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信可以翻滚,大象难以起舞

 四味毒叔 2020-08-04

讲真,《翻滚吧,阿信》的导演林育贤似乎被某种神秘力量改造了。

近几年有很多港台导演来内陆发展,有意无意的都被“本土化”了,有些为了适应文化语境添加想当然的桥段,尬到不能自已。有些被金主爸爸的无力要求把片子拍的不伦不类。

而今天这部《跳舞吧,大象》厉害了,即使看过“翻滚三部曲”你都无法相信出自一人之手,你甚至不会相信这是今年的片子。

电影定位是励志影片,讲一个热爱跳舞的13岁少女黎春夏不幸遭遇车祸,沉睡15年后醒来,心智依然13,但体重有200斤,自卑自杀之后重拾舞蹈梦想,招集童年玩伴再登舞台。

就算又双叒叕是鸡汤励志逆袭怀旧歌曲串烧,也请不要再消费胖子了好么?

胖,也没吃你家大米,都9012年了。在影院里还能看到一个拿主角体型做主要矛盾并制造笑点的电影,这种体验近似考古。

为了完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梦想,她分别在艳舞酒吧、考研辅导班、洗脚房找到了与自己合称“四小天鹅”的其余三位,并通过小广告找到了灵魂舞者培训班创始人皮鲍十,接受舞蹈训练。

皮鲍十是艾伦饰演,名字来自德国著名现代舞编导家皮娜·鲍什。2011年维姆·文德斯制作了她的纪录片《皮娜》,安利下。

说回披着皮鲍十外衣的艾伦,除了少数情况下演技在线之外,依旧无法摆脱话剧式的表演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导演在影片节奏的安排上居然也和麻花的电影不谋而合!

看来林育贤真是位勤奋好学的导演,不仅将麻花的风格参透,还将其完美的呈现。

每隔几分钟必须出一个小包袱,大量解释剧情和人物心理的独白等,几乎从头说到尾,大量减少了观众理解时间,即使你闭上眼也不会错过任何信息,无微不至。

其中的舞蹈展现段落也是神仙级别。

近几年随着《爆裂鼓手》《爱乐之城》《波西米亚狂想曲》《火箭人》等音乐类电影火热后,大量导演开始尝试这类风格。从一言不合就跳起来的印度电影不同,此类影片多数会成为传记片的附属品,辅助人物树立。

《跳舞吧!大象》在这里又偏向了传统,上一秒还在走剧情,音乐一起就开始跳舞,各种MV式的剪辑节奏无比欢快,银幕上的演员也好像很快乐,但观众却不知为何这么快乐,反正跟着乐就对了。

到了主角参加的舞蹈比赛,更是一股城乡结合部选秀大会的味道,摄像机在后台走一走,你能看到30年来青年人外放的潮流形态,从杀马特到cosplay再到古装汉服,应有尽有。

不得不说,一部将舞蹈或跳舞作为主角梦想实现终点的影片,在设置阻碍她的竞争对手时,竟然如此“接地气”,一个看上去会跳舞的都没有,假如真像海报上所写:都有赢一次的权利。

那最起码要赢的像样一点。

关于跳舞的梦想,有一部较冷门的韩国影片算是今年的黑马:《摇摆狂潮》。

讲述叛逆青年奇秀在战俘营中被美国大兵的踢踏舞深深吸引,于是加入了名为“Swing Kids”的舞团。

然而,只想在战俘营中尽情跳舞的小小梦想,却让这群不分南北阵营与国籍的舞者身陷危机……

战争背景和肥胖只是大小不同的阻碍,重点在于爱跳舞的人们如何去捍卫自己的梦想,在艾伦片中说出那句“她们的梦想由在下来守护”的时候,表面上是人物的高光时刻,下一秒就给了反派一脚,临走时又补一脚,高光秒散。

主角担着13岁的心智给予被生活击败的人们力量没毛病,但守护梦想这种话如果真要直白的说出来,那也应该由主角自己来不是么?

最后我们胖姑娘和发小们一起登上舞台圆梦的桥段,也极具穿越感,看得出来整片在预算上捉襟见肘的窘迫,但好歹在舞蹈的编排上用点心也行。

“蹦野迪的来了”是片中一位评委的评价,我感觉她很专业。

市面上那么多选秀节目,不乏富态的女舞者,她们自信且洋溢活力,舞姿不输任何人。但《跳舞吧,大象》最后却借威亚让主角展开双臂飞向摄影机,留下最后一个成功的微笑。

试问我们努力去赢一次的靠的不是汗水,而是外力或形式上的取巧,那成功的意义在哪里?

近期有一部艾丽·范宁的《少年追梦情》被打上5.3的评分,其原因在于它讲述了一个老套的灰姑娘故事,整篇就像MV的混剪,即使搭上艾丽·范宁那张脸,也无济于事。

此类故事终究敌不过:有梦,去追,遇到挫折,选择困难,克服自身,突破,圆梦。

观众甚至明白结果无外乎飞黄腾达和虽败犹荣两种,仍乐意看是因为过程中的事件和桥段让他们惊喜,甚至欣喜,这一点已经被《翻滚吧!阿信》证明了之后,导演却反其道而行,如果不是神秘力量作祟,可能他是想突破一下自己吧。

写到这里,我和导演一样忘记了说大象,虽然故事看上去像是用大象来代指胖女孩,但其实电影里真的有一头CG制作的大象,你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头大象是女主和在动物园上班的父亲接生的,叫阿童木。和小时候的女主关系很好(只是用鼻子抱了一下女主),但在女主昏迷期间得病了,最后女主想带着它去晒太阳。

然后就完了,没有晒太阳的镜头,除了开头和三分之二处大象露了几面,从女主的口中也只能听到寥寥几句关于大象的事。

直到最后我才通过他们投了大象图案的背景板,旁白和女主服装了解到大象原来这么重要。

原来是一个重要意象,是一个之前没有任何铺垫在剧中也没有提及到的重要意象。

片中的组合叫“跳舞吧,少女”她们又自称“四小天鹅”都比“跳舞吧!大象”准确,难道除了一语双关之外这个名字里面还有典故?但即使你要双关一下,影片中的大象只是走了个过场,而且要讲胖女孩通过努力奋斗的故事,还将其拟作大象,难道不是歧视?是一种来自湾湾的可爱表达方式?

恕在下才疏学浅,望有高人点拨。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