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渡北归》共读集锦01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八月

共读

《南渡北归》

作者: 岳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领读者:云淡风轻

领读者说

序章 烽火照京都

南渡背景简介

1937年七七事变是平津两地文化界大规模南迁大后方的最直接原因。北平作为明清六百年帝都和北洋政府所在地,一直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民国政府迁都南京后,北平依然保持文化中心地位,特别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拥有众多知名学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由于官二代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不战而退,整个东北三省沦陷,崽卖爷田不心疼啊,把他爹一辈子家业一夜败光,还让老蒋专业背锅几十年,晚年到美国后才公开澄清。

1933年热河省被日军占领,这样平津地区成了北方抗日最前沿,局势日渐紧张。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作为全国统帅的老蒋为嘛不备战?这样讲可能有些不客观。从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上看到,蒋认为对日必有一战,但与日本国力对比悬殊:七七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

从经济基础角度看,1936年日本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只有4万吨。日本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日本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只有1.31万吨,一句话不在一个层级上。

因此对日政策以隐忍退让为主,希望以时间换空间,待国力强大些,军队战斗力提升些后与日军决战。此外蒋的全国统帅地位不牢靠,全国政权名义上统一,很多地区主政者对中央政府口是心非甚至不时大打出手,需要极大精力去应付政权稳定。

即使如此也做了大量战争准备工作,比如与德国合作在大后方建立八个兵工厂,开始组建战斗力更强的德械师等等。但人算不如天算,日本政府没有配合蒋介石计划,于1936年制定总体战略计划,准备提前发动攻击,缓冲的时间有些短暂。

第二个问题就是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什么平津两地守军如此不堪一击?

首先是准备不充分。29军军事长官宋哲元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中原战争冯阎联军失败后,宋哲元部被收编后,利用九一八之后控制冀察两省及平津地区,在趁机做大的同时,希望与日军和平相处,名义上听命南京政府,实则做土皇帝。

即便七七事变爆发,依然存在这种指导思想,不做战争准备,仓促应战;其次是军队战斗力相差过于悬殊。日本军队的基本单位师团,有22000余人。装备计有5800匹马,汽车200多辆,步枪9500支,轻重机枪600余挺,火炮108门,坦克24辆,装甲车数十辆。

中国的基本单位师,规模小于日本的旅团,只有万余人,装备步枪3800支,轻重机枪300挺,火炮46门。无论军事装备,单兵作战能力还是战术水平,中方全方位落后。实战当中溃败也就不足为奇。

对于张自忠在七七事变前后的所作所为,注释中做了将为详细的分析,和咱们的历史书有些不同步,仔细看看有何不同。随着平津失守,很多不甘于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开始向国统区向大后方转移,众多学者和学生也在队伍里开始了漫漫征程。

密封线

今天的问题是:

看看张自忠在七七事变前后所作所为如何。

打卡集锦

Emma Wan

序章

每次看軍閥混戰真是五味雜陳。如果一開始就有一個統一的民國會不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很可惜,人都是自私的,每個強者都懷有私心並付諸行動時就安定不了。

本書從七七事變開始,奇異的是,可能我在國中時歷史課綱已經將中國近現代史減少或是這段太煩選擇性失憶,總之對這段歷史感覺很模糊,就把這本書當作補課吧!

有實力者打來打去或是對“中央”陽奉陰違,在和平年代或許就是國家內部自耗,直到內耗者或國家被耗死,然而當時的中國早已被盯上,大戰一觸即發。

是眼光短淺還是真的真心認為,為什麼會認為已開始行動的日軍會願意接受和平呢?蠢還是笨?

儘管如此,戰爭中還是有閃光點,有好將領,為他們鼓掌。雖然他們沒有敵過自家人給自家人挖的坑。

北平陷落了,8年抗戰正式開始。

而不團結還在繼續。

PS.作者好像好惡很帶個人主觀意識啊!?

