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潮之巅》共读集锦08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六月共读

《浪潮之巅(第三版)》

作者:  [美] 吴军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领读者:周重因

今日导读

今天的读书内容是第七章纯软件公司的先驱--甲骨文公司。在IT行业完全依靠软件生存的公司只有两家,占据个人计算机领域的微软,和占据了企业级市场的甲骨文公司。甲骨文的成功可以说也是其创始人艾里森一个人缔造的伟业。

1977年,艾里森与两名同事创办了一家数据库公司,为美国中情局开发Oracle数据库项目。

两年后,公司推出了Oracle2,这是第一个纯软件公司开发的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公司也以此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改名为Oracle,译为预言家,起中文名时,为贴近中国文化的渊源,而采用了甲骨文。

艾里森是一个非常高调,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总结艾里森的商业手段,基本都是恶性竞争和强行收购,凭此甲骨文扫荡了几乎所有独立的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公司。

甲骨文的起步赶上了IBM对软件业松绑,而且IBM忽视了关系型数据库的革命作用。艾里森对这项技术十分重视,从刚听说便决定专心开发,也从此取得了领先优势。

此后甲骨文采用了简单有效的商业模式,只卖软件,不搭售服务。并且推出了一套交互式应用工具,在用户中培养基于甲骨文数据库的二次开发程序员。更是由此获得了长期快速的发展。

甲骨文的发展其实平淡无奇,依靠的无非是好的管理和经验,还有就是少犯错。今天大多数人追求成功,总是急功近利,没有人相信用长期的好管理不犯错而能成功。那么我们就一起谈谈什么才是成功的方法。

打卡集锦

草木有心

本章介绍了甲骨文的成长和发展,甲骨文的辉煌,来自于创始人埃里森的英名明决策和管理,他开创了独立于硬件和服务的软件盈利模式,认准关系型数据库的市场发展,就不遗余力的去做,而IBM却没有重视这项革命性发明。

从这一点上来说,一家已经取得伟大成就的大公司因为主营业务非常成功,反而在寻找新起点方面会有点动力不足,新的创业公司则会一旦发现市场机遇,就抓住不放松。

另外,相对产品线较长的公司,做专一产品的公司会更容易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甲骨文公司,在日后通过多次并购,整各新公司后,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并购后取得业务爆发式增长,也成为甲骨文的基因,这是甲骨文擅长的,未来也更可能继续靠并购来拓展业务。

嘻嘻

读完这一章终于明白一点数据库了,一直以来“数据库”对我来说都是特别高深的。

甲骨文埃里森的做法让我想到有华尔街之狼卡尔.伊坎,经营企业的做法上都不是我欣赏的。不过他们都靠自己顽强的竞争力咄咄逼人的进攻拿下他们想要的市场。

这几章看下来发现,个人风格特别突出的领导者,对于公司来说太重要了。郭士纳、乔布斯、比尔盖茨……当这样的领导人离开公司,目前看公司的发展都出现了问题。埃里森也是这样的领导人,甲骨文会怎么发展呢?

马云说:

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理屋顶,公司在形势最好的时候、业绩最好的时候、利润最好的时候、士气最好的时候必须改革,一定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爬到屋顶上修屋顶,千万不要下雨、下暴雪的时候再跑到屋顶上修一修,你可能就摔死在屋顶上了。

不仅仅需要这样做,还需要想办法找到好的领导人。

大可

埃里森创建的Oracle原本是预言家的意思,为了贴近中国文化中文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作为纯软件公司的先驱,起创时并不占什么优势,好在它稳扎稳打很少犯错误,又能敏锐的洞察到IBM不经意间的放松,在夹缝中生存并强大。而后它又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最终助力了软硬件分离的格局。

埃里森的作风可谓是雷厉风行且不择手段,在不断的并购整合以及对对手的贬低打击中造就了甲骨文平稳且可持续的发展。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