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度十佳,不能少了《罗马》

 四味毒叔 2020-08-04

阿方索·卡隆拍《罗马》的目的很纯粹,献给莉波。莉波是卡隆家的一位佣人,抚养卡隆长大。所以从这可以看出,《罗马》是一封私人家书。关于童年,以及自己的最亲近的人。

家书具有隐秘、琐碎、平和的特点,《罗马》或者其它这样类似的电影也一样,比如张大磊的《八月》。它们都是从记忆中来,然后经由生活阅历与经验来转化,是站在此处,借由莉波或者父亲对那个时代的一次回望。

就如卡隆自己所言,“电影中百分之90的场景来自于我的记忆,有些直接,有些则迂回,但都是关于那个塑造我的时代,或者说塑造墨西哥的时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长时代变迁的起始点。”

不止是卡隆和张大磊,每一个导演都渴望拍或者已经拍了一部这样的电影,或关于童年、或关于青春、或关于最亲近的人。本质上这是一个容易情感泛滥的题材,也并不是每一个导演将那些隐秘的私人回忆放在大屏幕上,都能让人坚持看完两个小时还能与之共鸣。

所以如果要想让自己的回忆公之于众时有所价值,那就必须要对回忆进行一个舍弃和凝结的过程,甚至要对角色有所疏离,否则就成了顾影自怜,自我沉溺。

这种回忆的方式,在侯孝贤的电影中最为常见,而《罗马》同样也是一个不断舍弃和疏离之后的结果,它和《童年往事》、《悲情城市》都有相通之处,关于童年、个人和历史。《罗马》这次是卡隆亲自运镜,从镜头中便可得知,面对莉波,它大部分时候呈现的是一种客观抽离不介入的姿态,但同时也有依恋不舍的追随。

镜头的追随,意味着情感与态度的注入,这种从镜头中延伸出来的同情,无疑让电影没有做到全然的疏离。但所幸的是,这种追随极少。《罗马》在绝大部分的时候,是足够狠的。

莉波在这个以卡隆家为原型的中产家庭中,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粗暴对待。女主人热心,孩子们温暖,连不曾出面几次的男主人也给予了她足够的尊重与客气。但人与人之间的阶级之分,以及莉波的小心翼翼,往往在不经意间流动。

前面部分平淡如水的家庭生活中,有两次让我感受到了情感上的汹涌。第一次是一家人在看一部喜剧,莉波干完了家务,依偎在小儿子旁边的角落里,也和雇主一家看起了电视。她的眼神中有一种被喜剧逗笑的幸福感,又有一种享受生活的负罪感。这时女主人无意间让她去沏一杯咖啡,她温和地站起来,下楼。让人触动的是那种负罪感的眼神。

还有一次是在夜里,莉波和另一位女佣干完了一天的活,在逼仄的房间里边做运动边开着玩笑,这时她潜意识里急忙去关上了灯,因为女主人看了会说她们费电。这两场戏中,导演都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气氛,但展露却是不经意间的残忍。

在绝大部分时间内,莉波温和隐忍,无论是雇主一家还是银幕外的观众,都甚少能真正感知她的喜怒,她就像一只动物,就像人类很少能准确地察觉到动物的喜怒,在人类经常能看见的动物中,它们各自肩负着不同的使命,要么提供劳作,要么自己的肉,要么提供陪伴和可爱。电影中出现过许多狗和家禽的特写,它们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佣人莉波类似。尤其是在圣诞夜当晚,屋内主人们把酒当歌,佣人和家禽则是属于欢乐氛围之外的部分。

当然,阶级矛盾并不是《罗马》的主题。莉波的命运所折射出来的东西,显然比它要厚重得多。

《罗马》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莉波凄惨生活的悲剧,莉波的一生也不是多么惨绝人寰的一生。可能会有人热衷于为莉波的苦难归因,比如归结为种族(莉波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后代),归结为费尔明(他与莉波发生了关系,事后得知莉波怀孕后果然离去,并威胁莉波),归结为时代(莉波遭遇了震惊世界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100多名学生在游行中惨遭墨西哥军方杀害,而莉波也在过度惊吓之后,诞下了一个死婴)。

