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玉超│苦乐年华

 超哥的随笔 2020-08-05

载于贵州省《劳动时报》(2017年9月22日)。

·请点击右上角蓝色字体“超哥的随笔”加以关注。

·请点击文章右上角,选取“查看公众号”加关注,或请搜索“超哥的随笔”(或“cgdsb_zyc")加关注。


苦乐年华

□郑玉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是唐朝豪放派诗人李白的愁绪,没想到一向洒脱的他竟有如此深重的惆怅。

李白不是很旷达的么?贵妃研墨,力士去靴,当年的诗仙何其豪放不羁!

我有点质疑诗仙的心思了——哪来这么多的烦忧?

 日子是靠自己过下去的。苦也罢,乐也罢,对每个人而言,所有的经历加起来,就是一本厚厚的书,默默记载着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

自己就是剧中人,乐观旷达的人会把自己的苦乐年华演绎成喜剧,自己流着泪也是快乐的。然而,那些悲观的人,牢骚满腹,愁肠万结,眼里见到的都是些悲伤的情节。这不仅是凡夫俗子的专利,名人大家也不例外。

曾看到一篇文章:

 佛印问苏轼:我在你眼里是什么?

 苏轼戏曰:一只螃蟹而已。然后,笑眯眯地问佛印,在他眼里,自己是什么?

佛印笑曰:一尊佛。

苏轼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喜不自禁。

哲者告诉苏轼,你拜了下风了。

据说,佛经上讲,自己眼中看到的别人,其实,就是自己。

照这样的说法,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像我们对待眼里看到的别人一样,看到乐方是乐,看到甜才是甜。

人的一生百般花样,有苦有甜,有黑有白,有大起有大落,有大喜有大悲……过滤后,万物归真,你看到的尝到的苦,其实,也是一种乐。

联合国首批女外交官里,有位叫严幼韵的奇女子,她曾活到112岁高龄。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事情本来有可能更糟呢

当年,严幼韵随新婚丈夫杨光泩初到菲律宾时,所有值钱饰物被盗抢一空,可她却说,不过是失了财物,其他重要的东西都毫发无损——生命、健康和家庭。

这种可能更糟的自我慰藉,该算苦乐年华的另一种诠释吧。


          感谢好友、《劳动时报》编辑部主任崔晓飞女士,感谢编辑老师倪殷女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