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套解决方案?

 竹林0713 2020-08-05

获更多干货内容

来源 l 盐九(ID:saltnine)

文章转载请在盐九公众号菜单栏加作者微信联系授权

盐九 | 作者

干货 | 风味

20分钟 | 阅读时间



这次,我以我自己为产品进行剖析,和大家分享一套自我演化的方法论。 

以我自己为产品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有不少读者想约我见面聊聊,钱钟书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见一下这只下蛋的鸡呢」?
 
我深以为然。所以,很多约我见面的读者朋友,谢谢你们的厚爱,暂时就不考虑了。

而这篇文章基本上对我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

这是其一。

其二,我在参与联合创始一个AI类的产品。对我来讲,目前的核心成员极大可能性是我遇到的最好组合,有一定的使命感,价值观一致,且较能读懂对方内心,参与其中,我有一种幸福感。

这是另一种躬身入局的「体悟」。所以,也确实没有过多时间。

其三,其实越是强调背景啥的,越是一种用品牌影响力加速消费的行为,对于「操作系统」这件事,我个人是比较严肃对待的,我想让选择这个商品的同学可以更纯粹一些,内容本身才是最好的背景,这也是我秉承「实事求是」这一原则的应用。从而,我主张用理性决策,性感学习,因为情绪才能让你持续专注。

通过这篇文章,你也会更知道我是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套解决方案的。
 
这些年,我为了让自己的宽度与深度足够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我避免了很多短视的所谓机会,为此,我也做了很多「理悟」的学习交流与「体悟」的工作实践。
 
比如,上周末我和一位创业3年左右的CEO聊天。
 
他说:「三年了,终于可以不靠融资养得起团队了」。
 
我问:「你觉得你最大的成长或变化是什么」?
 
他说:「我学会了更低成本地试错与验证我的想法」。
 
我问:「怎么讲」?
 
他接着说:「过往,我过于注重实践这种归纳带来的心理“踏实感”,我信奉的一套随机性逻辑——世界是不可测的。却忽略了演绎带来的逻辑“确定”,这种“确定”其实是一种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精神内建式试错,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我进行成本控制,因为,它让我知道哪些钱根本没必要花,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必然性。」
 
「同时,我过多地沉浸在紧急且重要的事务性工作之中,却忽略了关键性的重要却不紧急的思考与未雨绸缪,从这点来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CEO」。
 
我说:「能具体一些吗」?
 
「比如,我一直陷入如何通过增强销售团队的获客与转化能力,而忽略了我们的内容体系的长期建设,其实我们在这方面很有优势,而且我也适合这么做,长期的坚持会根本不愁获客问题。现在做得太累,现在处处受制于厂商与竞争的双重压力,让我们的生存空间不够坚挺」。

他后来有些沉重。
 
这次的聊天,我们重点讨论了那些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就像他公司的那些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未曾建设一样,我们常常被现实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暇顾及它们——
 
比如,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奋斗,996式的连轴转是比较普遍的,很多会议,公司也会放在周末开,很多时候,你没有办法说:这是周末,我要休息。
从而,你根本不会去考虑在你的能力模型层面该如何将那些限制性短板给补上。比如,你是一名销售,你每天疲于和客户打交道,却从不曾考虑你该如何和高层打交道,以及销售这个职业未来可能有哪些变化,这两项其实很容易成为一名销售的瓶颈。
前者会让一名销售不能成为真正的大销售。你要知道大销售的base薪酬是普通销售的好几倍,真正的大销售会在一定程度具备咨询顾问的某些能力,只能你能从模式、战略、组织、财务等高层视角理解一家公司,老板才会真正高看你一眼。
后者,会让一名销售的技能结构无法适应新事物的发展需要而被慢慢边缘化,比如,80、90后慢慢开始掌握资源时,他们对专业性要求更高,而非单纯的桑拿、捏脚等搞关系的方式,一个传统的销售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后边会越来越吃力。
 
这些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才会决定我们的将来,社会的发展速度确实越来越快,特别是IT互联网行业,经验的有效周期已经越来越短。
 
我相信,现在所有的行业都或多或少地开始要 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告一段落后,产业互联网已经开面开花,深入到供应链的效率提升问题,你了不了解,富士康这样的公司,早已开始布局工业互联网了?

