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欧阳胖胖的《法证先锋IV》,还能拭目以待吗?

 四味毒叔 2020-08-04


2020年2月17日晚8:30,一部承载着无数港剧迷的怀旧之情与期待心理的刑侦剧热血回归!

那就是——《法证先锋IV》!

这部由“香港金牌监制”梅小青导演监制(工作分量相当于导演),倾尽TVB全台之力推出的经典港剧。

阔别九年,蓄力多时,重磅落地香港翡翠台,并由优酷视频在全网独家播出。

监制梅小青

《法证先锋IV》(30集,2020年)依然延续前三部的创作风格。

集法证、法医和刑侦元素于一体,并接续第三部的“小丑疑云”尾声,在紧凑的情节中用专业而精密的法证科学,揭开黑暗中的犯罪真相。

这部剧的主要人物有:由黄浩然饰演的香港法证部高级化验师高安、李施嬅饰演的法医科高级医生闻家希、谭俊彦饰演的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查郭辉煌等三人组成的“灭罪铁三角”。

以及陈炜饰演的法证部科学鉴证主任水慧明、汤洛雯饰演的记者徐意等。

虽然此番阵容又经历了第三部的“主演大换血”。

由“TVB台柱子”欧阳震华、林文龙、佘诗曼和蒙嘉慧等组成的经典团队已成过眼云烟,不禁让老港剧迷们叹息——“物是人非”。

但是,对于新剧,观众们依然期待满满。

不禁试问,这部已有三部,并播出长达十几年的刑侦剧,究竟有何魅力让观众如此期待新一部的回归?

紧:感同身受且环环相扣

首先,在剧作框架上,精心地架构让观众最明白、最熟知和最理解的人物形象与CP阵容。

这使得观众可以毫无障碍地迅速进入给定的案件情境中,产生感同身受之感。

并且,以此作为该系列的“原始模型”,乐此不疲。

角色设置的常规化

从第一部《法证先锋》(25集,2006年)开始,便设置辨识度与光环度都极高的人物形象。

以欧阳震华饰演的法证部高级化验师高彦博(Tim Sir)为例。

他就是人见人爱的“好男人”形象。他可以仅凭一根发丝、衣物纤维和划痕渍迹就能协助警方识破犯罪分子,专业技能惊人。

学识极其渊博,上知化学领域、下晓医学前沿,还烧得一手好菜。

不仅如此,对病重的妻子,极尽宠溺之能事;对远近的同事,慷慨友善;对父亲,冰释前嫌后孝顺有加。

简直是智商与情商双高,完美至极、无可挑剔的精英人士。

欧阳震华饰演的高彦博

又比如,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察梁小柔(蒙嘉慧饰演),她就是最易识别的女汉子形象。

干练独立,不苟言笑,作为重案组组长的Madam Leung,她雷厉风行,颇有领导风范。

私下里对性格内敛的父亲和弟弟小刚也极为呵护,甚至有些强势。

蒙嘉慧饰演的梁小柔

标签式的人物形象是最易懂的,抓人心、立得住。

CP设计的通俗性

作为一档法证刑侦剧,法证、法医和重案组刑警的职业组合在《法证先锋》中必不可少,他们用现代科学技术推演和论证,合力侦破案件。

三人成戏。

通俗电视剧要想夺人眼球,还要在标签式人物角色的基础上架设和谐且有戏的团队阵容。

所谓“和谐”,即团队成员的角色性格一应俱全。

《法证先锋2》团队

在无所不能的法医高Sir和铁骨柔情的Madam梁身边,还有左膀右臂的古泽琛(林文龙饰)、单纯可爱的汀汀(钟嘉欣饰)和涉世未深的梁小刚(郑俊弘饰)。

以及或粗犷或较真的重案组成员等前呼后拥,这让紧张的侦破案件多了些人情味儿。

所谓“有戏”,便是团队成员之间有产生戏剧冲突,尤其是恋爱戏的可能。

以第一、二部为例:一张图告诉你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

主要人物的情感关系

谁不喜欢围观“八卦”呢?

