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见闻】容子 | 波罗的海的黎明静悄悄

 聚力阅读 2020-08-05

总第1170

波罗的海上的落日

波罗的海的黎明静悄悄

文 | 容子

四月,在中国江南,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而在北欧芬兰,还是冰天雪地,不过河面的冰层已经开始悄悄融化。寒冷的季节,在北欧旅行,赶上阴冷的天气,人的心情真会像西贝柳斯(芬兰音乐家)的乐曲那样,阴郁、凄凉。

赫尔辛基,1952年第65届夏季奥运会曾在这里举行,当时中国仅派出了3名代表参加,而运动员只有1名。在这个奥运会上,中国人多么孤独!

十年前的4月13日—14日,我们在这座城市逗留了一天半。

14日清晨,太阳在天边露出脸庞,却迅速地被阴云湮没,大地仿佛还没有苏醒,周围静悄悄。萧瑟的风从无声的空中吹过,连风儿都静得像是无力的老人。

白色的赫尔辛基大教堂,肃静地伫立在议会广场上。广场上的亚历山大二世沙皇雕像,孤独地高耸在花岗岩的底座上,一只海鸥长久地停立在雕像的头顶,只有它在寂静中发出长鸣。

西贝柳斯公园悄然幽静,外面的冰河哑然无声地躺在大地怀中。公园里的铅灰色管风琴雕塑纪念碑,静静地垂挂下长长短短的钢管。西贝柳斯的脸谱雕像镶嵌在离它不远的岩石上面。音乐家用他幽怨的眼睛瞧着这个世界,怀念着自己写给故乡芬兰的惆怅、悲伤的乐曲。

赫尔辛基-西贝柳斯公园内的音乐家雕像

“岩石教堂”无声地隐藏在城中,静默地等待虔诚的信徒光临。天窗外射来几缕亮光,把阴冷的教堂从沉睡中唤醒,赋予了它清静的体面、幽幽的威严。

大街上静得令人窒息,无论你多么兴奋,也无法敞开胸怀在这里高声呼喊。

下午,太阳慢慢露出了脸庞,阳光带来了稍许温暖。陪同我们的年轻女导游,少言寡语,安静得就像一尊女神雕像。这位来自中国江西的留学生,在芬兰已生活多年,还是独身一人。她的眼中流淌出忧郁的目光,或许因为赫尔辛基的华人太少,她感到孤独?或许因为北欧的天气太阴冷,她感到凄凉?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有多少这样的中国姑娘?

黄昏时,女导游静静地陪伴我们来到码头,帮我们买好船票,我们等待着搭乘“诗丽雅”航线(Silja Line)的游轮前往瑞典。女导游得知我们几天后将回中国,望着我们长叹。她思念故乡,多年未能回国,想念家中亲人,肝肠寸断。我问她:何时能回国?她苦涩地摇摇头。从她的只言片语间,我感到了她只身在外边学习、边打工的艰辛不易和孤独茫然。道别的时候,我希望她能笑一笑,可她却湿着眼眶与我们分手。

游轮鸣笛离港,我们离开了芬兰。在甲板上依着船舷,望着白色大教堂的天蓝色圆尖顶慢慢消失在远方,我在心中不断地问:年轻的姑娘,你为什么出国?为了什么在国外奋斗? 

晚霞在海面上静静地画出了片片火烧云,金红的太阳在霞光的陪伴下,向海面投下长长的身影。海波把一个个叠接在一起的落日余晖抖落成一串阳光倒影,像一柄金红的光剑,笔直地插入湛蓝的海面。

太阳在悄悄地向海面下沉,一点点地接近湛蓝。最后,它纵身一跳,金红就投入了湛蓝的怀抱。天边只剩一层淡红的云片,随着阳光的消失,云片慢慢失去了它的红润,与大海一起向着暮色靠近。

“走喽,走喽——”,同伴们在招呼我,可我恋恋不舍地望着海面,直看到海天一片,夜幕降临。

波罗的海游船内一景

无论大海上的日落让人感到怎样孤寂,无论海风在唱多么悲凉的夜曲,船舱里始终是温暖、欢乐、躁动、沸腾的。自助餐厅里,杯盏交错,欢声笑语;2楼的购物街,灯火辉煌,熙熙攘攘;音乐奏响的舞池,成双成对,翩翩起舞;7楼的游乐场,灯红酒绿,彻夜狂欢……

游轮在波罗的海上航行,平静、安稳。没有风暴,没有巨浪,波罗的海永远是北欧人民的可爱摇篮。一夜醒来,天边泛出红光,我赶紧起身,来到前舱甲板观看日出。这时的大海已经苏醒,湛蓝的海面仍是那样一如既往的宁静。

黎明静悄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宁静的小岛。岛上的芦苇、树木,静止不动,就像漂浮在海上的一幅幅油画。有些小岛上建有一些别致的建筑,可爱的小屋小桥,色彩明丽,就像人间天堂。波罗的海的红日,从湛蓝的怀抱中挣脱,冉冉升起,把红霞送给蓝天,把金光洒向大海,把美丽留给了波罗的海的行船。

我在心中忍不住地喊:哦,多么美的地方,多么蓝的大海!年轻的中国姑娘,你为什么忧郁?何时才能熬过阴冷的夜晚,熬过静静的黎明,在温暖的太阳升起时回到你日思夜想的故乡?!

2020年的4月,当许多海外游子争先恐后回到中国躲避疫情灾难时,我恍然想起黎明静悄悄的波罗的海,想起了赫尔辛基的那个留学生姑娘……

2020年4月24日发表于《联合时报》

作者简介

容子,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于1985年在《特区文学》发表日本中篇小说译文《破产制造者》等;1991年合著出版《中外文艺家及名作辞典》;2013年出版“母女诗歌集”《远方的梦》;2014年出版散文集《走出国门》(海外篇)《守望家园》(国内篇);2019年10月出版散文集《故乡在何方》。在《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联合时报》《杭州日报》《福州晚报》《今日上海》《上海滩》《档案春秋》《译友》等报刊及新媒体“上海纪实”、“朝花时文”、“上海观察”、“文汇APP”、“新民APP”等,发表过散文、随笔、纪实文、短篇译文等。


RECOMM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