 
我们不可避免地,都卷入了一个更快速变革的时代。
 
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该如何成长,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上面那位CEO所讲的必然性问题,其核心其实是必经之路,只是时间的早晚或者能否达到下一层次的问题。
 
下面,我将自己作为一个产品进行解析,然后给大家梳理出成长途中的必经之路,帮助大家看到自己的局限性,以及成长的方向。
 
我将自己作为一个产品可以解析如下:
 
——我给自己贴三个技能#标签#:建模、内容、销售;
——我给自己贴三个知识#标签#:内核、系统、迭代;
——我给自己贴三个能力#标签#:目标、方案、关系;
——我给自己贴三个素质#标签#:理智、勤奋、慵懒;
——我给自己贴三个天赋#标签#:悟性、思考、钝感;
——我给自己贴一个行业#标签#:IT互联网行业老兵。
 
这,只是一个结果。

过程是什么呢?
 
也就是,我是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拥有多维竞争力的解决方案的呢?
 
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谈。
 
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最终凝结成的产物如下:时间知识与经验技能产品品牌解决方案。
 
这里的知识并不严格区分「数据、信息、知识」之别,而是泛指我们在达成现实目标之前的「知」,也就是大致知道一件事的基本情况。
 
那么,市场调查是不是这里的知识?是的;资讯是不是这里的知识?是的;书本上理论的当然也是。
 
下面,我就顺着成长历程的凝结物——「时间知识与经验技能产品品牌解决方案」一层一层地剖析。
 
壹、时间


上帝给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给这24小时赋予价值的,是你自己。
 
这里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对于个体来讲,并不是时间本身有价值,而是你能如何利用时间。
 
当然,我们这里是将时间当成一个客观存在,而不探究哲学意义上的时间是否存在的问题。
 
那么,在这24小时内能创造价值的是什么呢?
 
是我们的「专注力」。
 
人与人最初的差别并不大,天赋的真正意义也只是每个人天生的专注方向不一致。
 
而每个人学习某个领域的效率高低,其实只是天赋性的「专注力」方向不一样,牛顿对理性的极致探索让他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牛顿养了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
 
所谓的天才,往往是在某一方向根本不需要坚持地持续投入精力而已。
 
在用时间换钱这个层面上讲,一个农民其实是靠先天就进化好的身体构造去适应农耕,这点,其实先辈早就进化完成了,只需要极低量的模仿学习就能掌握。
 
从而,人人皆能完成,在于你吃不吃得了这个体力的苦。
 
正是因为门槛过低,所以,这种时间直接换取金钱的效率,只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且,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实现机器的自动化生产,只需要极少量的农场主。
 
如果你的「专注力」只是放在先天就已被赋予本能层面,用其直接赚钱,那么,这样的阶层就是当今社会的最底层:城市苦力、农民、较低技能的体力劳动者……
 
这个时候,作为上过学的我们,要尽早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分工协作的时代,一定在将自己的「专注力」放在足够能创造价值的方向上。

这里的价值创造,即要考量趋势与产业结构这样的外部环境,更要考量自己内在的素质、能力、知识、技能的一个方向上的贯通程度,分散的精力只会让你的时间与实际产出不成正比。
 
这也是务实精神的重要性。
 
大部分人的痛苦来源其实也挺单一:即不务虚,也不务实,而是务幻觉。
 
这里的幻觉主要有两种:
 
一种人企图用传统的关系搞法解决专业水平的缺失问题,比如,身处高位的管理者已经听不见一线的炮火声后,是很危险的,企图用跪舔领导的方式,而不是将下面的团队带扎实的方式让自己更值钱,而是遥控指挥,对团队,对一线没有清晰的认知,他们已经越来越不懂业务,这样的领导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
一些大公司之所以遇到“创新者的窘境”,不是能力和水平不行,而是组织僵化。
 
一种人不断地沉迷在“诗和远方”的幻想,他们往往都有一颗想去西藏放空心灵的向往,夸张一点说,等到连房租往往都快支付不起时,就开始随波逐流,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文艺青年如果没有商业思维最后通常都蛮惨的。试图用幻想来包装自己的真实动机来避免真正的成长痛感,这样的人,特别容易迷失与无助。
 
「专注力」这个基点基本会决定一个人后面所有的人生轨迹。

 
于我而言,我给自己贴三个天赋#标签#:「悟性、思考、钝感」。具体什么意思呢?
 
