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家章真如:治痛风,先健脾!一张方子,道尽玄机,请你参悟

 好运常在 2020-08-05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应后台读者的请求,给你聊聊痛风吧。

   在我的本子里头,记载了一张医案和验方。今天,我觉得是时候拿出来,给大家讲讲了。

   它给我们展示的,是和教科书上截然不同的,同时也是源于实践的治疗心法。它让我们了解,真正的中医,是如何用中药来治痛风的。

   故事的主人公,为江西南昌杏林名宿章真如老师。章师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他的生平,我不想多介绍了。总之,他的代表作《医学十论》,是现代中医对元代丹溪学说继承发展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医学术史上,有一席之地。

  

   话说有这么一回,一个80岁的男性患者来看病。

   什么毛病呢?

   原来,早在半年前,他的左侧踝骨就有肿痛的现象。最初的一回,是他在洗脚的时候,偶尔发现肿痛的,但是当时没当回事。后来,疼痛加剧,跛行,伴随低热,食欲减退,这才到医院检查,发现尿酸9.3,诊断为痛风,给开了不少药。

   但是这个药呢,吃上好,不是就犯病,后来直接导致腹泻。老患者觉得这样不行,转投中医。

   刻诊,见舌头黯淡,舌苔黄腻,脉象沉细,踝骨红肿依然,但是精神、饮食都正常。

   章师沉吟半晌,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苍术、白术各10克,牛膝10克,黄柏10克,木瓜10克,忍冬藤10克,夜交藤10克,细辛3克,秦艽10克,薏苡仁30克,茯苓10克,威灵仙10克,桑枝30克,木香10克,一共5剂。

   章师嘱咐,先用着,若有效,再接着用。结果,此患遵这配伍调养60多剂,效果显著,疼痛消失。最后,以此配伍做成丸药,长期调服。

   这里头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从这配伍的组成角度来看看。

  

   其实,熟悉药性的人都知道,牛膝、木瓜、忍冬藤、夜交藤、细辛、秦艽、威灵仙、桑枝、薏苡仁,这些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治疗痹症的常用药,可以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问题的关键,就是苍术、白术、茯苓、木香这几味药。当然,还可以算薏苡仁一个。

   他们几个能干啥?健脾啊。苍术和白术,那是健脾的铁杆兄弟。茯苓健脾利湿,木香行气健脾。薏苡仁也入脾经。

   问题是,为什么要健脾?苍术和白术,苦温燥湿。苍术的辛燥之性,比白术更厉害。患者都舌苔黄腻了,说明有热。这个时候用辛燥之品,用意何在?

   答案,在脉象上。你看,他脉沉细!沉细脉,是虚弱的脉象,提示我们气血鼓动乏力。你别看患者舌苔是黄腻的,但是脉象是弱的呀。

   这说明什么?说明患者脾气亏虚,正气不足。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津液输布失常,结果就是容易化生痰湿,且气血鼓动无力,痰湿得以聚集。痰湿郁久化热,形成痰热。痰热郁积日久,形成痛风。痰瘀互结,阻滞脉络,所以患者舌头暗淡。

  

   因此,调治之道,就是要在健脾助运的基础上,行一般的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的办法。这才是真髓啊。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领悟。对与不对,希望大家批评。

   但是,这个验案和配伍,却实实在在地昭示我们一个道理——有些痛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虽然有湿热之象,但也不能一味攻伐,而是要健脾扶正。须知,脾虚,才是产生湿热的根源。这样的人,往往舌黯,脉沉细,苔黄腻。这个舌脉,在中医临床中是特别常见的。

   故事写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了。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能深刻体会此篇文说里面,并不算成熟的观点。至于说方药配伍,则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借鉴应用。我觉得,如果加减得法,它是会起到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