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共读集锦47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 九月共读 ★

《三国演义》

作者: 罗贯中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领读者:李大刚

领读者说

第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第94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书接上回,诸葛亮用计收降了姜维,曹叡派曹真对抗诸葛亮,不料刚一对阵军师王朗便被诸葛亮骂死了,曹真在郭淮的建议下,联合羌兵抵抗诸葛亮的进攻。

诸葛亮充分利用雪天将羌兵引入埋伏,再胜一阵。曹叡重新启用的司马懿闪击了上庸的孟达,将与诸葛亮展开决战。

[背景叙述]

1、历史上司徒王朗并非被诸葛亮在阵前骂死,而王朗的孙女王元姬,嫁给了司马昭,生了晋武帝司马炎和齐献王司马攸。

2、司马懿除掉孟达,原来是诸葛亮的“借刀杀人”: 为什么要杀孟达呢?

因为一方面诸葛亮想通过除掉孟达,扫除上庸的隐患,能够全力北伐,这是官方的说法;而其间还有一个家愁要报,孟达从刘璋手下变节投靠刘备的时候,曾经从秭归向北进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孟达部队所害。

蒯祺是诸葛亮的姐夫,而据说这次战斗中诸葛亮的大姐(诸葛梦雪)也被孟达部队所害。但是,当时由于孟达同归属于刘备,诸葛亮并没有报仇的可能。后来,关羽大意失掉荆州,曾要求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救援,被拒战败而死。

孟达因为担心会因此被治罪,投降了曹魏。诸葛亮四连招:第一招:诸葛亮利用曹丕死后,孟达在曹魏失宠的时机,与孟达频繁通信,引诱孟达叛变曹魏重回蜀汉。

但这显然不是诸葛亮的真实意图,因为诸葛亮与司马懿都判断出孟达言行倾巧,不可信任。所以说这只是诸葛亮的诱骗之计。

第二招:诸葛亮采取公开方式上表《出师表》,然后出兵到汉中,大张旗鼓的向曹魏表明下一步将会有入侵曹魏的军事行动喽。而攻击点会在哪里呢?哪里有弱点就很有可能在哪里,从蜀汉降魏的新城孟达就是最大的一个防守弱点。

第三招:诸葛亮利用曹魏申耽、申仪两兄弟与孟达不和,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故意将孟达要投降蜀汉的事情泄露给了申仪。申仪火速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司马懿。

第四招:而此时曹魏方面是由司马懿驻扎在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而宛城距离洛阳800里,距离孟达的新城1200里,如果司马懿派人去洛阳请示,再回来派兵到达新城,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司马懿不能及时平叛,孟达就将起义到蜀汉,那么孟达所占领的新城,就将成为诸葛亮进攻曹魏的一个支点;而如果司马懿想并且能够及时平叛的话,就必须在没有得到魏明帝出兵命令的情况下,冒着擅自动用部队指挥军事行动的风险。

所以不管司马懿会不会帮诸葛亮除掉孟达,诸葛亮都是最大的赢家。而最终司马懿甘愿貌擅自动兵的大忌,而奇袭了孟达,最终帮助诸葛亮实现了“借刀杀人”。

 当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且司马懿的刀不是那么好借的,四年后在木门道,司马懿反借诸葛亮之弩,除掉了心腹之患张郃,此为后话

打卡集锦

上官婉儿

毕生所学相传,诸葛亮这话也太有诚意了吧?任他姜维如何忠心,遇到这样的邀约,也会感动吧?人狠话不多,形容古人再合适不过,无论是战前大骂,还是这样收服降将,都很有效率,前者能气死老将,后者能笼络人才。

