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像大师灰姑娘:星光舞台》:我是你的偶像丨触乐

 触乐 2020-08-05

作者丨星咏

媒体人。甜食控,掌机双持,杂食各类书籍。


大型偶像团体是近些年的热门,理论上,不管观众喜欢什么类型的偶像,只要一个团体的偶像够多,总能满足观众的期待,独特的选拔制度也让观众有着“明星育成”的感受。在这种氛围下,偶像游戏得到热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在移动平台也不例外。在日本App Store的畅销榜前50,有八九款偶像团体养成游戏,如走马灯一样来了又回:《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校园女生强袭者》《AKB48官方音乐游戏》《战斗女子高校》《IDOLiSH 7》《偶像梦幻祭》《Tokyo 7th》……如果没有这么多对于同题材游戏对于玩家习惯的培养,想必也不会有《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星光舞台》的爆发。

由万代南梦宫出品的《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星光舞台》(以下简称《星光舞台》)是最新加入战团的偶像游戏。游戏一上架就空降畅销榜第四,一度冲上畅销榜第二,现在虽然热度稍减,但随着游戏内活动的展开,还有往上攀升的可能。

对于国内的大部分新晋玩家来说,《星光舞台》不过是“又一个”偶像养成音乐游戏。但对于《偶像大师》来说,《星光舞台》是老IP的新爆发。

 我就是你的灰姑娘女孩

《星光舞台》的设定取材自同系列作品《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这是一款“模拟经营+音乐节奏”游戏,共计有50多名虚拟偶像登场,所有角色都有专属剧情,大部分角色有全剧情语音。玩家扮演刚出道的偶像制作人,带领自己的角色朝最强偶像进发。游戏主要分为剧情、演出、和模拟经营三大系统,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从台前到幕后,偶像生活的方方面面。

游戏的剧情大多围绕制作人(也就是玩家)如何找到、接触、以及小明星之间的互动所展开,“为了梦想努力拼搏”是灰姑娘女孩系列的剧情基调。在本游戏的剧情界面中,玩家会时不时地点击弹出来的对话框,选择“点头”“鼓劲”等反应。虽然不起眼,但即使对剧情不关心的玩家,在这时也会看到屏幕上女孩子们或可爱或娇羞的反应,几乎是半强制地将这些人物形象灌输给玩家,告诉你:“这就是你的灰姑娘。”

我就是你的灰姑娘女孩

在每一集主线对话过后,都会解锁一首歌曲,这就是游戏初期歌曲获得的主要来源。和《Lovelive!学院偶像祭》9个键在屏幕中间围成一个半圆的主界面不同的是,这是《星光舞台》只在屏幕下方有5个键,剩下屏幕上方的大片位置,都是用来看MV的。

根据不同用户的手机性能,MV共有4种版本选择。如果你的手机或者平板性能足够强大的话,强烈推荐玩家选择“3D标准”效果,玩家可以看到自己的队伍的Live 2D模型,在舞台上又唱又跳。配合效仿电视直播时的摄像运镜,和舞台下挥舞的荧光棒,偶像演出时的热烈氛围跃然指尖。

不少玩家看到MV时,第一反应都是:“这游戏可真舍得烧钱!”所谓“烧钱”的效果,得归功于Live 2D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和巧妙的成本控制技巧。“Live 2D”是指通过拆分平面人物的肢体组件,再用代码重新组合,实现“动态立绘”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栩栩如生地表现人物表情动作。实现难点在于美术素材的数量,因为是通过图层叠加实现动态效果,所以需要使用比普通2D人物更多的美术素材。《星光舞台》中,所有登场的角色都有自己的Live 2D版形象,其背后的美术工程量,翻了数倍都不止。

游戏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Live 2D模型,但不是所有人物在演出时都有自己的动作。如果玩家多看几遍MV的话,就能发现同一首歌里面所有人物的动作和服装都是一样的。通过不断地在人物特写和舞台全景中切换,万代南梦宫成功在703M(iPad版)的游戏里面,给玩家带来了出色的演出享受。

音乐是任何一款音乐游戏吸引玩家的根本。游戏中的音乐多来自TV动画和CD单曲,对于《偶像大师》的粉丝来说,都十分耳熟能详。这些歌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组合形式出现的合唱,一类是人气角色的个人单曲。这款游戏成功地把抽卡和音乐结合到了一起,如果玩家运气够好抽到带着麦克风标记的“独唱卡”,当把独唱卡放到队长位置时,就可以触发合唱歌曲的“独唱模式”。真正实现了“Live For You”,为玩家而唱。

一场演出是否成功,影响因素除了偶像自身的能力以外,就是玩家的“事务所”和家具等级,这两个是游戏“模拟经营”的核心要素。除开少数具有加成效果的家具,事务所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个和偶像“过家家”的场所:玩家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把事务所随意布置,偶像们会在不同的家具前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遇到小熊公仔会抱抱,遇到跑步机会上去跑跑跳跳,即使不玩游戏,不少玩家也能对着在事务所活蹦乱跳的偶像发上半天呆。甚至,围绕事务所的布置方法还会有一些抽卡的都市传说,比如说把前台小姐千川隔离起来运气就会变好——至于到底能不能转运,就得看玩家自己的“血统”如何了。

