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西医并重发展现代医学体系构建思考

 老玉米棒 2020-08-04

4232字 | 7分钟阅读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持续发展中,形势十分不容乐观。相比之下,中国抗疫取得明显成效,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仅有西医抗疫相比,中国得益于有中医与西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两种不同哲学思维的医学体系,在此次抗疫中协同配合、中西医结合与并重,达到良好的预期。相信经过2003年非典和2019年新冠肺炎,国内外各界对中医将会新的认知与高度认同,中医药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将逐步建立中医、西医并重的现代医疗体系,针对这个课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与发展建议:

中医、西医并重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1

医学体系不同

西医学和中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方法,以及治疗疾病的用药原则都不相同。中医是整体观,讲究系统思维、辨证施治;西医遵循还原论思路,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中医加西医、中药加西药,或是西医检查、中药调理。

2

中西医结合困境

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由于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模式、临床架构、医疗主体尚不清晰;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原则、特色优势尚不明确,相应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临床路径也未形成系统规范;仍存在政策不配套,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以西律中,中医西化、中药西管,不适应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等问题。结果导致中西医结合医院基本形成西医为绝对主力的医院。

3

中医类医疗机构弱小

目前,中医类的医疗机构数量规模远远小于西医类机构,中医科学研究的科研投入明显低于西医科学研究,重大科研平台中的中医类平台数量寥寥无几,中医药类项目在科技成果奖励竞争上也举步维艰,国家高层次人才体系中的中医药人才屈指可数。某种程度上,中医类医疗占比,在整个中国医疗体系中,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

4

 建议与应对策略

中医、西医要相互补充、并重发展,首先从国家层面,以健康2030目标实现为目标,以维护群众健康为宗旨,应该且必须,将中医和西医的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资金投入、硬件建设、政策引导、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享受同等的待遇,有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机会,因为中医不仅仅在预防、控制瘟疫等疾病有很好疗效,同时在慢病、疑难杂症等治疗、康复等有独到之处,费用低,疗效好,与国家及各级政府,可大大减少财政医保支出负担,与民,可提高健康身体素质与减少家庭负担。

中医、西医并重发展的人才培养新途径

1

 人才培养困境

要想发展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的医学模式,就必须拥有一批“能中会西”的医学人才。中国的医学教育,目前分为西医院校和中医院校两类,但中医院校的教育和西医院校的教育相对割裂,往往相互对立、不认同,这是影响中西医并重发展的要害问题。

中医院校的西医课程一般在40%左右或更高,毕业的学生基本中西医兼通,对西医的包容度较高,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大都成为自觉。但由于中医是个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本科学习期间,只是学习些基础,刚入门,还需要进一步深造学习。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时数少、教学周期集中,且教学既无前导课预备知识又无后续课的巩固联系,故往往只是应付学习,只是略知一二,造成西医学生对中医认知不到位、知之甚少,谈不上融会贯通西医与中医。

2

 建议与应对策略

1、中西医院校应携手探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新途径,按照中西医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探索将全日制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进行高等教育长学制、分段式、精英型培养改革,培养中医药经典理论扎实、临床实践丰富,西医学与传统知识兼备的中西医结合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中医院校的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学生如何通过学校学习与临床实践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这往往需要数年乃到数十年的培养与学习成长,相比较西医医师成长,更需要中长期投入与培育,建议大胆尝试师承教育、家传相授等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当代中医药名家的成才路径。

3、中医教育中必须要加强对于中医经典理论与人文文化的教育。对于经典理论的传授,不能浮于表面,一定要与临床应用、辨证施治等医疗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中医入门,同时要学习中医不同流派知识与技能,在学校期间要培养学生对未来从事中医事业的兴趣、使命感、价值观认同、技能发展方向等。

4、西医院校开展中医学教育教学中要有若干门经典中医理论课、中医哲学课。要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哲学和中医思维。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的一门人体生命医学,中国古代哲学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的整体思维。