但导演只是为了批判这些种族、人渣、政府和动荡年代吗?它们或许值得批判,但如此常识性的批判绝对不是《罗马》最终的表达诉求,卡隆也并非是想揪出这些似是而非的罪魁祸首。

左右人的遭遇的,都是一些无常和混沌的东西。《罗马》并没有试图为莉波艰难的一生归因,它展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所经受的平凡苦难,然后从这些苦难中,凝结出磅礴的力量。

电影最动人的戏有两场,第一场是火,第二场是水。

在圣诞夜的当晚,莉波随着雇主一家去乡下过圣诞节,屋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主人们都在欢度新年,莉波一人站在走廊,望向远山。突然,她眼前火光闪烁,一场突如其来的森林大火熊熊燃起,点亮了夜空。莉波是第一个看到这场大火的人,随后屋内欢快的气氛迅速转化为惊慌。

这场大火在整个故事中没有任何的叙事意义,完全不推动故事的发展。但它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来了。这场大火是什么?

作为时代隐喻而言,它像是那场突如其来又惨绝人寰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也像是墨西哥社会变革的拐点,此后的数十年墨西哥动荡不安,同时也可以是隐喻着时代熔炉对个体的锻造,个人力量在时代伟力之下的微不足道。

但对于莉波而言,我更希望它就是一场专门为莉波燃放的绚烂烟花,主人们往日井井有条的生活被打乱,这种短暂的秩序丧失,才让莉波们的灵魂得到片刻的歇息。在自然面前,所有人回归渺小。

再退一步,就算这场火没有任何代表意义,那些翻腾着的滚滚炊烟,也能让人感到磅礴的诗意。这是一种的叙事(理性部分)停止之后,氛围(感性部分)接替的表达方式。

第二场是水。在电影倒数第二场戏,原来一家人在海边玩水,女主人中途离开,在反复叮嘱之下,两个孩子还是跑到了海里游泳。莉波看着两个孩子逐渐消失不见踪影,不会游泳的她跟着下海,莉波越走越远,海浪逐渐把她淹没,她继续往前走,找到了第一个孩子,再继续往前走,挣扎着找到了第二个。海水继续一浪一浪地拍打着三人,她一步一步往回挪动,最终抵达了海岸。女主人闻讯赶来,四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女主人泣不成声地向她表示感谢。

这一刻莉波真正泪水决堤了,她嚎啕大哭,文不对题地连说了两句,“我本来就不想要她,我本来就不想生下她”。“她”就是那个莉波生下来的那个死婴。

或许大家都已经忘了她生下了一个死婴,但莉波却因为此事把自己判处了极刑。其实在生下死婴的这个事中,莉波从来没有做错过什么,孩子是费尔明抛弃的,造成流产是因为那场大屠杀,可莉波却背负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负罪感。她偏执地认为,她当初不想生下孩子的想法和孩子的死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她以为这种罪恶的想法是对孩子的一个诅咒,随着孩子去世以后,她随之把这种诅咒转移给了自己。

那些汹涌的海浪是生活的写照,莉波的生活就是一场长期溺水,她已经把窒息感合理化成了活着的一部分。所以当她一步一步走向了岸边时,她终于发现,原来她也可以浮出水面。她挽救了两个孩子的生命,这让她在死婴的负罪感中解脱了出来,在这一刻她终于获得了救赎。

于是她嚎啕大哭,说了自己埋藏在内心最深处,也认为是最罪无可恕的话,“我本来就不想生下她”。哭是一种对自己的原谅,说出这句话也同样如此。在这一刻,她终于把自己从十字架上放了下来。莉波涅槃了。

电影的最后一场戏,是一家人在经过了婚姻变故之后,生活恢复如常。女主人和莉波一样,都浴火重生了。最后的一个画面是镜头摇向天空,天上飞机一趟一趟,环境音中有着稀稀疏疏的人声与狗吠。

《罗马》既然是关于童年,那这可能是最接近童年的部分,天空、飞机、人声、狗吠,一切看起来都没变,也一切都变了。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