我很容易将「专注力」放在一些深度思考上,想一些好像没啥用的问题,而这些过程,恰好让我的洞察力的深度与日俱增。
 
比如,我有时会盯着一朵花看半天,只是为了格一下:
佛说的“一花一世界”,怎么就从一花就看到这个世界了?
而为什么人类的大脑又复杂得和宇宙的终极奥秘一般?
这两者有啥关系呢?
 
这些思考,看似是无用的,却让我的思维处于一种刻意练习的状态,所以,很多人觉得有些烧脑的过程,我倒觉得很自然,是我比他们聪明吗?
 
不是的。
 
只不过我在专注一件事的深度比他们要深。
 
而,能否将这些问题思考到一定的深度,又与我的“悟性”有关,这点其实很难判断一个人的在某个领域的天花板。
 
比如,我会发现,我在学习与理解一个这样类型的新事物时,我的吸收效率确实又比不少人要高不少,那么就一定程度可以证明,我在这方面的悟性还不错。
 
那么,面对同样的学习材料,我就有可能比较别人的吸收与转化的效率高于一个量级。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里老讲,同一个师傅教授的同样的内容,有些徒弟能青出于蓝,而有些徒弟却学都学不会,这其实就是悟性问题。
 
悟性也并没有高低之别,只是每个人的用智方向不一样。
 
而,我的另一个重要特质是,我往往有些“钝感”:面对一些不错的机会,我有时真的可以做到不心动,不为三五斗米放弃自己的某种信念,哪怕是在生命中比较不顺利的阶段。不是清高,而是我觉得我身上有一种“钝感”。
 
正是这种耐心,让我可以踏实下来潜心钻研一些东西,越来越不浮躁,沉得住气。那么,这种“钝感”让我收获速度也越来越快,也比一些朋友有更强的人生掌握力。
 
贰、知识与经验


而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20多年的时间里,在干嘛?
 
其核心就是让一个学生可以探索出自己的「专注力」该往哪个方向投射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核心能力这一命题。
 
绝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比农民工值钱,就是因为学的东西与市场直接赚钱有些距离。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在技能纯熟之后的“通识”能力不一样。
 
要知道,这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学生干得最多是并不是学习某个专业,而是学习通识,专业领域也不过是2年的理论学习。
 
特别追求实用的国人往往并不知道通识的重要性,但仍然在学习,这是教育体制决定的。
 
一方面,在直接技能的培养方面大学生是有缺失的,需要到企业里去历练;一方面,不知道通识的重要性,学得都不怎么样。
 
而,我们人生中最后的品质,其实拼的就是“无用之大用”通识。
 
农民工好歹一直在用重复性的技工能力换取金钱,虽然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有什么涨幅,而且越来越容易被AI替代。
 
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潜能却不如农民工所具备的具体技能带来的收益更直接,我很容易考核农民工手头的事情是否做到了位,却很难看出早期职场大学生的实际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技术类的岗位比销售类的岗位在早期有更高薪酬的原因。
 
比如,一个计算机类的程序员,刚毕业大学生拿个10K以上薪酬并不十分困难。
 
对口的技术类的岗位至少大学时期完成了基础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程序开发上,他的工作成果很容易衡量。
 
销售类的工作却不一样,高端销售技能是一个大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与实践的,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关系,这些,对于个初级销售来讲,都是不具备的,从而,刚毕业去做销售的基本薪酬并不高。
 
有人会觉得,对于销售类工作,拿低底薪高提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不是的。
 
是因为销售类的工作的技能价值不好直接衡量,它需要很综合的素养才能达到一个较高且稳定的水平。

而且,高级销售的底薪并不低,做真正的大客户销售的,因为成交周期长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过高,多数能达到20K以上的base薪酬。
 