游戏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大块,一个是惯例的扭蛋抽卡花费的钻石,另外一个就是事务所的家具所花费的金币。《星光舞台》可以使用氪金的星钻进行60星钻的每日抽奖,相比无氪情况下250星钻的抽奖来说,更便宜的每日抽奖为不少玩家找到了氪金的好理由。

 源于手机游戏的手机游戏

《星光舞台》并不是《偶像大师灰姑娘》的第一款手机游戏,更准确地说,《偶像大师灰姑娘》本身就发源于手机游戏。

《偶像大师灰姑娘》是《偶像大师》系列的衍生企划,原本是在梦宝谷(Mobage)平台上的网页社交游戏,于2011年正式推出,后由万代南梦宫推出了移动游戏版。由于游戏在一段时间有“必须使用日本手机号登录”的限制,所以在国内玩家之中的知名度并不高。

在日本运营期间,《偶像大师灰姑娘》爆发出了出人意料的高人气,并且新加入的角色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超过190人),渐渐地成为独立于《偶像大师》系列的新作品。运营方并不认为这款游戏能火,所以他们没有投入过多资源《偶像大师灰姑娘》在开始运营时并没有配音。游戏配音是在后来爆发的时候加上的,这款游戏和游戏中少女一样,在玩家的认可中,完成了“灰姑娘”到“辛德瑞拉”的蝶变。

玩家在《偶像大师灰姑娘》作为老牌偶像经济公司346事务所的新晋制作人,带领自己的偶像团体朝最强偶像进发。玩家通过带领偶像完成偶像的日常工作和演出对战(Live Battle),提升等级和能力。这款游戏十分强调玩家之间的互动,在游戏内,玩家可以自行结成事务所(也就是公会),以集体作战的形式参与活动。

这款游戏支持玩家之间的道具交换,这大大提高了玩家的社交活跃度。玩家可以透过“赠送”,把“舞台服装”、“偶像卡牌”、“道具物件”、“金钱”送给同一事务所的其他玩家,或者通过以物易物的贸易进行交换。在游戏改版之后,贸易的范围扩大到全服玩家,大大提高了社交活跃度。

游戏加载画面中时不时出现的漫画

这款游戏中的对于角色的塑造、UI设计、部分角色的卡牌立绘,甚至于一些小的四格漫画剧情,都沿用到《星光舞台》中。这么做虽然有偷懒嫌疑,但这体现了产品之间的相关性,让一直追随这一系列的玩家倍感亲切。

 从“一个”到“一群”

偶像团体养成和《明星志愿》或者是《凌波丽养成计划》这类游戏最大的不同是,玩家要面对的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群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特色在《樱花大战》中就有了一定的体现。

玩家作为帝国华击团的组长大神一郎,空降到这群因个性迥异无法协同作战的少女中间,进行协调和作战的工作。游戏分为日常和战斗两部分,战斗部分是不折不扣的战略模拟游戏,而日常部分则是通过对话选择来进行,不同的选项会影响不同角色之间的好感度。玩家必须协调好女孩子之间的相性,这会影响到女性角色的数值,甚至有可能左右结局。

大概是因为在不同女性之间周旋过于疲累,等到05年街机游戏《偶像大师》横空出世时,玩家只需要专注于培养女孩子就好。随着后现代化的趋势,玩家越来越偏重角色消费,贴着各种标签的少女们被一个又一个地塞进游戏,供玩家们选择。角色数目是有限的,但玩家对于特定角色的爱是无限的——看看现在的日本Lovelive的粉丝,出门举着一块别满角色徽章的床单就知道了。

据说是在推特上Animate的“痛包”(给书包做额外装饰)选拔赛冠军,上面全都是南小鸟的周边

从05年开始,《偶像大师》就一直在培育玩家对于角色的爱。从主机板游戏的服装DLC,到《皇牌空战》系列的《偶像大师》限定涂装,再到实体产品上——零食、饮料、1000日元的矿泉水……拥有包括“高达”、“美少女战士”等多个国民IP的万代南梦宫发挥着自己全产业营销能力,将偶像拉下神坛,让《偶像大师》系列捧成大家身边的偶像。

看着那些女孩子闪闪发光地站在舞台上,冲着你唱歌鼓劲,心中的阴霾就会一扫而光。我知道她们只是贴着一个个标签的文化消费品,经过近10年IP沉淀后得出的最符合玩家期待的商品,但还是忍不住以她们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真的有登上舞台的机会,我想自己没有那样的勇气应对自如。所以看到自己培养的角色站到舞台上接受万人喝彩的时候,就十分满足了。


触乐丨高品质、有价值、有趣的移动游戏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