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藏
人们往往会想到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八廓街
林芝的桃花和南迦巴瓦雪山
又或者“一措再措”的藏北无人区
苍茫的阿里高原、神山冈仁波齐
但西藏还有一个地方,至今鲜为人知
就连《中国国家地理》都没有进行过系统介绍
但这里却有
国内落差最大的悬冰川
藏地最神秘的悬空寺
中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
摄影@雪域修罗
茶马古道上唯一现存的古盐田
神奇的一妻多夫婚俗
以及西藏最奇特的宗教信仰
……
这里是“西藏最后的秘境”
昌都
昌都
藏语意为“大河交汇的地方”
它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
横断山系腹地
发源于青海的扎曲河和昂曲河
在这里交汇为澜沧江
开启了它长达5000公里的征途
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后
江达、贡觉、类乌齐、丁青、察雅、八宿
左贡、芒康、洛隆、边坝和昌都
十一个县合并为昌都市
是西藏第二大城市
1.
路口
三条景观大道在这里交汇
①
318国道—川藏南线
《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它在竹巴龙大桥过金沙江,进入昌都境内
途径芒康、左贡、邦达、然乌湖后
进入林芝地区波密县
这一路,处处都是风景
▲怒江72拐,318国道上最著名的地标
川藏公路上盘山公路的浓缩版
▲然乌湖,反复出现在旅行和摄影类公众号上
也是318国道标志性的风光
▲来古冰川——然乌湖的源头
由六条巨大的旋涡状冰川组成
▲冰川的中心,是仙境一般的来古村
然乌-来古一线的东侧
则是著名的史诗级公路“丙察察”的北口
它和318国道在然乌湖畔交汇
②
317国道—川藏北线
至今依旧人烟稀少的秘境公路
317国道在德格县跨越金沙江进入岗托镇
继续西进,途径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
在布加雪山附近进入那曲地区巴青县
进入昌都境内后
矮拉山、雪吉拉山、朱角拉山、斜拉山
一个个海拔超过4500米的雪山垭口扑面而来
相较川藏南线
这里的人文更加原始、风光更加粗犷
70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十八军战士
沿着这条公路解放了昌都
为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恩达战役旧址
③
214国道
南段连接318国道,被称为“滇藏公路”
北段连接317国道,被称“青康公路”
滇藏公路逆澜沧江北上
经过盐井后,在芒康和318国道汇合
向西并行300公里,又在邦达镇继续分路北上
穿越邦达草原,到达两江环绕的昌都首府卡若镇
在这里,和317国道并行
在类乌齐,一个藏语意为“大山”的地方
214国道再次分道北上,直奔青海玉树而去
214国道也是唯一一条
串联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的国道
2.
江河
三江并流地区的多样人文
①
金沙江
长江上游的别称是金沙江
发源于青海格拉丹冬雪山
一路南下,进入横断山区
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
▲金沙江岗托碉楼,摄影@雪域修罗
和德格隔金沙江相望的波罗乡
自古是盛产木刻匠人的地方
▲波罗乡
▲波罗木刻
三百年前德格土司兴建德格印经院的时候
便召集了大量的波罗木刻匠人
毫不夸张地说
精美的波罗木刻,是德格印经院的工艺基础
②
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杂多
由扎曲河和昂曲河汇流而成
一路南下,穿越横断山区后流出中国
称为“湄公河”
是亚洲第三大河流,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河流
盐井,藏语称“查卡”
位于澜沧江畔的干热河谷地区
这里保存着茶马古道上唯一的人工晒盐场
根据品质和色泽
不同的盐被称为“桃花盐”和“雪花盐”
酷爱美酒的法国传教士曾在这里长期居住
所以在盐井,除了盐
还出产品质上佳的葡萄酒
这些虔诚的传教士
甚至改变了藏族人长久以来的信仰
让天主教在这里生根发芽
于是人们来到盐井
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
人们用藏语虔诚的吟唱着
来自遥远西方的圣经赞美诗
盐井加加面
以四川的面、云南的肉、藏地的配料制作而成
传说公元1265年,法王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赠返回西藏,途径盐井地区,当地以面食供奉。为了敬重上师,调和上师食欲,厨师以小碗面敬奉。八思巴一下吃了好几碗,并大赞其鲜美,不断地说:“加、加”。从此,盐井加加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传下来。
③
怒江
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
藏语称为“那曲”
是东南亚重要河流萨温尔江的上游
也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修建水电站的大河
沿途以原始人文风光著称
从邦达镇顺318国道东下
东坝就藏在国道旁的怒江峡谷之中
▲摄影@香雪蓝溪
山路极其险峻
短短25公里有高达2000多米的落差
一个个村落绿洲般散布其间
由于山川阻隔、土地贫瘠
东坝人至今仍坚守着“一妻多夫”的婚俗
▲摄影@人生如梦
这是一户藏族的一妻多夫制家庭
由白玛朗措和男主人嘎索平措兄弟三人
及其共同抚育的八个子女组成
▲白玛朗措
宅子里雕梁画栋
内饰和建筑有藏、汉、纳西三个民族的风格
这是藏彝民族走廊里常见的建筑组合方式
这座宅子已经修建了十四年
至今没有完全竣工
▲摄影@雪域修罗
3.