学生思维的人通常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希望到公司里学习成长。
 
这是不现实的,你在公司里的所谓学习,只能在拥有一门还拿得出手的基础技能之后,在实践中学,在业余时间学。
 
这时,你就会产生一定的经验,这个经验是值钱的,经验其实就是知道哪些错可以不再犯,该如何试对,而非试错。
 
没有哪个老板愿意为员工试错付出过多的成本,除了创业者本身的创新生存需要,因为,在某个节点上,不创新就是等死。
 
从而,在你成长的早期,其实是掌握了一定的「浅度」知识与经验,这时的知识与经验是片面的,非系统的,这时你的技能也是初级的,只能解决简单类问题。
 
这样的知识与经验去换钱,仍然是很廉价的。一方面,因为知识太过零碎,并不能看到本质与规律;一方面,也不够系统,一旦遇到复杂问题就束手无策。
 
也就是说,这个层次的知识结构并不能赋能你的技能深化。
 
这时,根据特质的不一样,即可以选择通过大量的实践与反思来强化技能的扎实度,也可以选择在知识系统性与思考的深度上加强。
 
但往往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社会不会等你都准备好了再上战场。

它需要的,是你一边在水里游,一边想办法上岸。
 
下一步,你需要的,是将这些知识与经验进一步转化成某一具体方向的深度「技能」,这种技能往往是深入骨髓的本能。
 
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于我而言,我给自己贴三个知识#标签#:「内核、系统、迭代」。
 
也就是说,我从繁杂的知识海洋中,找到了一条个体成长的主线,在这个场景上,做到足够的减法切割出自己的真正内核:具体表现就是技能层面的三个标签。
 
当然有了内核,是不够的,还需要围绕这个内核构建一套系统,这个系统用于连接外物,与外界互联,然后结网。

从而,它也就能够不断地去自我迭代:将数据、信息就转化成内在的连接并一步步一深化成一种本能。
 
这样,生命的品质与效率终将得到一个巨大的收获,所谓的长期主义者,其实就是在正确的内核式系统中等待机会,然后在关键节点致胜的一种战略。
 
叁、技能


技能是个啥?
 
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技能与知识、经验最大的区别是,它能直接带来可衡量的结果,它比知识经验更直接,比如,销售技能就是指你能通过有效沟通将产品的价值传递,让某个组织或个体花钱的一门技术与艺术。
 
一个人的真正能立得住的技能,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训练的。
 
一名好的程序员需要日复一日地在敲代码中度过,过度疲劳是这个行业的常态,如果不是对技能本身的敬畏与好奇心,那么,成为顶级技术也并不容易。
 
有幸遇到过一位已经在很高技术级别的阶段,仍然每天都会敲一下代码,我问:你不应该更去关注架构与团队管理的问题吗?还有时间干这个?
 
他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了,我也需要手感啊,哈哈……
 
听完,我心生敬畏。
 
大部分管理者,很容易忽略自己在专业的初心,有些人却能一直不坚持似的坚持,这就是兴趣。
 
就单项技能来讲,训练到一种高水平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么,多维竞争力怎么得来呢?
 
这就与我和那位CEO聊到他的公司的发展问题一样:每天疲于在存亡线上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重要不紧急的事,而且,在一定的阶段,真的很难坚守住核心价值判断,哪怕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
 
这就是人性深处被刻上的必然性,短视是丛林的人类必备的一种素养。
 
心理学上讲的「损失规避效应」其实就是这层意思。
 
于我而言,我给自己贴三个技能#标签#:「建模、内容、销售」。
 
在这几方面技能,我还算是擅长的。
 
怎么做到的呢?
 
