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协约国支持的参与者:夹缝生存的波罗的海三国

 黑龙江波涛 2020-08-04

文|李星

在大战爆发后,波罗的海人作为沙俄的臣民,投入了大战。但是1917年2月,随着沙皇退位,原先建立在君主效忠基础上的义务已经不再存在。但即便如此,1917年夏,爱沙尼亚新选举出的议会中,大部分代表并非倾向于脱离俄国,而是成为一个民主的俄罗斯联邦的一员。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波罗的海诸国与俄罗斯进行整合的这一设想已经断绝。

波罗的海诸国利用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形势,将1914年还看似遥不可及的独立及时抓在了自己手中。1917年12月,德国控制下的立陶宛民族委员会宣布恢复独立的立陶宛国家;1918年1月,拉脱维亚国民议会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918年2月,爱沙尼亚长老委员会宣布独立,并建立临时政府;1918年年底,苏俄红军开始进军波罗的海诸国,并宣布建立三个苏维埃共和国。

随后是血腥的内战。与俄国本土红军和白军的对决不同,对于帝国边缘的这些国家,白军和红军都是可能威胁他们脆弱独立地位的敌人。因此这里的战争形势更为错综复杂。爱沙尼亚人打败了红军,换取了1920年2月2日双方签署《塔尔图和约》。苏俄承认爱沙尼亚在法律上的独立地位,永久放弃对爱沙尼亚领土提出要求的权利,并承诺支付赔款1500万金卢布。同年8月11日,苏俄在和约中承认拉脱维亚独立。有意思的是,尽管在1919—1927年间有22万以上的拉脱维亚人从苏俄回到新生的祖国,至少有15万拉脱维亚社会主义者留在了新生的苏俄,列宁的卫队就是由拉脱维亚人组成。立陶宛更为曲折,它必须与红军、德国雇佣军、白俄军队、波兰军队作战,最终在1920年7月12日得到了苏俄政府的承认和放弃立陶宛领土要求的承诺。莫斯科之所以愿意退却,既是军事上已经精疲力竭,也是出于缩短战线的考虑,以便拯救革命。

没有协约国支持的参与者:夹缝生存的波罗的海三国

20世纪 30年代,参加军事典礼的立陶宛骑兵

一开始,协约国并未考虑支持这些闻所未闻的小主权国家,而更愿意看到白军重新掌权后的大俄罗斯。但随着与苏俄的长期共存前景已经不可避免,1921—1922年,这些新生国家被接纳加入国联,作为围堵苏联世界革命计划的中东欧“防疫带”的组成部分。在苏联和德国都在舔着伤口,暂时蛰伏的年代,这一计划看似可以实现。1924年,爱沙尼亚共产党由于深信塔林的工人将会揭竿而起,在第三国际的支持下,发动了暴动。但起事后发现,支持者寥寥,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而且流亡莫斯科的爱沙尼亚共产党人,也几乎都死于大清洗。

在独立的二十年间,波罗的海三国经历了类似的经济与文化繁荣。剧场、乐团、广播站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26年,每280名爱沙尼亚人中就有1人受过大学教育,这一比例高于德国、瑞典或者芬兰。

由于东欧存在的历史恩怨,波罗的海三国对于集体安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很担心自己卷入大国的纷争。因此独立初期,尽管三国都宣布想创立波罗的海联盟,包括芬兰、瑞典和波兰,团结一致面对被国际社会抛弃的德国、苏联,但这一设想并没有实现。直到纳粹上台后,1934年9月,三国才匆匆建立了结盟协定。但这一协定缺乏统一的军事机构来落实,距离军事同盟还很遥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