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及态度调查报告
2020-08-04 | 阅:  转:  |  分享 
  
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及态度调查报告摘要:网络语言暴力是近年来出现在网络空间的一种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大学生是社会各个群体中敢于和善于表
达个人观点的一个重要群体,或多或少地会参与其中,也会受到危害。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现状的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网络语
言暴力行为的基本情况,从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成因等方面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并得出相关的治理建议及举措。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大
学生目录一、调查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方法4(一)研究背景4(二)调研过程及方法4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基本情况分析6(一)大学生网络
语言暴力行为现状61.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暴力的了解情况62.大学生在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中的参与情况63.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
应对7(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8(三)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治理对策9三、总结11参考文献12附录13调查项目的研
究背景和方法研究背景暴力是导致人身伤害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将这种暴力应用到语言当中,试图用语言攻击的形式对他人进行强行的伤害,叫做语
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就是指在网络平台上,利用强硬、不合法、不道德、不符合规范的词语,通过对语言的组织来剥夺他人话语权,并对他人造成
心理或思想上的伤害(金璇,2016)。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网民作为文化层
次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特殊群体,在网时间相对较其他群体较长,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购物等行为均与网路密不可分。大学生是社会各
个群体中敢于和善于表达个人观点的一个重要群体,但由于思想不够成熟,他们对网络行为的某些基本问题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大学生成为了
网络语言暴力的一大参与者和受害者。调研过程及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及态度调查问卷》调查表,问卷共计12题,涉
及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基本认识、大学生在网络语言暴力中的参与情况、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应对措施等几个部分,切实掌握大学生
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动机、态度和参与情况,以全面了解“网络语言暴力”研究动态和方向。(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在线发放问卷并回收,其中有效问卷为61份,分别是男性14份,女性47份。(2)研究方法:问卷设计完成后,通过社交平台在网上发放,用
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共收获61份有效问卷。查阅与本文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专著等,并对查阅的数据进行归类,总结及分
析(3)研究内容:调查大学生网络暴力现状,研究大学生对待网络暴力的态度以及行为,分析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意识和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应对
策略以降低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4)数据统计: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采用SPSS数据分析,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深入理清大学生
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现状和防治的关系问题。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基本情况分析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现状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暴力的了解情况如
今,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在网络上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在接受此次调查的61名大学生中,65.6%的人表示经常能听到“网络语言暴力”这
一概念,而从未听说过的仅占3.3%。大学生在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中的参与情况表2.1大学生在发表网络语言中所扮演的角色扮演角色频率百
分比跟帖讨伐者23.3%跟风盲从者34.9%受害者34.9%有看法的理智人3150.8%不参与不发表的看客3659.0%其他69.
8%本次调查中列举出了如表2.1所示的5种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所能扮演的角色,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参与不发表观点的看客以及有
看法的理智人。但对于是否曾在网络上对他人发表过具有攻击性的言论的问题,却有19.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曾有过这种行为,这一定程度上可
以反映出很多人在参与网络暴力的时候是不自知的。传播不实消息、发表攻击性言论和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是常见的三种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形式
,表2.2是大学生明确表示曾有在其中的参与过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有与之相当的一部分大学生不记得自己是否有过此类行为。在对他人使用
了网络语言暴力之后,有部分大学生会因为违背了道德准则而感到不安,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在网上没有人认识自己而不会感到不安。表2.2
常见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及大学生的参与情况行为频率百分比传播不实消息1727.9%发表攻击性言论1219.7%进行“人肉搜索”71
1.5%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应对由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比较高,所以面对网络语言暴力的侵害,很多大学生会选择向网络监
管部门寻求帮助,极少有人会选择相对不理智的“以牙还牙”的措施,说明在思想上,多数大学生还是理性的。表2.3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暴力
的应对措施频率百分比完全置之不理1219.7%与其讲理,化解矛盾1118.0%用网络暴力进行还击,以牙还牙11.6%向网络监管(网
警、论坛管理者、组织运营者等)寻求帮助2642.6%寻求其他方法维护自身权益1118%对于社会及政府层面对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处理,大
多数大学生偏向于推行网络实名制以及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提高网民素质等更贴近于网民本身的措施。表2.4对于网络语言暴力采取的措施选择
措施频率百分比维持现状,保护言论自由711.5%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当言论进行过滤和屏蔽2541.0%推行网络实名制3354.1%加强
网络文明教育,提高网民素质4167.2%其他34.9%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成因有很多,它与网络
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有着密切关系。首先,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各种新奇的网络事件所吸引,从而参与到网络语言暴力事
件中.除此之外,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为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因此大学生可以毫无顾忌,甚至是无缘无故地对他人进行
攻击而不担心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同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着密切关系,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是相对缺乏社会经验,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没有进行鉴别就对“自己认同的人或事表示支持”,对自己不认同和支持的人或事进行攻击.