中医、西医并重发展的应急医疗体系

1

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缺失中医

1、虽2003年非典期间,中医参与救治并取得良好成绩,但之后,因种种原因,未将中医药常规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国家疾控中心未设立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药研究室,导致中医药未能够常态化进入传染病防控的流调、监测、决策、规划、防治和研究全过程;

2、在传染病防控临床体系中,全国所有的传染病医院几乎都是西医主导,没有一家可以收治传染病的中医院和研究传染病的中医研究机构,疫情发生时中医医疗机构只能以协作单位的方式参与部分临床和研究工作,妨碍了中医药在防治新型传染病方面的作用发挥和相关科学研究的开展;

3、国家未建立中医药防疫研究体系,中医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实验条件不完善,即使有确切有效的方药也不能迅速开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筛选研究;

4、中医药系统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缺乏更好的机制和预案,往往临急上阵,准备不充分,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科学决策机制。

2

建议与应对策略

1、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疫情反弹的风险始终存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需要做好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总结,对临床救治有效的方案、方剂开展机理研究,并加快药性研究和临床适应症研究。

2、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战略角度,要尽快将中医药更好融入国家传染病防控体系,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一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尤其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二要加强循证分析,提高辩证施治、综合系统治疗能力,用疗效说话。三要加快构建中西医结合的应急医疗体系,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医疗公共卫生领域建立开放、竞争、协作的机制,提高中医药与西医协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

3、在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医药法基础上,制定相应扶持发展政策与实施细则,以确保中医药学在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中与现代医学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省、地市级疾控中心专门设立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药研究室;在全国遴选并重点建设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定点医疗机构,国家给予重点支持;建立中医药传染病研究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研究条件;优化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工作预案,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

中医药走向世界,与世界医学接轨

1

抗疫让世界认识中医的魅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国抗疫行动被誉为世界标杆,中国抗疫成效给世界带来希望。“中国方案”让世界看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中医药学是一种系统先进的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已逐渐成为初步共识。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源于文化与实践的医药科学,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有效的诊疗方法,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科学思想,以及个性化、系统化、动态化的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鲜明特色; 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治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比较低廉,是中医药学的独特优势。在慢性病及功能性疾患、神经精神疾病、急慢性传染病 ( 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 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等防治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在养生保健,提高生存、生活质量,治未病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钱学森反复指出: “中医要是真正搞清楚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真正理解了、总结了以后,要改造现在的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

2

中医药走向世界步伐加快

中医和西医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对健康、疾病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与维度,但是它们都基于临床疗效这一事实。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是基于临床疗效这一事实。现在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中医针灸。目前,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已有 70 多个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 94 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45 个。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拉开了中医药融入世界医学主流的新篇章。

当前,世界医学知识与实践的主流模式是以科学证据为核心的循证医学模式,临床证据成为评价医学治疗措施有效性、安全性的主要依据。2019年3月,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揭牌成立,体现出我们积极与现代医学相融合,为中医药学公信力进行确认的自信和气度。循证医学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把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不仅能极大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证明中医药学的价值,还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化奠定基础。

3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策略

1、中医药走向世界应该是讲究策略、系统筹划、分步实施。首先是针灸、中药,然后是推拿、刮痧、拔罐等非药物疗法,还有就是太极、气功等导引术。《黄帝内经》说明中医治病主要有六种方法,当然针灸、中药是主导,要加强循证医学研究,找到临床疗效的科学证据。同时还要开展非药物疗法尤其是导引方法的科学研究。中医思维是整体的,中医疗法也是整体的,不能片面,要打组合拳。中医原本就注重形神合一,重视情志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2、中医药走向世界建议应当从三个方面着力:

01、要加强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的理论研究,借鉴西方国家普世价值观的传播手段,将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作为东方文化的普世价值观推向世界;

02、要汲取现代科学及西医学的思想方法,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要用现代技术呈现中医药研究成果,助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

03、国家应把扶持和大力发展中医药作为重要发展战略,要促进中医药在国内、国际医疗服务领域的合法应用,并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层面,要把握好我们对中医药的话语权。

作者:吴章通,北大纵横高级合伙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