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夸我聪明

 悦读读书 2020-08-04

文丨璐璐

推介开始前,我请大家想象一个画面:一个3岁的孩童闪烁着炯炯有神的眼睛,站在一群大人的面前,用稚嫩的声音的背出大段唐诗,可爱的小脸上透漏着认真,这时候周边的大人们会有怎样的表现?

“哇,这孩子太聪明了!”、“宝贝太聪明了,太棒了!”、“这么小话都不会说呢,你说你咋培养的?”……

这个场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我们每天身边有数以万计的孩童被各种各样的夸赞着聪明,被夸奖的孩子逐步在内心建立一种内设:“嗯,我是个聪明的孩子”、“我聪明所以大人对我会有表扬”、“我还得继续聪明下去”……

看起来这些孩子们在赞美中获得了极大地自我满足,并获得了自信,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实际上真正在各种领域的大师级人物,绝少有从小便被夸赞聪明的孩子。相反,反倒是一些小时候没有天分的孩子,获得了更为高阶段的成功,聪明赞美似乎成了扼杀孩子的推手,这是为什么呢?

会有一些人分析到孩子骄傲自满、分析到孩子不务正业等等原因,因此引发了一些家长不愿意甚至不敢去赞美孩子,这里当然也包括我,这就导致我的孩子有时会哭着说“妈妈我觉得我不够好,无论我做什么都不对,你从来不表扬我”。

还好我足够幸运,在我孩子还到达青春期前我读到了这两本书《终身成长》、《刻意练习》,这里推荐给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

《终身成长》的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她历经十余年研究思维模式的力量,向我们表示获得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在书中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那么什么是固定型思维?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最本质的含义就是相信自己的才能不可改变,而成长型思维恰恰相反便是相信自己的才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

看到基本定义的时候我便已激出一身冷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便是那个从小被说聪明的孩子,我的占脸部面积一半以上的高耸的额头从不会说话就被人打上聪明的标签,我迟迟不开口说话别人会善意的说贵人语迟,写作业不认真被老师说这孩子一点就通但是马虎。

于是,就有了那个每天晚上拉着厚厚的遮光帘在被窝里偷偷学习的我,有了早上4点多趁别人都没起床偷偷背英文课文的我,就为了同学们的诧异的表情,哇,她咋背的这么快啊?她咋不用学习就能考的这么好啊?她太聪明了吧?

这种赞扬给我的虚荣心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到了后来肥皂剧中幸运的女主的人设,让我更给努力、野心贴上了坏人的标签,认为那是一种利益熏心的表现,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不应该有利益心。

进而导致我在工作上,指望着我的工作能力得到认可,却害怕在公众面前述职;在家庭里,我希望得到爱人的疼爱和照顾但我不会把自己的需求告知;在孩子教育里,我一方面有个模糊的概念说我的孩子聪明我得压着不能表扬让他骄傲,但另一方面却对他的一些问题选择纵容。

深刻反省过后,我观察了我的孩子,虽然我没有给与他赞美,但是我的固定式思维模式却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一个问题时,他会找各种借口,急于撇清自己与这个错误发生的关系,又或者在我们指出他的问题时,他会大哭,表示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没用……

我仔细地读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关于训练成长思维的详细做法讲解,这里分享一下如何培养出成长型思维孩子,主要要做好两个功课:

第一,对孩子的关注点要从天赋转移到成长。

第二可以对孩子进行建设性的批评,给孩子以正确的方向。

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去给孩子减少挫折,不意味着不管教孩子,相反挫折教育与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并行不悖。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关键点在于家长们的关注点是在孩子这一刻的状态,还是在他达到这一状态的方法和过程。

形象化一点:当孩子拿回成绩单时,我们家长是应该殷切的问:宝贝考了第几名啊?还是对孩子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为关注,并坐下来跟孩子一起分析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孩子找到解决考试中遇到问题的办法。

有些家长会认为我发现了孩子的优点,并鼓励他去发挥他的优点,这就是成长思维了吧?还有的家长会说我一直表扬孩子努力,给他讲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鼓励孩子向他们学习,努力带来命运的改变,这就是成长思维了吧?

