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的喜悦 | 朱绪厚

 又见酸枣人生 2020-08-05


秋天的喜悦

作者/朱绪厚

  编辑/紫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满坡的庄稼,像是事先商量好了似的,说声熟就齐呼啦地都熟了。秋,抱着金娃娃来了,人们心里充满喜悦。

辛勤的庄稼人,忘了劳累和盛夏的折磨,和秋握手、亲吻,忙着把秋接回家。白花花的花生、胖乎乎的大豆、红火火的高粱、黄橙橙的玉米棒子、金灿灿的谷穗、稠密密的稻穗,被一双双粗大的手,别离了母体,爬上电动车或拖拉机,走进了农家大院。

花生、大豆躺在平房顶上或宽敞的晒场亲吻阳光,花生不害羞的袒露着鱼肚白,大豆咧开嘴“啪啪”炸响;玉米棒子“叠罗汉”一般抱成团,在房前规则地立成一排排;高粱穗和大红辣椒一起挂在房檐下、搭在树叉上,羞涩地跟太阳眨眼,跟偶尔飞来的鸟儿嬉戏;谷穗、稻穗晒在打谷场,幸福地接受木杈的翻腾、碌碡的碾压,机器的吞云吐雾,蜕变成招人喜爱的白胖娃娃。

壮汉们奔波在田间,白胡子老汉和婆姨们忙活在场院。趁着天气晴好瞄准了风向,一把大木锨把花生、大豆、谷子、高粱玉米粒儿,倒进簸箕里,手持簸箕的老汉叉开两腿胳膊一伸一收,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灰尘、碎片随风而出,沉甸甸的粮食活蹦乱跳地落下,堆积成弯弯的“沙漠”。杨干净了,晒透了,灌满屋里的瓮,装满院子里的囤,炫耀日子的殷实、生活的富足。

如月的镰刀和光亮的鹤脖锄,被放进墙角憩息,卯足了劲的老黄牛停下悠闲的反刍,从窝棚里出来,走进无垠的田野,和拖拉机摽着膀子,将黄土地翻起闪光的波浪。耕翻了地,老黄牛和小毛驴在山间小地拉耩子,播种机在大田里撒欢,只三五天就将小麦种进明年的希望里。

秋深了,荷花败了,枫叶醉了。山楂、苹果、核桃接替了樱桃、葡萄、西瓜,冬瓜、萝卜、土豆、莲藕换下豆角、茄子、西红柿,端坐在箩筐里,乘着或土或洋的“轿子”,奔向农村大集、城里的超市,换回大把的钞票和甜蜜。“当午锄禾、汗滴入土”的人们,用没早没晚的耕耘,收获了一个饱满的秋。烫上一壶酒,咀嚼着应季的新鲜蔬菜,吃着刚打的新粮,细品慢饮,细嚼慢咽,沟壑纵横的脸上,洋溢着心满意足。

忙完秋,人们想起酝酿了好久的心事。开始兑现享受生活的诺言:老屋里粉刷着清新,装修着气派;新楼中安上空调,换上大屏幕电视。姑娘从商店买来时髦,小伙子从城里开回了“洋气”.长辈们正精心操办儿女的婚事,盘算着美好的未来,大人孩子无不陶醉在秋天的收获里……


作者简介

朱绪厚  男,生于1955年10月,山东省泰安高新区徂徕镇人。自幼喜爱文学,虽人笨手拙,依然笔耕不辍。在党政机关从事宣传工作40年,有大量新闻稿件见诸省内外报刊。工作之余,学习小说、散文、诗词写作,其作品散见于《农村大众》、《齐鲁晚报》、《泰安日报》、《农民文摘》等

来稿请以 标题+正文+作者照片+作者简介 形式发送 (缺一将不予安排编辑和发表)。一周未答复自行处理。投稿前作者必须关注平台,义务分享平台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