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的《推恩令》

 xianfengdui111 2020-08-04

秦朝建立后就废除了分封制,改用郡县制。结果,秦末没有一个嬴氏子弟来保卫自己的政权。所以,刘邦建立汉朝后,吸收了秦朝的教训,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分封制,弄了个郡国并行制。


再加上,汉初实行的是休养生息的无为而治,中央政府对于这些诸侯国们基本上采取的是放养方式。这就导致了诸侯国的权力空前得强大,诸侯们不仅有自己的封地,还有自己的军队、财政。一些较为富裕的诸侯国,甚至可以自己铸币。

而当汉景帝终于意识到诸侯国的势力太强大的时候,地方诸侯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为了防止诸侯国势力进一步扩大,威胁中央。汉景帝决定采用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后面大家也知道,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当然了,叛乱最终在三个月内被平定。然而,这也给汉朝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那就是,绝对不能让诸侯国坐大。


但是,强硬地削藩又有可能再一次引起诸侯的叛乱,汉景帝是不敢再搞了。那该怎么办呢?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个叫主父偃的人,给汉武帝出了个好主意。对待诸侯国,不能来硬的,而是要使用软刀子,一点点消磨诸侯国的实力。那就是颁布《推恩令》。

原本诸侯们的封地,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的。但是,《推恩令》却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所有的儿子,这样一来,再大的诸侯国也禁不住分。很快地,诸侯国越分越小,最后小到一个诸侯国甚至没有一个村子大。这样,汉武帝再治理起这些诸侯国的时候,就方便许多了。


《推恩令》里,汉武帝的意图,其实诸侯们都看得明白。他们知道,《推恩令》就是为了削弱自己的势力的。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些诸侯们并没有联合到一起反抗《推恩令》。为什么诸侯们明明看穿了汉武帝的意图却不付诸一些行动呢?


第一个原因,诸侯王的儿子们很多。而推恩令是有利于除了嫡子外的其他儿子的。所以,这些新的诸侯王,对汉武帝自然是感恩戴德的。如果诸侯王想要反对推恩令的话,他们的这些儿子就会首先反对。所以,诸侯王即便想反对也反对不了了。


第二个原因,七国之乱时,诸侯国的实力可是比汉武帝时期的诸侯们要强上许多倍的。可结果呢?还不是失败了!现在实力大为削弱的诸侯王们,更没有心思去造反了。毕竟,他们可没有什么必胜的把握。一旦失败,那就真的啥也没有了。现在自己好歹还能有一个封地,已经很知足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汉景帝为汉武帝铺的路太好了。先是在七国之乱中,依靠军事力量,大大地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然后又在战后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王。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国早就没了当年尾大不掉的形式了。汉武帝要真想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诸侯国问题的话,分分钟的事。所以,那个时候的诸侯王们,干脆,也就不想着造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