秘境
填补你旅行地图上的空白
昌都地区山脉资源极其丰富
横断七脉中的三条山脉都集中在昌都地区
(芒康-云岭山脉、他念他翁-怒山山脉
伯舒拉岭-高黎贡山山脉、念青唐古拉山东段)
四条山脉纠结在这里
如同成片的雪山排着整齐的队列
接受我们的检阅
雪山群中,数不清的秘境
等待我们前去解锁
①
孜珠寺
在丁青县城以东约40公里的孜珠山上
坐落着一座魔幻的悬空寺庙
孜珠,意为“六座山峰”
苯教传承千年的孜珠寺便因此得名
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
每一座山峰都被自然之力雕刻得怪石嶙峋
有的孤傲矗立
有的被掏空成一个个天门
缥缈的云雾中
佛殿和僧舍层层叠叠交错在每一座山峰
远远望去,恍若小说中描述的天国一般
光影变幻中让人有一种得道升仙的错觉
▲孜珠寺大殿
②
布加雪山
布加雪山,或许曾经名不见经传
但近年的科学考察
却注定了它将是一座无与伦比的雪山
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五条发育完整的巨型悬冰川
成为世界最密集的悬冰川群
其中最长的一条悬冰川名为焫茸冰川
焫茸冰川从海拔6328米的布加雪山峰顶
延伸到海拔4200多米的冰碛湖
落差高达2100多米
而根据此前的资料记载
世界最大的悬冰川为四川省海螺沟悬冰川
落差是1080米
这条在西藏新发现的冰川
可能是有记载的悬冰川中的世界之最
③
萨普神山
边坝向西,是那曲地区比如县
边坝和比如相邻的群峰中
念青唐古拉山脉
最后一座海拔超过6500米的极高山
屹立其间
它,被人们称为萨普神山
主峰萨普岗日海拔6956米
萨普神山近年爆红
除了它独特的山峰形状
还有就是在巨大的山岳冰川之下
可以看到坍塌的冰块漂浮在湖面之上的
“海洋冰川”景观
④
藏东丹霞
说起丹霞,人们往往想起的是张掖的七彩丹霞
但就在昌都,同样拥有一片绝美的丹霞
这片丹霞,没有名字
等待更科学的考察研究
单就面积来看,这片神秘的丹霞可能是
“中国最大的丹霞地貌区之一”
从昌都到类乌齐、再到丁青
317国道一路都穿行于火红的峡谷之中
长度超过130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
这片丹霞地貌的面积超过了2000平方公里
⑤
三色湖
边坝——整个昌都甚至整个康巴西藏的最西部
西邻那曲、南望念青唐古拉山、北靠玉树
周围有异常丰富的冰川资源
县城东南的边坝镇
政教合一时期是边坝地区的宗教中心
由此向南十余公里,就是三色湖和普玉冰川
▲普玉冰川
三色湖分别为黑湖、白湖、黄湖
阳光下颜色各异,故称“三色湖”
▲黑湖,摄影@大卫
▲黄湖,摄影@雪域修罗
三湖在宗教上被看做是
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的魂湖
三色湖成不规则“品”字形排列
而品字形中间,有一道高高的山梁
山梁上,是当年边坝地区的政治中心
边坝宗城堡的遗址
▲边坝宗城堡
⑥
长毛岭自然保护区
出类乌齐向西,离开317国道约两小时的距离
有一处名为长毛岭的草原
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名字
却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向秋拉姆,一个世代放牧的康巴妇女
20岁的她在偶然一个雪夜,捡到了三只小马鹿
她悉心照料着这三只孱弱的小生命
它们很快恢复了健康
小马鹿成年后,拉姆将它们放归大山
不久,小马鹿们又回到拉姆家中的草场
▲向秋拉姆
此后,几乎每年
小马鹿们都会回到拉姆家里一段时间
又过了几年
那三只早已成年的马鹿带来了自己的家族
拉姆慢慢也习惯了在山里食物匮乏的季节里
竭尽所能为它们提供食物
时光流逝,转眼四十年过去了
向秋拉姆也早已满面风霜
她和家人一起
继续照料着这个越来越大的马鹿种群
而这片名为长毛岭的草场
也已经成为了
类乌齐长毛岭国家级的马鹿自然保护区
⑦
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公路
从丁青到边坝
有一条地图上没有标注的线路
道路正在修建中
经瓦拉山垭口到丁青县当堆乡
顺怒江而下到边坝县热玉乡
全程191公里,路况直追当年的丙察察
如果你是越野爱好者,这条公路值得尝试
昌都
地处康巴腹地
蕴藏着丝毫不输于西藏其他地方的美景
更加神秘和丰富的人文
以及更多尚待发掘的秘境
却由于交通不便而深藏闺中
期待有更多喜欢探索的游侠们走进昌都
走进这片深藏横断群山中的
“西藏最后的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