还有的家长说,我鼓励孩子做他喜欢的任何事情,拆家里的闹钟这算是成长思维了吧?抱歉,其实这些都不是,这里就引入了我要跟大家推荐的第二本书《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作者是[美] 安德斯·艾利克森,英文书名《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这里为什么要把英文书名特别的说出来,是因为刻意练习容易被人误解成为重复性的练习,所以当看到英文原版书名的时候,作者的意思就更明确了,刻意练习是一种帮助人从新手到大师的做法。

不仅重复性的工作需要刻意练习,创意性的工作,婚姻经营,甚至于管教孩子一样需要刻意练习。那么为什么会同时推荐这本书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刻意练习很好的解释了如何努力的问题。

刚才我们说了三种虚假的成长型思维的培养方法,因为这三种方法都只做足了表面功夫:发现优点,鼓励孩子,但鼓励什么?让他怎么发挥他的优点?讲努力的故事,鼓励孩子努力,但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考上好的大学,身披红袍?鼓励并允许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但是如何发现他的喜欢,并保持这个喜欢的长久性?这三种做法忽略了成长型思维的本质,便是努力并掌握努力的方法是通往成长的路。

刻意练习开篇便对“天才”这个概念进行了否定,他认为“天才”只是比平常人更多的利用了大脑的适应能力,而想要更多利用适应能力的办法只有训练。因为是心理学教授的学术性著作,所以本书对大脑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的分析非常的严谨,大脑的适应能力如何得到改变,书中针对大量的调查数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便是走出舒适区,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改变,从而使得我们有所提升。

似乎有点跑题了,我们现在应该关注如何刻意练习,怎样进行刻意练习,其实不然,正是大脑的这个特性让我们明确了刻意练习、重复性练习、一般娱乐练习的区别,那便是:走出舒适区。怎么解释呢?

刻意练习包含4个元素:第一有明确的目标,第二专注的练习,第三有针对目标的反馈,第四针对反馈有修正。

举个我儿子练琴的例子吧,没有学习刻意练习之前我给他订的目标是,今年完成钢琴三级考试,然后每天练琴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于是每天家里鸡飞狗跳的陪着他练习。孩子的哭闹声,训斥声,唠叨声,夹杂着几个单音符的琴声,我怀疑我是否错估了他的天赋,进而想到了放弃。你要说他不努力,我不承认,一个正是贪玩年纪的小孩,每天坐在那里弹得手指都肿了,但是确实出现了问题,那便是我们并没有给孩子做刻意练习,虽然有目标,但是目标对于孩子来说不明确。

记得设定的时候,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我一定要考级?我就不能把弹钢琴当成一种乐趣么?所以更为细化的目标应该是,今天练习左手第四个手指的弹琴角度,在练习中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是一会儿因为心疼给块水果,一会儿帮忙翻乐谱。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针对目标有反馈,这也就是陪练的作用了,我不会弹琴,因此我不知道他这么弹的声音对还是不对,我能看到的是他有没有练习够2个小时,这并不是针对这个明确的目标而进行的有效反馈。最后修正过程也就更谈不上了,因此这每天的两个小时,都成了一个无效的练习过程,并不能对他的钢琴成长产生动力。

那么这些跟舒适区有什么关系呢?这里的舒适区不是指舒服的躺在沙发上,不是看着电视打着游戏,而是以前已经养成甚至取得一定成绩的习惯,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断地去挑战自己已经默守陈规的部分内容,为什么要给孩子设定第四个手指弹琴角度的专项练习目标呢?

答案很简单,孩子这个手指的指法不对,他已经养成了自成一派的比较舒适的弹琴方法,但为了提升,就必须去针对这一条进行调整,看看改变后的效果是否有改善,并且根据改善的结果进行修正。

书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就是凡是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一定不是趣味性的娱乐,而是枯燥而耗人心神的,这本书在这种生理基础上设定了大师成长的轨迹: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

或者我们会说,“我们让孩子练习一项技能并不是想让他成为大师,而是多一份兴趣而已”,又或者有些家长直接从根源上否定了孩子,“我家就不是那块料,让他联系联系磨练个意志力就得了”。这些话我在日常生活中不停地听到,却从来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评判,看起来也对啊。

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大师,也都具备成为大师的潜质,只有认同这一点,才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父母,不给自己设限,不给孩子设限,找到自身和孩子的兴趣,并像珍宝一样维护对这个兴趣的初心,当我们真的认真起来,成为大师又何尝不可?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同时推荐这两本书籍,正是从这两本书的阅读中,我产生了对自我和孩子教育的深度思考,也正是由于这两本书的影响,我拿起笔耕,写下这篇推荐小品,我不是作家,但是谁说我不能用笔表达我的思维、我的情感、我的认知?我在努力,希望你也一起。


作者简介


璐璐 

北京理工大学MBA(在读),从事质量管理工作8年,项目管理4年(非洲援建),家有二宝,愿意跟宝贝一起成长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