销售于我而言,可能已经是深入骨子里的一种技能,这也是一种手感。当然,销售分很多场景,大客户、渠道、直销等,我都会有不错的实践经验,而且,圈子内也有不少高手,所以,就算久不操盘,也会通过交流获得一种敏感度。
 
然后将与销售相关的营销、运营类技能原理,也通过低成本的感受与练习,获得了不错的成长。比如,开自媒体,就是一种营销与运营的练习,得学会写文案,了解引流、留存、促活的技能,这正是一项互联网运营技能。
 
而对商业本身的理解与学习,也会往这些方向倾斜,可以帮助我夯实技能的宽度、广度与高度。
 
而关于内容写作这种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我已经日复一日地锤炼了好些年,从最早的工作汇报开始,到学习性的输出,到自媒体上的持续产出,让我已经可以获得将深度思考能力系统输出的内容制作技能。
 
这种技能的获得,其实也非常艰辛,只有一直在尝试这么做的人,才会体会到,对于知识管理的要求是很高的,也于深度思考的要求更高,而且,对于细节的锤炼也一步步精深,这就是一项技能开始变成本能的过程。
 
以往,半天我可能也憋不出几句话,早期也需要模仿一些高手,各种不同的文风也都会尝试,有些适合我的,我就吸纳,有些我做不来的,我就只能点到即止。

比如,咪蒙老师的文风就是我驾驭不了的,不要小看这种情绪制造器,其实要有很强的传统写作训练的,她很容易击中大众的某些情绪。
 
而现在已经能流畅、自由、游刃有余地表示我的思考与学习成果,有自己稳定的风格,也是长期锤炼的结果。
 
这种两种技能,加上扎实的底层知识结构,以及长期花大量金钱与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之后,可以让我做出一门课程:《操作系统》。
 
它的诞生也并不容易,算是一个典型的精益创业思维的实践过程,让我知道了做好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不容易的。
 
而,这个过程让我练就了一项更加深入的技能:建模。
 
现在AI领域的算法工程师是最贵的工种,要有很强的数学与计算机功底。
 
我的建模技能不是可以代入数字的算法,而是一套建模的思维方式与一种架构力,这种架构力可以帮助我极大的减少试错成本。
 
比如,我就通过我的架构能力,帮助一位朋友做了一个市场战略的选择,我通过底层架构力从演绎与归纳的方式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市场在早期不适合他做,如果做,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种技能,其实就是一种“精准”思维,我们发现很多武侠的高手,并不是他们的招式比别人花样更多,而是他们更擅长将不同的武功恰到好处地运用。
 
将技能放在合适的位置。
 
我一直喜欢说:实事求是。这其实就是实事求是。

丁元英的厉害之处其实听上去是很简单的,因为大道至简嘛,这种简单,其实就是他很擅长将不同的事物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而,这种功力,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
 
这三种技能,让我越来越有信心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
 
所谓的有效努力是指什么?
 
其实就是将运气这种不确定性,变成一种内在可控的技术,提升一件事情的技术比重。
 
你真的不要以为很多大公司的高管很有安全感,他们是平台的产物,他们离开平台之后,真的很害怕不确定性,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专业跟不上下属,格局也上不去,技能又是单一的,管理技能往往只能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显现出来。
 
从而,高管出来创业的失败率一点都不低,他们往往缺的,是破局能力,将事情从0-1跑通,而他们往往是在一个环节上有一些建树。
 
很多在企业发展到中期就出来创业的牛人成功概率倒要高一些:

  • 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进取心;

  • 一方面,他们更接地气,能够扎实的干活

  • 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已经拥有高层视野与高度。


你的核心技能圈里,有些重要不紧急,但属于未来的技能,你有训练过吗?
 
下一步,就是将技能抽象出来成一套可以复制的技术动作。
 
肆、产品


将自己的核心技能打造成一个产品,是一个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过程。
 
即使你不知道这个过程是什么,你仍然有很强烈的冲动去做一个动作:如何让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资源让自己重复使用。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在一家大公司任销售管理,一年赚个大几十万是有的。
 
前几天他和我说:想自己出来单干了,它的技能与成熟资源可以很快帮他的收入翻几倍。
 
这件事,我在几年前就和他说过,他那会不以为然,在这个节点上又突然冒出这个想法。
 
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他的这种行为冲动,其实就是产品化的过程。
 
一个人在职场发展的产品化方向一般只有三种:升做高管;出来创业;自由职业。
 
明显地,他再上升的空间基本很窄了,大公司升职真的与业务能力好坏本身不是因果关系,机遇、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这些东西是暗礁,哪一条都会让你上升通道堵死。
 
