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索尼和微软可能都在猜对方敢亏多少丨触乐夜话

 触乐 2020-08-05

终于使用了毫不含糊的图!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新主机就要来了,它们的价格却还没公布。

影响主机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售价只是其中的一环,不过,从下一世代的情况来看,这一次的这一环可能尤其关键。原因并不复杂,对现在的玩家来说,下一世代的两家主机的性能、服务、独占情况基本上都是可以预计的,价格就成了更为显著的变量。

性能上,微软的Xbox Series X(XSX)看起来要比索尼的PlayStation 5(PS5)略胜一筹,不过这期间的差距也算不上是决定性的,或许一个优化问题就足以抹平性能优势。服务上,不同于PS3时迈入数字时代的巨大变革,这一次,可以预料两家的游戏销售模式、会员模式都不会有太大变动。微软仍然会大力推行将首发第一方游戏都加入订阅列表的会员制(XGPU),而索尼看起来不会推出类似模式。

如果说性能和服务上微软的XSX都更占上风的话,对国内的玩家而言,PS5则在独占游戏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由于国内游戏PC的普及,微软方面多数的第一方大作都会登陆PC,这使得XSX对于有游戏PC的玩家来说不那么有必要。相对的,索尼方面的独占游戏看起来更多一些,除了第一方游戏,诸如Falcom这样的日本第三方中小型厂商也会选择将作品优先发布在PS平台上。不过,微软也在努力追平独占游戏方面的劣势,近年来“如龙”系列来到Xbox平台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另一个世界线里,“如龙”或许是世嘉主机独占游戏

两家都选择在一个相同的时间节点发售新主机,这使得价格因素变得更加重要。纵观前几代主机的发售时间,Xbox比PS2晚了一年,Xbox 360比PS3早了一年——基本上都能算是谁晚谁吃亏,出得晚还卖得贵就更吃亏。到了上世代,情况有了变化,PS4和Xbox One都在2013年的11月发售,价格的对比也就显得更加惨烈:Xbox One的售价(499美元)比PS4(399美元)贵了足足100美元,尽管多了一个Kinect,但这售价仍然获得了一致差评。今年,两家主机又将在同一时间段发售,同时段的比较想必会同样惨烈。

诚然,主机的成败不是一个价格因素能够完全概括的,Xbox One在早期遭受的差评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游戏阵容不足,以及微软强推禁止游戏二手交易等原因。不过,在不同世代各自吃过亏的双方今年不应该再犯此类错误,除了品控这样不好预计的事件外,“卖多贵”的交锋称得上是真刀真枪的硬碰硬了。

更不用说,主机售价还真是一件颇有弹性的事儿。许多游戏主机在发售初期就是亏本卖,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搜索一下新闻,游戏主机在第一年亏个十几或几十亿的消息不算罕见。但这种亏本意味着占领了今后5~10年的市场,能获得更长期的收益。在控制硬件亏损的情况下尽可能强占市场,这是每一代主机角逐的核心目标。又占据市场又能盈利的好事已经不太常见,只有放弃追赶性能另辟蹊径(就像早已发售的“次世代主机”Switch一样)才会有些许希望。

既然XSX像空气净化器,PS5或许真的应该像路由器

在即将到来的新世代里,如果想要硬件盈利(甚至只是保本),399美元以内的售价对双方来说似乎都有些难以维持。然而,从过往的一些数据来看,哪怕性能更强,过高售价(往往指超过400美元)的主机常常会在竞争中吃亏。实际上,许多游戏主机降价到299美元以下时销量会暴涨,这或许能反映出多数消费者的期待售价。

绝大多数时候,在游戏主机生命周期的前半段,想要卖得动就是要敢亏本,要想卖过竞争对手更是要敢于积极亏本。这件事的尴尬之处也正在于此:他们都不知道对手敢亏多少——先公布了售价,万一对方心更狠,那就不好办了。不久前的一些传闻也说,微软和索尼的高管都在等对方先公布售价,这听起来倒是颇为可信——这种心理战最有意思。

从过往的历史来看,新主机的售价往往在发售前一两个季度公布,算起来时间差不多了,或许最近我们便能听到更为准确的消息。

上篇夜话:在航天港寻找潜在的游戏玩家


编辑熊宇

还是想养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