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渡北归》共读集锦03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八月

共读

《南渡北归》

作者: 岳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领读者:云淡风轻

领读者说

第二章英雄辈出的年代

这章主角叫傅斯年,和陈寅恪一样,打小优秀,老早就名声在外。咱先说背景

说蔡元培改变中国历史,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他的确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1917年,从欧洲游学回来的他出任北大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和教授治校的方式办学。

不仅聘用陈独秀这样的左派教授,也请辜鸿铭,刘师培这样传统势力代表做教授。北大成为当时各种思想的聚集地。师生、同学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在教育界产生极大轰动。

在蔡元培的倡导下,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代表人物为引领,傅斯年、罗家伦等青年学生为拥趸,在科学民主的旗帜引领下,新文化运动在与传统势力的交锋中影响不断扩大。

在随后的五四运动中,北大师生成为破除封建主义,开启民智重要推手。

没有蔡元培在北大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许中国思想革命也会发生,但至少会推迟一段时间,北大也不会名家云集,人才辈出。

作为学生领袖的傅斯年,五四运动时与同学意见相左随即退出,并开始反省自己,认为“半年新潮杂志的生活,说了许多空话”。随后决定赴欧留学,要过一种新的生活,开始践行他所谓的“改造社会的方法第一步是要改造自己“。

傅斯年到七年的留学生活,并遇到陈寅恪,俞大维(俞家也是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大家族,在海峡两岸都有一席之地)两位一生挚友。

凭着真才实学和高超的协调能力,傅斯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干的风生水起。但是遇到鲁迅,二人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一类,最后鲁迅负气出走中大。傅斯年出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开辟民国时期史学研究一片新天地。

密封线

本章思考:

工作中遇上不好相处的同事,针锋相对好呢?还是不予计较呢?

打卡集锦

Emma Wan

這一章用聽的。

沒有蔡元培,這些最後的大師們還會有舞台嗎?學生運動還能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嗎?

每每聽到蔡元培的故事總會覺得這個人走過驚濤駭浪又擋住大浪,總是鼻頭一酸,這是個什麼樣的人才會造就這些大師們的舞台呀!

傅斯年登場了,青年人的傲氣與自得充斥著北大校園,傅身為領頭者更是散發著光芒,然而這道光芒卻在五四之後變成能照向更深遠處的光,少年人在挫折後沉潛與重新綻放。

隨著傅斯年而登場的魯迅,也許正是因為與這些民國大師們格格不入又好於深刻評論才會在49年後被供上神壇吧。

大師們的人品與鬥爭是在中學課本上學不到又極為重要的內容,這些是文章背後的動力。了解這些才能更好的理解思想不是嗎!

(例如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之爭⋯⋯)

嘻嘻

这一章我们看到了傅斯年的朋友圈,朋友圈里的朋友各个都是英雄。跟着傅斯年我们了解了李济、蔡元培、陈寅恪、俞大维、赵元任、朱家桦。也了解了文人之间的争斗,鲁迅与傅斯年、顾颉刚之间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一个好校长就应该能请大师来,曹云祥办得清华国学研究院我就非常佩服,对蔡元培就更加佩服。

蔡元培进北大,秉持“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才使一座制造官僚政客的京师大学堂从一具僵尸中蛹化而出,成为“改进的运动的先锋”和“有着希望的前途”的新北大 。

在这个新北大里,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派学界领袖人物统率的革命闯将。

在与强劲的老派对手黄侃、辜鸿铭等名流交锋过程中,各种文化思潮如乌云滚动中爆裂的雷电,相互碰撞,激荡,交融,在古老的京都与中华大地迸发出一串串耀眼的火花。    

青棠

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傅斯年先生,年少的傅先生进入蔡元培先生治下的北大,如鱼得水,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急先锋的作用。

蔡元培之入主北大,北洋政府‘’无异于猪八戒肚中吞了一个孙悟空‘’的比喻恰如其分,正是兼容并包的北大孕育了科学民主的光辉,随之而来的五四运动更是深深打击了北洋军阀。


留洋的付先生,吸收了足够的知识,他的回国对于历史学有很重要的影响。可惜由于政治立场对立,我们很少能看见傅斯年、俞大维等人的书籍,付先生葬于台湾大学,希望有机会去瞻仰一番。    

Summer

本章主要讲述了大师们职场生涯中的一些片段,这些不为人知的“接地气”的侧面甚至所谓缺点使大师光环更加立体,也更显得他们除智慧超群之外还具有坚定的意志和果敢的品格。

看到他们的职场经历,联想到DISC个性测验【D:Dominance(支配性)、I:Influence(影响性)、S:Steadiness(稳定性)、C:Compliance(服从性)】

由于性格、成长求学背景的不同,天赋异禀、才能超凡的人聚在一起也未必就能形成一个高能的团队。

按照DISC个性分析来推测,傅斯年和鲁迅绝对属于D型人格,具备强大的控制力、决断力、支配力,所以他俩都是领袖型的,只能“一山不容二虎”;蔡元培应该属于I型人格,有个人魅力、自信、乐观、有说服力、可信任,所以很适合做HR。

“知人善任”者既要了解所选之人的才智也要根据其个性来分配适当的工作和职位。真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