嘻嘻

读完序章感觉就是因为宋哲元丢了天津和北平,查查资料,又不完全。这么一大堆数据摆在我面前,想要提取出信息还真得下一翻功夫。

如果还想形成认识,恐怕不是这次共读能解决的。于是读书的过程伴随着查阅资料进行着。感觉这会是一次比较艰难的共读。

历史知识很匮乏,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代史,一点点了解吧,因为总算是有兴趣读了。序章里我的关注点集中在二十九军、宋哲元和张自忠上。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原来是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4月,蒋、冯、阎之间爆发中原大战。9月,张学良通电拥蒋,冯玉祥战败。1931年1月,西北军残部被张学良收编,同年6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二十九军在抗日战争中有很多出色的表现。二十九军建军伊始,宋哲元就明确提出“不打内战,枪口对外”的口号,得到麾下诸将的一致拥护。

二十九军大刀队因长城抗战而名扬天下,作曲家麦新为此创作的《大刀进行曲》,立刻被到处传唱。喜峰口战斗中,二十九军血战日军铃木、服部旅团,一战成名。

1936年冬,日本华北驻屯军举行军事大演习,以北平、丰台为假想目标,向中国政府示威。宋哲元立即决定针锋相对,举行二十九军大演习。宋哲元抗不抗日?还得多去了解。

1937年比较平静,日本以议和为幌子部署兵力。宋哲元与张自忠等人对此缺乏清醒判断,致力于通过外交斡旋解决事变,于是与日方签订了停战协定。

到七七事变,宋张是没有清醒过来还是没有实力开战?是打自己的小算盘还是上层就是在战与和之间徘徊?

书中描写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天津一直寻求与日本人谈和的宋哲元,与三十八师师长兼天津市长张自忠密谋求和。于18日偕张自忠初次会见了新上任的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回归后当即对人表示:“谈得很好,和平解决已无问题。”

查百度,再看看北平沦陷前宋与张之间的对话。宋哲元此时保存实力的心思很重,他对张自忠说:"西北军是冯先生一生心血所建,留下的这点底子,我们得给他保留着。此事非你不能做到。

二十九军战线过长,我们要把部队收容起来,只有你能和日本人谈判,拖延一个星期......"张自忠临危受命,代理北平市长,他对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29日凌晨二十九军除留下四个团维持治安以外,全部撤走。张自忠署名的告示四处张贴,劝告民众各安其业,不要惊惶自扰。于是舆论大哗,都认为张自忠做了汉奸,一时间举国声讨"张逆自忠"。

张自忠是一个自尊心、荣誉感非常强的人,这次遭遇对他打击很大,从此萌发死志。后来张自忠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五战于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

查到这样一些信息真的无法形成认识,仅有的感悟是:希望对手发慈悲只能说你自己太傻!领导者被贪念控制,想要的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丢掉的是国家的主权、人民的性命。    

青棠

序章介绍了时代背景,主要以卢沟桥事变前的平津作为背景。卢沟桥事变不论是蒋介石还是宋哲元、张自忠都没有做好与日本决一死战力保华北的决心。


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的总统在面对日本的挑衅时除了必要的声明、电令外,仍以华北各部队为抵扣主力,人员编制,武器装备均不能与日军相比,这与淞沪会战中日双方鏖战三个月形成鲜明对比。

且蒋本人曾留学日本,其对日或多或少存在感情或者幻想,也是其绥靖的原因之一。序文中多有褒扬蒋之意,不敢苟同。

宋哲元、张自忠为冯玉祥旧部,冯本就是摇摆不定之人,既有驱除溥仪,联合共产国际,又有投靠蒋,至中原大战将老底赔光。

宋、张作为旧军阀充斥着割地为国的想法,所以对日采取妥协的态度,力求获得其支持,同时宋、张也互相猜忌,形成内耗,造成本是西北军老底子的二十九军战斗力下降。


注释中对张的评价,个人认为萧振瀛先生的回忆可信度较高,但张将军也在之后以身殉国,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值得尊重。    

Summer

翻阅历史的时候,最欣喜的莫过于看到关于自己家乡、祖辈、母校的描写记述,但在决定阅读本书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需要承受沉重心绪的心理准备。

恰巧最近也在读《三国演义》,恰巧历史上人口数量最低、最为动荡的三国时期也是将近60年的时间,恰巧那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恰巧所有的颠沛流离也最终得以回归。历史终究还是没有巧合。   

序章在交待卢沟桥事变那段历史背景的同时,从侧面勾勒出近现代中国各地方割据势力各自为政、分崩离析的局面,对各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有更多层面。

蒋其实一直力主抗日,但其中是不是也有更多自己的盘算;各系军阀为求自保,自然不会耗损自己的兵力;对日本野心和军事实力的低估也使日军得以在中国长驱直入。

蒋一直在谋求统一各军阀势力以整合中央军力,但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各利益集团一直处于对此消彼长的担忧中,也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不得不选择的关头,才能背水一战。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