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关于热依扎的恐怖故事

 四味毒叔 2020-08-04


作为一名九零后,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见过不少网络流行语的诞生,从886、521到神马、浮云,再到后来的且行且珍惜、周震南,我们正走向一个由娱乐事件创造流行语的网络时代,热依扎可能从来没有想过网络热词会因她而起,但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被缔造了。

事件的开始和过程很多人都知道,雪莉抑郁症自杀之后,同为抑郁症患者的热依扎可能意识到她不能再承受那些网络暴力,于是把一些攻击她的网友在微博上挂了出来并发布了律师声明。

一票热依扎的粉丝或者“正义网友”跑到那些攻击者的微博下面留言。留言的内容当然有理智的,也有狂热的。于是那些曾经网络暴力的拥护者,忽然成为了“受害者”。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对热依扎的行为不满,于是那些说着“当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不无辜”看似对抑郁症理解和同情的网友,渐渐换上了“活该你抑郁症”、“你怎么还不自杀”的另一副面孔。

这些事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早就不是热点了。但看到那些本来善意的话被越来越多地用来攻击别人,我实在想要说些什么。

首先让我们好好回顾一下,网友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当雪莉自杀之后,一些人开始思考是什么把雪莉逼到的这种地步,是那些对她不穿内衣评头论足的人,是对她的艺人形象不满意的人。

雪莉做错了什么吗?

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她所有在过去让人不满的行为忽然得到了同情,因为大家理解了那是一种“病症”,一种“求救”。

一个什么也没做错的年轻女孩,以生命为网络暴力埋单。

可怜,可惜,可叹。

我们天然对弱小者有同情心,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把雪莉放在了弱小的位置上,祝福她有美好的来生,反思着“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无辜。

到此为止,所有一切都看起来充满善意。

但这个事件里却留下了两个不安。

一,网友选择攻击还是善良的必要因素是他认为这个人是否弱小

二,在雪莉生前,那些攻击者没有一个人反思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只是因为她死了,而死亡这个代价太大了。

我们试想一下。

如果雪莉没有死,而是发布了一个声明,告诉大家她患有抑郁症,希望大家不要再攻击她,给她压力了。网络暴力真的会停止吗?还是也许会有更多的冷嘲热讽?

热依扎就是答案。

热依扎不满足获取同情的所有条件,她既没有付出惨痛的代价,她也看起来不弱小。

她挂人,那个人就会被骂,而曾经的施暴者变成了“受害者”,是弱者。

在这个过程中热依扎从一个弱者变成了强者。于是热依扎又开始被骂。

我当然也不赞成热依扎的粉丝或者其他网友以牙还牙去攻击别人,这样的正义和施暴无异。

可是这些网暴行为不应该让热依扎来买单。

网络把人性的两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是直到在很多人的微博下我都能看到这样的评论:

“祝你早日得抑郁症自杀。

“当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在笑。

当我想象着这些网友自己的“抖机灵”感到自豪,感到自己是正义的使者时,评论里的每一个字,都让我毛骨悚然。

很多人不了解抑郁症的痛苦,但那是我真切感受过的,我能想到形容这种痛苦最恰当的比喻大概就是,那是一场只关于自己的唐山大地震,世界坍塌,孤立无援。

可是你知道吗?可怕的不在于那些留言者不懂得抑郁症,而是他们听完我对抑郁症的描述后,还会微笑着说,

“是吗?那太好了!他们活该承受这些!

你看,雪崩的时候,真的每一片雪花都在笑。

用曾经刺痛你的反思和善意转变成攻击别人的语言,是不是有些无情呢?

做一片不无辜的雪花,大概真的很爽吧!

我不想讨论那些被攻击的人是不是做了错事,我关心这些留言背后的每一个人。在被煽动的情绪下,我们正在渐渐失去我们的同理心和反思的能力。

要终结热依扎的网络暴力其实很“简单”。

如果热依扎真的如一些网友所愿自杀了,她就能获得谅解。和雪莉一样。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不知道该不该恭喜她。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善意和同理心需要用一个个生命来喂养?

我想再替热依扎说两句话。

《十三邀》,许知远问于谦怎么看待网络上的那些恶意。

他说,我赚的是这份钱,就该挨这份骂。

很多人觉得他说得很对,如果连这些都不能面对你怎么做演员呢?这是你应该承受的。很多人这样对热依扎说,自以为理智(却没有人敢这样对雪莉说)。

我也认同于谦这个观点。

但,有资格这样说的只有演员自己。

网友,没资格。

同样的话,让一个服务员来说,“我是一名服务员,有责任承担顾客的负面情绪,我赚的是这份钱,就该这份骂。

当我们听到他这样说的时候,我们知道这话里有无奈,我们心疼他,同时也敬佩他有这样的心胸。

而当这些话是一个顾客说出来的时候,我们鄙视他,觉得他素质低下。

对服务员这样说的顾客看不起这个服务员,对演员这样说的网友看不起自己。前者嫌贫,后者仇富。

热依扎其实还是做错了,可是也许问题不在她。

我们太习惯演员在舆论里的逆来顺受了,忽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击,我们觉得被冒犯了。

可是请问,她到底冒犯了你什么?

被冒犯的是一种习惯,一种可以随意评论,可以随意把公众人物当做消遣的、不用那么累去思考自己言论的习惯,毕竟生活已经很累了。

但这真的对吗?

吃饭一直吧唧嘴,这个习惯并不好,当有人让你改掉这个习惯的时候,你会听。不是因为他没有“冒犯”到你,而是因为你知道这个习惯不好。

那难道随意消遣和评论的习惯就是好的吗?

这篇文章也许能让一些攻击者反思,但我丝毫不抱有可以改变任何人的想法。

所以,请原谅我为了让这篇文章更印象深刻要讲一个“恐怖故事”。

当你说“雪崩的时候,每片雪花都在笑”时,当你说“祝你抑郁症早日自杀”时,当你说“这些就是你应该承受的”时,回头看看,雪莉就站在你身后看着你,她笑着说,“原来是你啊。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