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在黑大唐吗?你想多了

 薛白袍 2020-08-04

 现代很多人以为杜甫在唐朝是那种影响力巨大,一呼百应的牛叉人物。

如果杜甫的小侄子想去长安,他能靠面子让小侄子一路绿灯,一路上好吃好喝好照应,有人问这是谁?别人都会说:这是大诗人杜工部的亲戚,你们需要好生照应。

会这样吗?

很多人想像杜甫在自己八亩地的豪宅里,接待各路宾朋,听他们说安史之乱中各地的信息,不管真假全都诉诸笔端。

比如有个新郎,刚结婚就被抓去当兵了,还没进去就出来了,在寒风被抓走。

比如有个老兵,回到家看到家徒四壁,亲人们都没了,于是他再次扛起枪,走入漫漫黑夜,踏上注定无法回来的从军之路。

杜甫听完这些朋友的讲述,心潮激荡,在王羲之当年所用的蟠龙紫石古砚中加上清水,取过一锭褚遂良惯用的松烟香墨,侍女小心磨墨,杜大人微闭双目,忽然眼中精光一闪,从笔筒中取出一枝欧阳询定制的的湖州银镶斑竹极品羊毫笔,铺开了一张太平公主敕制的金花玉版笺,点起了一炉卫夫人写字时所焚的龙脑温麝香,然后杜大人运笔激书:

我有一个朋友说……

这不是杜甫,这是韦小宝。


杜甫穷了半辈子,死前,朋友送他一点牛肉,因为太久没吃肉,吃太多撑着了。

杜甫在唐朝的地位,他活着的时候,用单田芳老先生的话说:野鸡没名,草鞋没号。

杜甫死后40多年,当时文坛大亨元稹白居易提倡诗文要反应现实,他们发现了杜甫的巨大价值,于是极力推广,导致杜甫地位逐步提升,后来达到和他一生的偶像李白并驾齐驱的地步。

大约杜甫无论怎么想,都不会想到,在他死后,人们会把他和李白联系到一起。

在当年李白是大唐星空下最亮的月亮,杜甫只是一颗小透明的星星。


杜甫日子过得不太如意,前半生四处漂泊,安史之乱爆发,他投靠肃宗皇帝,跟对了人,先后被封为司功参军、左拾遗。

这是什么样的官呢,是六七品的官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

是个谏官,也就是给皇帝提意见的官员。

但是后来因为替好友房琯说话,差点被肃宗杀了,很多人替杜甫说话,他再次被贬出京,任华州司空参军,就是类似于华州办公室主任之类的职务,在这个职位上,杜甫没待多久就跑了。

挂印而去。

虽然这个办公室主任未必有印。

作为大唐王朝底层干部,不是大V,不是文坛领袖,杜甫说的话写得诗歌,在当时几乎连一朵浪花都激不起来。

当时有名的大V作家是李白,是王维。

所以永王李麟才招募李白到自己的幕府,所以王维才被安禄山囚禁在长安,要他为自己写诗作文。

杜甫,当时人,谁知道有这么个人呢。

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也不是他坐在自己的别墅里,听朋友说。

而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战争给大唐王朝带来的伤害。

乾元元年底,杜甫从华州跑了,到洛阳、偃师去探亲,杜甫这辈子和李白不同,对家人很眷顾。

李白是那种四海为家的浪子,一辈有三四个女人,还常常:仰天大笑出门去。

杜甫不是,杜甫是唐朝诗人中为数不多的一夫一妻坚持到底的痴情人。

当然也许是因为他穷,没能力再娶。

不过看杜诗,杜甫老妻经常入画,可见人家两口子还是很恩爱的。


杜甫把从华州到洛阳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他这诗写得也不都是大唐的阴暗面,而是写出来战争来了,受苦的还是百姓。

雪崩时每一朵雪花都不会幸免。

这些诗——

石壕吏是反应大唐和安史叛军对战时,兵员不足,抓壮丁的场面。

新安吏中写了有的地方兵员不足,已经开始抓娃娃兵了,这首诗中杜甫还是觉得大唐是王者之师,让兵士们不必太悲观: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中写了修筑防御工事的劳工的辛苦,也写了潼关官兵对抵御叛军的信心。

三别中更是写尽了战争来时,没有一处净土,没有一处乐园。

《无家别》中,我们看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摧残: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但是唐人的精神是不认输的,在杜诗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唐人的骨气,《新婚别》中,妻子劝慰丈夫: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在《垂老别》中老翁感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三吏三别中很多事都是杜甫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他就住石壕吏那户老妇人家中,守卫潼关的潼关吏还请他看了潼关的防卫,他安慰已经开始招儿童去当兵的新安吏,郭子仪将军很仁义,赏罚分明。

一路上杜甫看多太多生离也见惯太多死别,他不是在家里,在杜甫草堂看了朋友的信,说大唐征兵,满地刀枪,然后心潮澎湃的编出来三吏三别。

他只是写诗,纪录自己沿途所见,这些诗没地发发表,也没有稿费拿。

写完三吏三别他更没有高价卖给安禄山史思明,让他们出版用来污蔑大唐很黑,安禄山史思明也压根不知道杜甫这个人的存在,写完三吏三别杜甫依旧很穷,住不起别墅,吃不起牛肉。

安史之乱结束时,杜甫写出了名诗《闻到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他为大唐的胜利,骄傲。

他知道这份胜利的代价,他见过很多人为了胜利付出的代价,所以他是由衷的为了这最后的胜利而高兴

很多人喜欢用杜甫的三吏三别给某位以形状为名的日记作家洗白白,但是某作家黑完之后便封笔了,方舱医院关门大吉,也没见这位作家写过一行文字喜欲狂过,我想大约他是不太喜吧。


文:薛白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