从而创业是将自己的技能与资源产品化的一条重要路径,风险更大,但收益却也是打工的很多倍。
 
做管理让自己的基本薪酬提升的本质是:可以将自己的技能产品化后,让下属可以复制,也就是说,如果你之前只是卖出自己单人单位时间的技能产值,那么成为管理者后,就变成了分多人的单位时间技能产值中的一部分。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公司的当季销售冠军往往比比他的领导要赚得多,就是因为单人的单位技能产值的分配比例*销售冠军的总产值比领导的要大。
 
领导享受的是持续稳定基薪保障而已,这份保障是对他技能产品化的一种奖励。
 
从而,很多大销售不愿意带团队也是有原因的。
 
创业与做管理最大的区别是,可以将产品让更多人有组织有机制的卖出,作为股东的你,将每个人的产值都分一点点,就可以赚更多了,只是风险也很大,因为你要付出的成本也是很大的,时间、精力、风险、金钱……这些成本是很多人承担不了的。
 
自由职业是另一种可以避免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种产品化过程,比如,当你在一领域钻研得够深,就可以选择做顾问与咨询、培训的方式赚钱,很多高校的教授或者某一个领域的资深人士就会这么做。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这样选择,这是另一种社会化的分工模式,滴滴的出现让更多人不再受制于出租车公司,而可以自由拉活,这已经变成了平台与任务之间的组织关系。
 
总之,到了一定阶段,一定要学会趁早思考职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当成为高管的通道过窄时,选择几个核心创始团队成员出来创业,或者将自己的技能产品化成一套模式,都是一种选择。
 
比如,我现在开设的《操作系统》课程解决的是一个人在成长途中做减法,重新建设系统的过程,虽然我要付出不少时间答疑,但是总体来讲,它是一个产品,可以将我的思考、实践都凝结成一个商业化的产品。
 
这期中的付出代价也是很高的,因为需要探索的东西过多,将其建模成一套方法论,这个过程如果你不是钻研得够深,我其实并不建议这么做,这条路也很艰难。
 
而且,我也在参与联合创始一个AI类的产品,这更是将我的技能进一步产品化,然后有效组织更多人一起发展的一种方式,我在承受一定的风险的同时,也会享受这种风险带来的更大收益。
 
伍、品牌


久而久之,其实每个人都会在一个特定圈子内形成特定圈层势能。
 
正是你的产品化过程,能够可以对特定的人圈层产生价值,从而也一定会构建这样的穿透力。
 
这种势能,不再需要你去拉活,会有人主动慕名而来。
 
比如,大公司的核心高管的人事变动永远是媒体喜欢报道的对象,这样的事件对一个企业来讲是一个大事。
 
陆奇博士前两年离开百度,就对百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为对于要All in AI的百度,陆奇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这就是一种强大的穿透力。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强大的势能。
 
但仍然需要有意识地去构建这样的势能,比如,一个销售在一个领域经营的时间够久了,就有较强的客户资源经营圈,这个圈子就是他的生财之道。
 
而一个财经记者,也往往要不断地去构建自己的企业高管人脉圈,因为他们要获得更深度的信息,为什么很多媒体人出来创业会有较强的势能,就是资深的媒体人有自己的核心圈层。
 
我一直鼓励更多人去写作,就是因为这是一种构建个人势能的一种方式,持续的产生,就一定会有成果,只是这个过程也不容易,需要持续的学习输入与输出,这真的是一个很熬人的过程,没有个大几年的训练,对一般人仍然很难。
 
但是人生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攻克,而不是逃避。
 
于我而言,我给自己贴三个能力#标签#:「目标、方案、关系」。
 
在构建品牌势能的过程,我就充分发挥了我的几个通用能力。

我的目标感很强,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比如,我的建模、内容、销售这三项技能积累的东西,因为销售功力,从而我有较强的搞定待定关系的能力,我可以找到特定的渠道合作。
 
而正是我的方案设计能力,可以让我去将这项通用能力慢慢变成了一种心智的特定活动,成了一种本能,让我搞定关系的水平不是停留在吃饭喝酒这个浅层关系,而是可以穿透深层的关系建构能力。
 
而内容能力,可以将望在我创始的AI产品在大面积营销推广过程中,成为另一把利刃,制造另外一种势能。
 
从而,别人在和我竞争过程中,他必须从三个方面将我击倒,这样的人真的多么?
 
