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 柳叶刀系列期刊精选论文限免阅读

 踏雪无垠p7wh97 2020-08-05

1

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癌消除的影响:对78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比较模型分析

这项模型模拟研究预估了不同情境、不同宫颈癌消除定义下,中低收入国家能否消除宫颈癌以及何时才能消除宫颈癌。模拟的情境分别是女孩接种HPV疫苗、疫苗接种并对35岁女性进行宫颈筛查、疫苗接种并对女性进行一生2次的宫颈癌筛查。

预测结果显示,仅接种疫苗一项措施,中低收入国家就可以在下个世纪减少89%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即预防6000万宫颈癌病例。然而,按照WHO定义的宫颈癌消除阈值(每年每10万女性病例数≤4例),现今宫颈癌发病率超过25例/10万女性的国家,无法仅通过接种HPV疫苗达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例如,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仅有27%的国家可能消除宫颈癌。

如果在HPV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扩大终生两次宫颈癌筛查的规模,那么不仅100%的国家能够消除宫颈癌,宫颈癌病例数下降幅度将达到97%,到2120年可预防7400万例宫颈癌。这一措施还将使消除宫颈癌的目标提前11-31年实现。


2

阿那曲唑用于乳腺癌预防(IBIS-II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长期结果

本试验最初发布于2013年,当时我们对PubMed上1980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30日期间发表的英文文章进行了检索。使用的检索关键词包括“乳腺癌”、“预防”和“芳香酶抑制剂”。检索只发现了一项关于芳香酶抑制剂的预防试验,并就其进行了讨论。然而,我们检索到了许多关于芳香酶抑制剂辅助治疗对侧肿瘤的试验。此外,还检索到了一篇关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用于乳腺癌预防的综述文章,并发现了两项评估芳香酶抑制剂用于导管癌预防的大型试验。对于本文,我们将检索日期更新至2019年10月30日,除了检索到一篇来自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文献综述,没有发现芳香酶抑制剂预防乳腺癌的新研究。

本文报告了IBIS-II随机试验中服用阿那曲唑12年后对于预防乳腺癌的效果,首次显示了阿那曲唑预防乳腺癌的长期疗效。研究结果表明,阿那曲唑的长期预防效果优于他莫昔芬。在长期随访中,未发现过度骨折、其他癌症、心血管疾病或任何特定原因导致的死亡。为预防1例乳腺癌发生而需要接受治疗的数量已减少至29例。

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阿那曲唑可以用于大多数绝经后高危妇女的乳腺癌预防治疗,这一应用已经得到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的支持。目前,如何识别和管理存在雌激素缺乏早期症状的高危妇女仍然面临挑战。

3

扩大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的影响以及在全球181个国家消除宫颈癌的潜力,2020-2099:一项模型模拟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的高质量登记数据,在不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情况下对宫颈癌的未来发病趋势进行了预测。通过一个动态模型,计算了2020年到本世纪末,扩大HPV疫苗接种与宫颈癌筛查对全球宫颈癌疾病负担的影响,及其对181个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宫颈癌疾病负担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迅速扩大广谱HPV疫苗接种并在2020年达到80-100%的全球接种覆盖率,则可以避免670-770万人罹患宫颈癌,但其中有半数以上的效果将在2060年之后才能显现。如果到2020年能同时扩大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覆盖全球70%的女性,每人一生筛查两次),那么在未来50年内可以多预防570-58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并大大加快宫颈癌的消除工作。

这些工作都将有助于消除宫颈癌这一公共卫生问题,使各国宫颈癌的平均发病率下降至每10万人中4例以下,其中高发展水平国家(如美国、芬兰、英国、加拿大等)将在2055-2059年实现该目标,较高发展水平国家(如墨西哥、巴西、中国等)将在2065-2069年实现该目标,中等发展水平国家(如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将在2070-2079年实现该目标,而低发展水平国家(如埃塞俄比亚、海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则会在2090-2100年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本模型研究侧重于在中低收入国家部署疫苗接种与筛查工作,并未对在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建立详细模型,因此可能低估了个别高发展水平的国家消除宫颈癌的进程。

4

全球180个国家的无烟烟草控制:呼吁采取行动全面实施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措施

目前全球有3.56亿人使用无烟烟草,这是导致头颈部癌症的主要原因。然而,全球控制无烟烟草使用所取得的工作进展落后于抑制卷烟消费所取得的进展。本文描述了各地区无烟烟草控制政策实施的差距情况,讨论了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弥补这一差距提出了一些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降低无烟烟草的需求和供给的最佳方法,尽管180个国家已经就这一点达成共识,仅有138(77%)个缔约方在其章程中对无烟烟草进行了界定。仅34(19%)个缔约方对无烟烟草制品征税或报税,6(3%)个缔约方检测无烟烟草制品的含量和排放量,41(23%)个缔约方要求在这些产品的包装上印制图形健康警告。

尽管全球许多地区对无烟烟草危害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很少有缔约方在全球或国家监测机制(如全球烟草监测系统、世界卫生组织STEP wise风险因素监测)下收集或提供无烟烟草使用数据。只有16(9%)个缔约方全面禁止无烟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在全球范围内,无烟烟草使用者与烟草使用者相比,更少被建议停止使用无烟烟草制品。无烟烟草的使用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来全面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5

