖、种植的恐怖过程,下不去嘴了!

可是没有亲眼见到生长过程和后期处理的消费者呢?知道肯定有毒素,可是除了一闭眼一仰脖,干了这杯苦酒,还有什么其他出路? 

在加拿大定居的同学见我这么紧张,说,你吃有机的啊!

你说啥?有机的?有机食品多贵啊!一条黄瓜好几块钱,工薪阶层怎么吃得起?

而且,有报道说,不是所有“有机”都等于绿色健康。在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时候,就算你认头砸钱,也不一定能吃到真有机。 

普通消费者被逼到了墙角。不听不看不想不知道,麻痹自己呗,甚至笑谈,中国人已经百毒不侵了,蚊子叮一口都得毒死它。 

我于不甘与愤懑中,不放弃寻找的希望。

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一个水果电商。这是一家主营应季水果的公司,理念是:原生态!水果现摘现发,不打蜡不泡药不化学催熟,从枝头到舌尖,就是一个快递的距离。

他们的采购团队,去往全国和周边国家果园,找到打药少的,试吃口感好的,把果园包下来,在网络平台发布上架消息,接受订单。有了订单,通知农民摘果子,再进行分拣、打包,按下单顺序发货。

这样的果子,呈现出自然的状态。初下树时生机勃勃,带着新鲜的果蒂,自然的疤痕,不均匀的色彩,慢慢出现衰老的皱纹,自然走向生命的终结。味道是该酸的酸,该甜的甜,纯正、浓郁,每个都略有不同,不是后期处理过的果子所能比拟的。 

它不完美,恰恰因为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本真醇美,舍它其谁?

一个个真正的鲜活的生命,给予我健康的营养。它们帮助我,在有机与毒素过多的夹缝中生存。

note

1

从枝头到舌尖,只是一个快递的距离

现摘现发的模式,能允许果子长到最成熟的状态,滋味醇美

顾客下单后公司组织果农采摘,保证最新鲜

果子坏了,催不熟的,拍照秒赔哦

寄到客户手中,除了自然挥发的水汽,没有任何“添加”哦

note

2

拒绝化学催熟,自己玩养成游戏

用生石灰和乙烯化学催熟快速但不健康,自己自然催熟玩养成吧

贵妃芒摘下来绿中带红,跟苹果闷两天就美美哒甜甜哒

note

3

或许外表不漂亮,却是没化妆的真模样

树上长啥样,到你手里就啥样

不去打蜡让它发光,不去泡保鲜剂让它永葆青春

姿色普通,内在丰盈,自然本真,风味十足

我不好看怎么啦,作为水果,咱比甜比好吃啊!不服来战

关注她,吃健康鲜果

你的健康

你来选择

我们来帮您写文案

悦读有700多篇公众号文章经验

有专业的写手和编辑

能为您提供专业文案写作服务

暑期试运营,首篇文案低至三折

欢迎留言咨询

或咨询微信号iyuedudushu

扫码立即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