诸葛亮战羌人铁车,也很精彩,三国演义中的精彩小情节比比皆是,随便拎出一个都有起有伏、有勇有谋、有情有义,都能拍个电影了,起用司马懿也是这样的思路。

三国演义在几个历史重量级人物的出现上都做了足够的铺垫,有的借旁人烘托,有的欲扬先抑,有的故弄玄虚。司马懿的神复出,首先孟达就做了刀下鬼,期待司马懿的进一步表现。  

唐.巴士尼

1.诸葛亮讲兵法,凡攻城,以出道之日,激励三军,鼓噪直上。拖延则锐气尽失。


2.姜维打才,兵不在多,在调遣而。


3.为帅者,不仅仅要知道兵家诡道。天文地理,文化经济需要无一不通。不论和谁打仗,强龙难斗地头蛇,降一个本地人很重要啊。


4.诸葛亮骂死王朗。 说:文人争论为何永不休止。我认为是因为双方都知道没有恒定的道理,相互攻讦,厚黑而已。最后看谁拳头硬而已。


5.为啥 刘备一方胜利从来都是敌将未失,斩获才货无数。白起层言:战事有别,敌军将帅在就为不胜。    

云淡风轻

行家一出手就只有没有,姜维用兵小试牛刀,就让赵云和诸葛亮吃了不少苦头。了解姜维能力之后,诸葛亮动了收徒的年头。还是那个反间计,效果还是那么好。收了姜维,占了三城,打残了夏侯驸马,伐魏成效显著。

曹真、王朗再统领大部人马出战,可怜王朗竟然被孔明战前骂死,看来脸皮薄不能上战场。此时曹氏家族后辈能力欠佳,已经和诸葛亮不在一个水平线,所以曹真不仅本部人马死伤惨重,而且连累羌兵15万损失无数,最后还成了蜀国盟友。

好消息又传到蜀军帐中,孟达要投降回来。眼见大局危险,曹睿无奈重新启用司马懿。孔明喜的是伐魏眼见要大功告成,忧的是司马懿火线复出,急忙指示孟达小心谨慎,抓紧时间,可惜被无情无视。

司马懿得知孟达欲降蜀军,没按常理出牌,直接带兵攻打,可惜徐晃命丧于此,但是后方得以巩固。司马懿诸葛亮开始正式较量。    

娜娜

1新人想出头,踩着前辈的战功是最快出名的办法,老将军赵子龙不敌姜维、又想起当年长坂坡荣光


2小狐狸和老狐狸相遇,臭味相投,还是老狐狸棋高一着,设计断了姜维后路,招入自己麾下。

用用家人做诱饵引人背叛,诸葛亮做的比水浒传里赚人上山的做法厚道多了。爱才惜才,倾囊相授,把姜维培养成接班人,但不知蜀中诸人怎么看?为啥丞相要一个空降兵做继承者?


3诸葛亮嘴皮子厉害,早在舌战群儒时就已封神,这次撞上枪口王朗被活活骂死,是个好故事,不知正史的王朗怎么死法?


4大破曹真后,魏军请来生力军羌兵。少数民族战斗力果然强悍,蜀二代小将关兴张苞险些不敌。关羽显圣一段虽然挺怪力神乱,但为父拳拳护子之心还是很动人


5诸葛劲敌唯仲达。司马懿归隐是因为诸葛亮设计,出山也因为孔明攻势强劲魏中无人能敌。后面就看两个老狐狸斗法了    

笑看风云

姜维vs诸葛亮,在战术战略和计策上,初期的几场战役打得很是精彩,把卧龙先生的计策都看透了,让诸葛亮都大为惊叹,可见倘若姜维没有归顺,对于蜀国也是一大患。

不得不说,姜维属于文武双全的人才,武力方面连赵云都赞不绝口,能与长胜将军过招不输的人,三国中还没有几人,更难得的是姜维还会用智,十足的帅才!


诸葛亮骂死王朗,更多的属于心理战,不管作者如何夸张,如果能抓住对方的心理弱点,集中一点击之,确实真的能把人的心里防线搞崩溃,轻则萎靡不振,不战而退,重则气血攻心,断气绝命!这点在前文三气周瑜,已经有所展示。


司马懿登场,出手就不凡,诸葛亮一生的最强之敌,必定要与卧龙一争高下。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