观众在推理错综复杂的案件之外,便也津津乐道于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

俗套,却足够引人关注。

其次,在剧作内容上,每部、每集的剧情设计可以称得上“一件证据连着一个疑问”的悬念丛生、“一具尸体接续一具尸体”的引人入胜,让人观起剧来欲罢不能。

遵循剧情主线的惯性逻辑,在太阳时上造成线性时间的因果关系。

每个案件的侦破过程都完成了“背景-开端(即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的完整“故事脊椎”。

这种环环相扣的戏剧结构,简单顺畅且通俗易懂。

举个例子,第一部第9-11集“沟渠白骨案”。

“渠沟骸骨”案

背景:大雨后,通渠工人发现陈年骸骨,经检验,死亡时间约为四年前。

残骸取证

开端(激励事件):面容重整技术复原死者容貌,容婶称死者为失踪两年的女儿容慧。

容婶认女儿

悬念1:骸骨死亡时间与容慧失踪时间不匹配。

进展1:污水渠的上游曾是漂染厂,化学物料足以令尸体加速腐化速度。

因此,骸骨有可能是容慧。

实验尸体腐化程度

悬念2:骸骨牙齿中能抽取DNA,骸骨DNA是否与容婶匹配?

进展2:DNA与容婶并不匹配。

通过容婶得知容慧曾投靠亲戚张泰夫妇。

重案组与法证部一行在张泰家发现容慧的头发与血迹。

在张泰家发现容慧的痕迹

悬念3:容慧与张泰夫妇之间发生了什么?

进展3:张泰夫妇承认曾虐待过容慧,后离开自行讨生活。

危机:骸骨身上的衣物残迹来自一间夜总会制服,人事记录巧合地被烧毁。

夜总会人事纪录被烧

进展4:火灾现场的DNA样本与容婶吻合;已联络到容慧的好友林晶晶和Red。

高潮:容慧制造的纵火案,她没死,她又在哪?死的是谁?

进展5:发现Red家染有血迹的玻璃碎片,经化验血迹为林晶晶的。

冒充晶晶的容慧

结局:现在的林晶晶就是当年的容慧,死者为林晶晶,凶手是容慧。容慧供认不讳,母女相认。

其实,这种“留悬念-解悬念”的环环相扣的叙事模式恰恰是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

如是的因果环节链条造成观影经验的熟悉感和审美惯性,这种似曾相识的观影体验,让观众观剧没有障碍与难度。

这源于准确把握观影心理的“一波三折”戏剧结构与大量的巧合桥段的设计,制造吸引人的桥段。

虽然,这是一部求惊求奇的刑侦剧,但是利用线性叙事来尽可能接近生活感知。

其实,体验一个虚构的破案世界,照亮的却是我们的日常经验。

正如美国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所说:“我们并不希望逃避生活,而是希望发现生活,以焕然一新的试验性方式,去运用我们的思想,宣泄我们的情感,去欣赏,去学习,去增加生活的深度。

奇:未曾相见的丰富细节

在细节设计上,四部剧都超丰富、超惊奇。

我们瞠目结舌地步入一个未曾触及的社会,一个破除了陈规俗套的领域。

首先,展示高科技的破案手段,全场制造惊异赞叹的“哇塞”感。

《法证先锋4》的新科技

其次,纪录法医对尸体的解剖过程,并时刻以专业术语构成职业间的“话术”,使观众仿佛已然成为法医,产生角色同化的代入感。

法医验尸的过程

再有,采用插叙的叙事技巧,并落实犯罪现场的情景,让观众产生推理并目睹案件发生的现场感。

在如临其境之后,豁然开朗。

犯罪现场模拟(《法证先锋3》)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惊奇,却又是“触手可及”的惊奇。

对于观众来说,这一切都基于现实中可见可触的科技、故事与情感。

亮:独具特色的香港文化

需要细细品味的是,剧中有意无意透露出的香港文化与港人的中产之梦。

既展示了香港独有的文化特色,又满足了广大观众的“白日梦幻想”。

粤文化最重要的就是美食,美食中最重要的就是煲汤和甜品。

一言不合就喝汤、庆功助兴来喝汤、关爱体贴还喝汤,煲汤文化在剧中无处不在。

香港的煲汤生活

从深层心理来说,港剧中流露出的香港中产阶级梦满足了无数观众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

通常发生地定在西九龙区,重案组也称是西九龙重案组。

其实,西九龙区就是香港最繁华的油麻地、尖沙咀和旺角。

这里聚集了购物中心、文化广场、公园、游乐场等现代化公共场所,以及日进斗金的金融区,还有罪犯频繁的历史工业区与码头。

可以说,集合了平民区的热闹平庸与中产生活的高品质,满足了港人对香港发展的心理期待。

香港夜景

剧中主人公居住的公寓、新买的小别墅和MiniCopper新车,更是直白地表现出对于财富和安逸的追求,以及港人对香港经济繁荣的自信与期望。

《法证先锋3》主人公的中产公寓

刑侦剧《法证先锋》,不愧是现实的“按摩剂”和“梦工厂”。

如今,《法证先锋IV》刚刚回归,是否还能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尚且,拭目以待。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