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乱时期的爱情》打卡集锦01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P1-20

李洁

这是我第一次打卡,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写字对我来说是件挺痛苦的事。


初中,有位叔叔送了我一套外国文学名著,在那个我还只对漫画和言情小说感兴趣的年纪,我以读言情小说的方式,粗略读完了《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得出了我对外国文学名著的印象:冗长,啰嗦。

怎么描写一个场景,一个小事物还要用这么多的文字,再加上那些又长又复杂,那么多记不住的名字,看的让人昏昏欲睡。之后好多年,我都对外国文学名著提不起一点兴趣。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几年前我读完《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里就不多说那本书了。


总之,年纪渐长,岁月的沉淀让我开始学会欣赏文学名著的文字之美。


翻开这本书,很容易就被作者的文笔带入到一个充满油画色彩的19世纪的哥伦比亚,作者的文笔细腻,流畅,细节丰满,笔下的人物都很鲜活,好像他们真的在这世界上存在过。


开篇以一桩自杀案展开,而苦杏仁的气味却仿佛一直笼罩在整本书之间。

刚开始,我以为流亡者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是因为无法再承受生活中的痛苦而选择了结束生命寻求解脱,我甚至还猜测他得了抑郁症,那封神秘的信又扩大了我对他自杀原因的想象力。

然而当我看到“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以一种毫无意义的热情热爱着生活,他爱大海,爱爱情,爱他的狗,也爱她。

随着死期临近,他越来越向绝望屈服,就仿佛他的死并不是当初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无情的命运使然。”这段文字时,就再也无法理解他自杀的原因了:他决定,要在六十岁结束自己的生命。


难道,他也像《三体》中的汪淼一样,被“幽灵倒计时”给压跨了吗?不过,这“死亡倒计时”,却是他自己给自己的。他的死,会不会有更深层的原因和意义呢?

徜徉

最先抓住我感官的是苦杏仁的气味,氰化物致死剂量小,死亡速度快,无疑是自杀的优选。因为爱情痛苦不堪的人们选择这种自杀方式,为氰化物覆盖上一层浪漫的色彩。

氰化物致死的原因是细胞缺氧窒息,如果爱情是氧气,那么求爱不得的人们就是缺氧而死了。死者的心脏通常会有金属颗粒,这颗粒也许就是人们的执念,爱意化为一粒金属,埋藏在心脏里。

之后让我着迷的是儿童摄像师和他的女人(没有在书中找到名字)对死亡的态度。儿童摄像师选择死亡来拒绝衰老,自己决定死亡的日期,为自身留下了最后的尊严。

难能可贵的是女人尊重了他的选择,当被医生问及为什么不把实情提前相告时,她有些震惊,她说”我不能这么做,我太爱他了“。世界上的爱有千万种,这样的爱我第一次见。女人坦坦荡荡,就像一尊大理石雕像,眼睛无所畏惧地直视着。

我被她的真诚和坦荡打动了。我不曾像她如此这样深爱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尊重一个人。

我更佩服她能坦然地面对质疑,面对死亡。死亡来临的日子,与日常并无太大不同,烧上咖啡,按时吃早餐。我希望自己在面对灾难时也能保持冷静的心智,平和的心态。这样再大的痛苦也不能夺去最后的尊严。

深蓝

第三次读这本书。共读的好处就是可以读的特别精细,精细到你自己看不到的,别的书友都帮你看到了。

这是我最喜欢读的书之一。在这本书里,我依稀看到了爱情的全部。

能写出《百年孤独》(汗颜的是我读了3遍了都没读完)的人,构思故事框架和驾驭文字的功力自不必说。纷杂的环境描写和略微跳跃的心理描述把大家带到了20世纪初的哥伦比亚。

一开篇,便用死亡惊艳了众人。摄影师的死没有像普通的死亡让人过多的悲哀,“我永远也不会变老”!这究竟是对生的执着还是对死的不屑?

死亡与爱情!一对秘密情人之间演绎的另类爱情,或许在拷问每一个平凡又懦弱的灵魂:爱是各自相安的尊重还是不顾一切地占有?

“请用一支玫瑰纪念我!”

icewanderer

这是一位久闻盛名的作者,这是一部如雷贯耳的作品。纯文学对于我,是一片带有禁忌力量的神秘山林,无数次经过,却总是望而生畏。今次借着共读机会,拓展

一下自己的阅读空间,争取打一个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卡。

医生,是当地的名流,德高望重,受人敬仰。死者,棋道高手,流浪至此,出人意料的拥有着一份不为人知的爱情。而她,就有些神秘了,海地来客,居住在贫民窟里,爱,而又不日日厮守。二十页间,一个三角形的架构就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


运笔舒舒缓缓,像一个镜头摇起来极慢的文艺片。细节多到令人发指,字里行间,洋溢着无边无际的描写。人物和剧情似乎都淡出了聚光灯外,成为舞台上无足轻重的配角。


二十页间,我看到了医生的地位与虔诚,死者的决绝与过往,女子的神秘与爱情。


医生是老派的,坚持使用马车。医生是尊贵的,与贫民区格格不入。医生是笃信的,缺席礼拜的次数屈指可数。


爱与死亡,是继承着的,能躺在爱人的怀抱里死去,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吧。爱与死亡,又是矛盾着的,死神的镰刀不知斩断过多少丘比特之箭。死亡可以打断爱,也可以将它升华。爱,无法起死回生,却可以将情人永埋心底。

MaL

这本书在我的书单里躺了好久了,最开始是看着书名,按照课外读物来准备的,现在翻开看觉得有些不合适。之前真没注意过作者的名字,很难想到是和《百年孤独》一个作者。

说到南美,想到的就是桑巴、足球还有狂欢节。画面就是邦辰踏着《the girl from ipanema》、或者是《史密斯夫妇》里面初识时候的《Mondo Bongo》、或者是《闻香识女人》里《Por una Cabeza》那段舞蹈。

这是恋爱的酸臭味吗?恋爱中的两个人应该是独立的、互相尊重的,正如“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爱情中能让人感觉到悲哀,自己的缺陷是那么碍眼,愿意为了对方来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觉得沐浴在爱情中的“死亡”是最美好的,我父亲在姥姥的婚礼上跟我说过,在我姥爷马上要火化的时候,我姥姥冲到边上,说了句:下辈子还要和你做夫妻。这个可能是我能知道的,最美丽的情话了。

当一个人生命的结束,爱是不会停止的,爱更像是红酒喝完之后的回味,故事已经继续,可是香味在嘴里更加迷人。

故事的结尾似乎告诉了我们结局,一个选择了死亡,然后就应该是讲述两个人的故事了吧。充满故事的两个人在一起,肯定故事会更加精彩,但是我觉得更像是已经把架子打起来,让我们等着“杠上开花”的感觉。

医生应该是个自我矛盾的保守主义者:努力保留着以前的一切,家里却有最新款的音乐播放器。有点像中年人与汉兰达:不用改款,但是改了也是要接受的啊。

本来想晚上打卡的,到家太累了。祝大家今天工作顺利吧!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