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的活字印刷为什么没有普及?
2020-08-04 | 阅:  转:  |  分享 
  
中国的活字印刷为什么没有普及?中国最早出现了雕版印刷,也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在宋朝出现以后,到元初出现了木活字,明代出现了铜活字,然
而活字印刷在清代及其以前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社会上依然以雕版印刷为主。对于中国活字印刷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成本高昂,
理由主要是,汉字的数量很大,一副活字要满足排版的需要,最少也得有几万个活字。这样大的数量,制做成本很高,花费时间很长,一般私人的印
刷作坊投资不起。铜活字的投资更大。技术不成熟,理由主要是,泥活字的主要问题是容易破碎损坏,木活字纹理不均匀,接触水后,容易高低不平
,金属活字是水性墨在铜活字上附着性很成问题。封建制度的束缚和传统儒家思想价值观念的约束。对于这三个原因,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没有找
到根本。首先说说成本问题,一套活字字模和一块雕版相比,固然成本高,但是一块雕版只能印一页书,一套活字字模理论上可以印无穷的书页,平
摊先来,成本是低于雕版的。比方说,收割一亩地的麦子,人工最合适,机器收割成本太高,但是如果是一万亩麦子,机器收割最合适,人工最贵。
所谓的技术不成熟,其实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不是制约活字印刷的因素,任何的技术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能因为初期的不
成熟就预言技术不能发展。所谓的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束缚,没有看到任何证据证明这两者之间有关,我们不能把儒家当成发泄不良情绪的筐,什
么东西都是随便往里装。其实,活字印刷和火药发展的命运是一样的,之所以没有在古代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满蒙两次游牧文化对中原文明的打
击,迟滞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的需求,导致这些技术没有了用武之地,技术上的停止和倒退也就成为了必然。我们看一下宋代社会,社会从唐
到宋,是中国农耕文明达到顶峰出现转型的时期,在南朝出现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权制度到了唐代达到成熟,到宋代继承了唐代的制度;选人用人
制度从世袭到举荐到考试,科举制的确立,打通了社会上下层级之间的通道,形成了两性互动;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农业人口占比逐步下降,宋代的
城市化率一般认为在百分之二十二到百分之三十之间,这个比率比建国初还要高;宋代城市经济繁荣,这从宋代市井文化的崛起可以直观看出;宋代
的技术进步远超前代,宋代的钢产量达到十五万吨,远超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七点六万吨。社会的繁荣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后续发展的动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的出现是适应了大量印刷和印制多品种书籍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的。但是,活字印刷在繁荣中产生,
却在动乱中零落。蒙古铁骑的南下,终止了中原的繁荣富庶,也终止了活字印刷的发展,因为凋敝的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不那么强烈了,不需要印制大
量的,多品种的书籍了,离开了社会需要,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小量的书籍,雕版印刷完全能够胜任,这就是后来雕版印刷独霸天下的原因。由于
技术的惯性,在元初出现了木活字,到了明代出现了铜活字,然而因为没有强大的社会需求的支持,也只能自生自灭了。到了有清一代,凋敝的不只
是活字印刷,所以的技术进步全部停止了。中国活字印刷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唯一的原因,就是游牧文化对中原文明的破坏,窒息了社会对文化的需求。1
献花(0)
+1
(本文系华夏文明七...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