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云社的龙蛇江湖

 薛白袍 2020-08-04

第一批投奔德云社的人算是赶上了,比如李菁徐德亮等人,撂地说相声,赶上郭德纲来看他们的演出,那时候的郭德纲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空有屠龙技,但是无处施展,混迹在娱乐圈靠主持和编剧为生。

日子混的恓惶。

当他看到一帮小孩在说相声时,嘴角露出温暖的微笑。

李菁等人看了,觉得这人很奇怪,该笑的地方不笑,不该笑的地方却笑了,演出完了一盘道,原来人家是练家子,请郭德纲上台说了一段,技惊四座。


于是郭德纲开始和他们搭台说相声,这是德云社的0.5时代。

后来郭德纲和张文顺李菁成立了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让相声回归小剧场。

其实很多主流演员当年都曾经努力让相声回归小剧场。

比如李金斗的周末相声俱乐部。查了一下,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于2003年,德云社则成立于1995年,不知道斗爷的创意是否借鉴了德云社,因为2003年郭德纲参加了一个会。

郭德纲开始也想通过电视台扬名立万来打开德云社的知名度,正好2003年又闹相声大赛了,央视的相声大赛算是成名的终南捷径,于是这年郭德纲代表德云社报名参加。

但是相声界是讲究关系的,当时的郭德纲没有有力的靠山,专业技术过硬也没用,只是勉强得了第三名,这个第三名八成还不是因为郭德纲说的多么好,而是因为郭德纲的搭档于谦是石富宽的徒弟。

那届相声的大赛的冠军是冯巩的徒弟王彤和贾玲。

那一年贾玲还是一个漂亮姑娘,王彤后来转拜郭德纲为师。

2003年,网络正在兴起,后来一些人将借助互联网一飞冲天,比如郭德纲比如袁腾飞。

但是此时的郭德纲还看不到自己的前途,甚至他想和自己喜欢的姑娘结婚都没钱买房,那姑娘卖了车心甘情愿跟着他过穷日子。


这期间郭德纲开始主持安徽台的节目,在一帮主持人中排在最边上,抽冷子说一句台词,常常被剪成画外音。

那时候最红的主持人叫李彬,随便那个电视台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也是2003年,郭德纲被关进橱窗里展览48小时,身材肥硕的郭德纲靠着扮丑尽力表演,夜深人静后,橱窗里的郭德纲显得格外安静,不知道他想些什么,他的生活也想那个小橱窗一样,死死框住了他的世界,他尽力表演只是攻别人一笑而已。

笑过,人们忘了他是谁。

1995年相声大会改名德云社,德云社曾经生意惨淡,最惨的时候台上十几位演员,台下只有一个观众。

坚持了七八年后,舞台上的相声表演有了些起色,他们在小圈子里有了固定的观众,但是这时候相声还不太赚钱,郭德纲还得靠别的收入来养活相声,养活一帮跟着他吃饭的徒弟们。

这时候他已经开始收徒弟了,德云社既然是个舞台,那就需要有人才能撑起几个小时的表演,郭德纲的儿徒何云伟曹云金张云雷岳云鹏孔云龙烧饼栾云平等都是这时候跟的他。

这是德云社的1.0时代。

此时郭德纲有的是时间教这些徒弟本事,也和徒弟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这时候加入德云社的人,只要能熬过前期不赚钱的阶段,后来结果都不太坏。


比如岳云鹏,他下决心以一两年不挣钱的代价,辞了海碗居的工作,跟着郭德纲学相声。如果当年发现相声不赚钱他转身走了,放弃相声,继续打工,熬到现在大约也能以老员工的资格熬成个领班啥的,但是大概率在北京买不起房。

比如曹云金,如果没有遇到郭德纲,大约他从卖光盘会升级为电器商店的小老板,大概率不会在京城拥有装着好几个冰箱的豪宅,香江边的,美女明星,内陆当红小花和他距离应该很远。

运气这事儿,有时候只是个选择,选择正确,妙不可言。

2004年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在相声族谱中有了自己的名字。

这对郭德纲很重要,如果拜师之前郭德纲红了,会被相声同行诋毁,名不正言不顺,在同行看来你就不是相声这行人。

因为有了侯耀文这个靠山,郭德纲获得了很多此前没有的资源,侯耀文这座大山也帮他阻挡了很多刁,因侯耀文使郭德纲在京城相声圈彻底站稳了。


网络兴起粉丝持续把郭德纲的相声传上了网,2006年郭德纲一夜爆红,人们忽然发现原来相声不只是俩人在电视上说十分钟演讲,然后鞠躬下台的无聊玩意思,原来美国总统也能出现在相声中。

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能出现在相声当中。

郭德纲一夜而红,德云社进入2.0年代。

走红意味着挣钱的机会多了,但是此时德云社本质上还是草台班子,事业做大了最需要的是啥?

人才。

这前后很多人在网上听到郭德纲的相声,惊为天人,觉得相声是个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于是有人不远万里报考德云社。

比如张鹤伦,李鹤彪就是这时候进入德云社的。

鹤字科这帮徒弟还看不到什么机会,他们还在小剧场磨练技艺。

这时候的郭德纲忙的脚不沾地,到处演出参加节目,整个德云社当时就是在卖两个名字:郭德纲于谦。

鹤字科的这些徒弟,郭德纲无法像教云字科徒弟那样一句一句喂他们台词,不能像教张云雷背太平歌词一样,唱错一个字就一个嘴巴,他已经没有时间教这些徒弟了。

但是鹤字科这帮徒弟前面还有个大机会在等他们。


2010年这个机会如期而至,八月风波,何云伟李菁高调退出,曹云金偷偷筹备自己的班社,全网各平台下架德云社作品,德云社小剧场关门自查。

这次风波对德云社来说伤筋动骨,再次开业德云社开始努力企业化运营。

很多骨干走了,郭德纲只能力捧新人,比如签了十年合约的岳云鹏,比如公开大骂何云伟的张鹤伦。

云字科鹤字科的学员很多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出人头地的很多,因为他们赶上德云社从草创到高速发展的好时机了,只有风云起金鳞才能化龙,反之,郭德纲这样的大才也只有困在浅滩进退无门。

德云社3.0时代应该是从郭德纲和东方卫视合作,主持《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开始,这时候的德云社开始在喜剧江湖合纵连横。

此时德云社的地位是行业翘楚,影响力和本山集团,开心麻花等喜剧行业的巨无霸不相上下。德云社逐渐成了一家成熟的公司,在一个成熟的公司想要获得越级升迁,大概率是不太可能。


这时候进入德云社,只能按部就班努力,靠实力拼杀。

3.0时代的德云社人才济济,只要有个优良的上升通道,那么郭德纲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曾经,有人问过一个问题,德云社的演员文化不高,为啥有文化底蕴呢。

白袍想了想:文化底蕴这事儿和文凭无关,只要有名有钱了,才会有时间研究文化,底蕴自然就有了。

成功然后有底蕴,不是反之。


文:薛白袍

特别声明:本文有偿阅读,每篇1元,自愿付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