全球儿童癌症存活率估计和优先政策确立:一项模型模拟分析

基于全球322个癌症登记中心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脑肿瘤的相关信息,CONCORD-3研究报告了儿童癌症(0-14岁)5年净生存率的人群数据。既往CONCORD-2研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进行了类似的基于人群的5年净生存率估计。我们于2019年2月28日在PubMed上使用“儿童癌症”、“生存率”和“全球”等关键词对全球儿童癌症生存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检索,在不限制语言和发表日期的情况下,没有检索到估计全球儿童癌症生存率的其他研究。虽然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可用数据很少,但仅有的相关数据表明,不同地区的生存率存在很大差异。

由于既往5年净生存率的统计数据存在显著的地理和组织学差异,因此尚无有关儿童癌症生存率的全球性估计。据我们所知,本研究基于200个国家和地区、48种癌症诊断的模拟模型,对全球儿童癌症生存率进行了首次估计。本研究对国际儿童癌症分类(第三版) 中包含的所有类别的5年癌症净生存率进行了全球、区域和国家水平的估算,并对各种相关政策的潜在影响进行了评估,旨在确定工作优先级,提高生存率。

据估计,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儿童癌症5年净生存率差距超过70个百分点。因此,居住地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决定了罹患癌症的儿童能否生存。本研究基于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提高治疗可及性和减少治疗中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必要干预措施,但仅关注这两个方面远远不够,同时还需要完善卫生系统,改善护理质量,这样才能大幅提高全球儿童癌症生存率。

6

2019国际临床实践指南: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治疗和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癌症患者的第二大死因。癌症患者在抗凝治疗期间有很高的VTE复发和出血风险。国际血栓形成和癌症创议(ITAC-CME)是一个独立的学术工作组,旨在建立癌症患者VTE治疗和预防的全球性共识。国际血栓形成和癌症创议于2016年更新了可在手机应用程序上免费获取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这项指南随后得到了国际血栓和止血学会(ISTH)的认可。

国际血栓形成和癌症创议的2019临床实践指南中附带了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方法。该指南得到了法国国家癌症研究所(French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支持,是基于对2018年之前所有已发表文献的系统综述而制定的。这些指南由国际咨询委员会进行了审查,并得到了国际血栓和止血学会的认可。指南总结了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低分子量肝素的头对头临床试验结果,同时提供了癌症患者VTE治疗和预防的新证据。

7

23种可控危险因素对癌症负担的归因风险在我国不同省份、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差异: 一项比较风险评估研究

本研究首次全面评估了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癌症负担归因于23种可预防致癌因素的风险度。研究结果显示,在20岁及以上的成人中,中国每年有103.6万人死于因23种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占全部20岁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29万人)的45.2%;男性和女性分别有51.2%和34.9%的癌症死亡归因于这23种致癌因素。

男性中,归因于已知可控的危险因素风险比超过70%的癌种依次为卡波氏肉瘤、鼻咽癌、肛门癌、口咽癌、肝癌、喉癌和肺癌;女性中,归因风险比超过70%的癌种则依次为卡波氏肉瘤、宫颈癌、鼻咽癌、肛门癌和阴道癌。不同省份的这23种危险因素的归因风险比例差异十分明显,如青海省肝癌的归因风险比例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91.3%和85.0%,而这一比例在江苏的男性中仅为52.8%,女性中仅为37.3%。

总体来看,多数癌种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归因比例相似,尤其在以感染为主的癌症中,如肝癌和鼻咽癌;但在主要与吸烟相关的癌症中,尤其是肺癌和食管癌,其可归因比例在男性中明显较高。男性和女性的主要致癌因素不同,男性前3位的致癌因素为主动吸烟(占男性全部归因死亡人数的35.9%)、乙肝病毒感染、水果摄入不足等,女性为水果摄入不足(占女性全部归因死亡人数的15.6%)、乙肝病毒感染和主动吸烟。

该研究再次明确并量化了外在致癌因素在癌症进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程度,可通过去除外在致癌因素来预防癌症。本研究对于各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癌症预防措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提示其他国家应该加强致癌因素的控制。

8

中国在2100年之前消除宫颈癌的优化策略:一项模型模拟研究

本研究致力于预测中国在2015-2100年间每年的宫颈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并确定在不同预算投入情景下,实现消除宫颈癌目标的最优防控策略。

在不增加当前宫颈癌防控预算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从2020年开始采用优化的防控策略(即,给95%的12岁女孩接种两剂二价HPV疫苗,并扩大45岁女性终生一次宫颈癌筛查的覆盖人群,使城市地区覆盖率达到90%、农村地区覆盖率达到33%),中国的城市地区预计到2072年(95%可信区间2070–2074年)、农村地区预计到2074年(2072–2076年)能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如果宫颈癌防控预算不受限制(城市地区的预算增加为当前的2.55倍,农村地区增加为当前的3.05倍),并-最大限度地提高12岁女孩的HPV疫苗接种覆盖率(达95%)和35–64岁女性每5年一次的宫颈癌筛查覆盖率(达90%),那么中国城市地区最早可能在2057年(2053-2060年)、农村地区最早可能在2060年(2057-2063年)消除宫颈癌。

如果中国在预算不增加的情况下于2020年开始采取优化的宫颈癌防控策略,将能在2020-2100年间额外使569万女性免于罹患宫颈癌;而如果中国能最大化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覆盖率,相对于当前策略将额外使1049万女性免于罹患宫颈癌。

本研究表明,中国可通过优化宫颈癌综合防控策略,尽早在适龄人群中引入HPV疫苗,从而实现21世纪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并能通过增加宫颈癌防控预算来加速这一进程,同时大幅减少罹患宫颈癌的人数。本研究首次成功构建适合中国人群的宫颈癌动态模拟模型,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证明了预算优化策略对于消除宫颈癌战略的应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