加之大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会在“情绪不佳”时恶语相向,造成网络语言暴力。“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谢海光,2000)网络环境的开放性、隐匿性和虚拟性有紧密的联系,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构成了新的挑战。社会心理学
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摆脱社会角色的束缚,容易个性化,从而产生与社会角色行为不相符合的社会行为,容易降低社会控制力(吴正国,
2001)。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各种信息不经过滤而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而大多数的网站都不需要采取实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种无拘
无束的语言环境使得大学生肆无忌惮的发表任何言论而不考虑后果和负面影响。另外,媒体的煽风点火是大学生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之一。网络
媒体为增加所谓的“卖点”,追求点击率,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常常不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发布一些具有煽动性标题的文章或具
有情绪性的言论来吸引网民的眼球.大学生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容易失去了理性思考而实施语言暴力.此外,网络管道监管的缺失也是其重要原因之
一。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治理对策众所周知,网络道德规范的重建,主要是更好地规范人们的网络交往,增强人类的交往能力(宋元林,200
9)。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一大原因就是网络道德的缺失。同时,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累积的心理压力在网络上的
宣泄,也是现实生活与理想造成的心里落差现象的反映,这与其他群体网民实施网络语言暴力的动机和目的有所不同。因此,对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
进行引导和监管,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目前,网络语言暴力已呈现出明显的“病
毒式传播”特征,这是一种高效率的“面面传播”方式。网络语言暴力这一“病原体”,借助互联网快速发布信息,网民便有可能成为接受者,接受
者再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如同病毒爆发一般,呈几何递增。由于网络语言暴力病毒式传播从一点到多点的发展速度极快,且网络信息量庞大,
想要实现实时、精确检测实有难度,想要在短时间内过滤网络语言暴力的可能性较低,加大了管理和疏导的难度(胡瑛玮等,2015)。预防和引
导成因众多的网络语言暴力,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策略,引导和治理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语言
氛围,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从预防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该加强网络法律教育,尤其是加强互联网相关的法律课程
教学,培养大学生在互联网上遵守法律的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与网络语言暴力和网络犯罪相关的讲座,同时在校园网站上开展“文明上网
,健康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与讲座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从而预防网络语言暴力的实施。
同时,对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监控和防范主要采取技术手段来实现,这在互联网这一大的范畴下无法实现,但对于范围较小的校园网络而言,技术监
控和过滤是防范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可行措施、校园网络内部大都部署了信息安全设备,如网络行为管理系统、用户认证系统等,这些系统中能。
够对校内网络用户发表的言论进行监控,同时过滤含暴力的关键字。总结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当代的大学生
对于网络语言暴力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部分学生仍利用网络实施“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身还是社会和他人,都会造
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必要的治理措施应该被采取并实施到网络环境中去。针对这一现状,建议健全网络法制,推行上网实名制,在保护公民言论自
由的情况下,减少网络语言暴力的发生。从高校角度来说,对于大学生上网文明的培养,学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法律
宣传、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上网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远离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参考文献[
1]胡瑛玮,贺倩.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东南传播,2015,0(10);75-76.[2]金璇.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探析[J].湖北
函授大学学报,2016,29(6);79-81.[3]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吴正国.
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特点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4);110.[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附录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及态度调查同学,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当前网
络语言暴力问题十分严重,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语言暴力和态度,特进行此次调查。所有收集的数据仅用于数据分析,问卷中涉及到您的
相关隐私问题,我们都会予以保密,请您放心填写。1.你的性别是:[单选题][必答题]?○?男?○?女2.你的年级:[单选题
][必答题]?○?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其他3.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网络平台上用文字的形式发表针对性的人身攻
击。在参加本次调查之前,你是否听说过“网络语言暴力”这种说法或概念?[单选题][必答题]?○?经常?○?偶尔?○?从未听说过4
.你是否曾在网上对未确定事实真相或者不属实的事件进行传播?[单选题][必答题]?○?有过?○?从来没有?○?没在意过,不记得
了5.你是否曾在网络上对他人发表过具有攻击性的言论?[单选题][必答题]?○?有过?○?从来没有?○?没在意过,不记得了6.
你是否曾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过“人肉搜索”?[单选题][必答题]?○?有过?○?从来没有?○?没在意过,不记得了7.你在发表
网络言论时常常扮演什么角色?[多选题][必答题]?□?发帖讨伐者?□?跟风盲从者?□?受害者?□?有自己看法的理智人?□?不发
表不参与的看客?□?其他8.如果你受到了网络语言暴力,你会怎么做?[单选题][必答题]?○?完全置之不理?○?与其讲理,化解
矛盾?○?用网络暴力进行还击,以牙还牙?○?向网络监管(网警、论坛管理者、组织运营者等)寻求帮助?○?寻求其他方法维护自身权益9.
假如你要使用网络语言暴力,可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多选题][必答题]?□?自己喜欢的事物受到他人抨击?□?表达社会正义感?
□?随大流抨击某个对象?□?主张个人观点或态度?□?单纯厌恶某个对象?□?当自己的观点与舆论不一致时,表达质疑?□?发泄情绪?□?
反击别人的恶语?□?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使用网络语言暴力?□?其他_________________10.如果你对别人使用了网络
语言暴力的话,会觉得不安吗?[单选题][必答题]?○?很不安,觉得有违道德准则?○?不安,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谁?○?有点不安,但
很快就忘记了?○?不会不安,反正在网络上大家知道我是谁11.对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处理,你认为以下处理方式有效的有[多选题][必
答题]?□?维持现状,保护言论自由?□?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当言论进行过滤或屏蔽?□?推行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提高网民素
质?□?其他_________________12.对于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原因,你的想法是?[矩阵量表题][必答题]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网民的匿名性○○○○○?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网民的年轻化,思想不成熟○○○○○?网络的商业性运作○○○○○?社会的不公,网民的精神发泄○○○○○?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评价内容具体要求分值评分得分ABCDE选题意义选题具有实际价值,能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进行分析25252015105逻辑结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25252015105研究内容所阐述问题清楚,突出重点;研究内容详细,分析深入,提出的管理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25252015105撰写质量语句通顺,语言准确,书写工整,达到论文要求的字数,符合书写格式要求。25252015105总分教师:年月日
献花(0)
+1
(本文系白夜走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