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工之前,别忘了那些流淌在文字中的“爱”

 悦读读书 2020-08-04

二月,告别春节,复工还未来到,我们仍旧坚守阵地。吃够了,玩够了,闲够了...我们还能做什么?当然是学习,修身养性,为自己充电。我们希望经过这场疫情之后,可以让自己脱胎换骨,如何做到呢?你或许可以从写作开始...

编者按1月悦读读书公众号所有文章的点击量与点赞留言数据核算,向书友们展示前五篇文章,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原文。

1



改善亲密关系,用“爱”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作者:NANA


爱不是我们唯一的情感需要。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我们的基本需要是:安全感、自我价值与意义。但是,爱与这些需要相互影响。

如果我感觉到我的配偶爱我,我就可以放轻松,知道我的爱人不会伤害我,在他或她的面前,我觉得安全。配偶爱我这一事实,满足了我对自我价值的感觉。我相信,如果有人爱我,我的存在必定是有意义的。当我的配偶用爱心投资时间、精力和努力在我身上,我就可以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缺少了爱,我可能一生都在追寻意义、自我价值和安全感。


2



康梁师徒的“爱与愁”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启超与有为最相反之一点,有为太有成见,启超太无成见。其应事也有然,去治学也有然。……故有为之学,在今日可以论定;启超之学,则未能论定。然启超以太无成见之故,往往徇物而夺其所守,其创造力不逮有为,殆可断言矣。”

这段话客观精准,耐人寻味。在那个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时代,所有的分歧与争执,矛盾与对立都是思想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放在国家前途的层面去考量,精神的不朽远胜于观点的对错。


3



《寄生虫》:看得见的问题不可怕,

看不见的才难搞

作者:盘尼西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