其实是不多的。
 
从而,我就慢慢开始可以构建了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我去联合一些有势能的朋友一起,就能创造一定的新势能,从而就能一起干一件更大的事。
 
这个部分的构建过程,其实就是我的课程《操作系统》想要核心解决的问题,任外界风吹雨打,我自可以岿然不动。
 
金庸《倚天屠龙记》里九阳真经的心法口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其实它是在说:人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内心的焦虑、无知、软弱……
 
我们都需要学会将自己内在的确定性:我自一口真气足。
 
陆、解决方案


市场是多变的,任你内在如何确定,如何“吾性自足”,它仍然在不断地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市场需求在形式上的满足方式上是非连续的。
 
从而,我们需要学会洞察本质之外,还需要学会随市场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应对机制,这里的应对机制就是需求的满足会随着技术、硬件等的变化,会演化出新的需求满足方式。
 
比如,今日头条这样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本身变了吗?
 
并没有。
 
仍然是资讯获得性问题。
 
在门户时代,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抢尽了风头,他们也是最早一批上市的,而将信息过载时,你就会需要一个搜索引擎来帮助用户精准找到个性化的信息,从而,诞生了国外的谷歌以及国内的百度。
 
这是人找信息的过程。
 
今日头条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形式上的创新就颠覆了这个行业。
 
从“人找信息”变成“信息找人”,也就是说,通过你在基础画像信息,以及行为轨迹,我就可以基本推理出你可能喜欢看的资讯内容。
 
而在PC上实现明显不是最合适的,交互没有手机直接。
 
手机这种终端的出现让一切成为可能,张一鸣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做出了另一个移动端的基础设施类的产品——今日头条。
 
智能推荐成了他的制胜法宝,而且,通过这个算法能力做出让facebook也无比害怕的产品——美国版抖音tiktok。
 
这一系列的创新过程,就是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所谓的解决方案,其本质,是永远站在用户的需求本质出发,在形式上要盯紧技术、硬件上的一些变化,就可能创新出新的解决方案。
 
而不是局限已知的条件,这里就会涌现真正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一种创新方式。
 
比如,我是找到了个体成长中每个人都几乎不可避免的一个重大问题:你必然经历了大量的信息的洗礼,但这个洗礼过程如果你不加以重新解析,那么,这些东西在你的大脑里只是杂草,冒似很努力,实质成长得很缓慢,这个过程就需要做减法,将冗余切除,建立自己的算法,然后重新吸收新武功,这样的武功才能是自己的,不然,学得越多,只会越迷失,人生的效率必然低下。
 
而我在构建解决方案的过程,就是将「成长」这个抽象的事情,具象化成了几个基本元素,然后用工程思维结合系统思考重新构建出解决方案。
 
这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正是与我的另一个标签有关:IT互联网行业老兵。
 
正是因为IT软件的耦合方式,激发了我将这些东西创造出来。
 
从而,我们也需要在「操作系统」中保持一定的信息敏感性,这也是这个课程中的一部分——工具(机器智能)的核心要义:我们必须要用现存SaaS工具将这些东西尽可能地无缝连接起来,这样就是一套从认知层、方法层、技术层再工具层的纵深「操作系统」了,也就是我们的人生效率放大器。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些个过程,大家可以对标一下自己在哪个阶段,然后该如何努力往下一个阶段进发,希望大家都能建立自己真正的生命效率放大器。

最后的话:

我给自己贴三个素质#标签#:理智、勤奋、慵懒。

上文没有重点谈到,这里我简要地说一说。

在大事的决策上我是较为理智的,在小事上我又是很随意的。

在深度思考方面,我表现得异常勤奋,而在生活方面,我又十分慵懒。

这看上去略微有些矛盾,多年来我以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倒是有很多好处。

比如,我对于买啥衣服这类的问题倒是很省心了……

这样,倒能让我足够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