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6654--1947年的一场包办婚礼,二人都是未成年,新郎满脸愁,新娘不情愿

 泊木沐 2020-08-05

我国的的文化习俗博大精深,红白喜事中的规矩礼仪更是特别有讲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夫妻们都是先结婚后恋爱,虽然在古代森严的等级背景下有一定的合理性,却也造就了不少悲剧,直到民国时期,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图为1947年,陕西某地的一场婚礼,从样貌来看,两人都是未成年,很显然是父母包办。

民国时期的婚礼,一方面传承着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的新形式,糅合成一种“传统婚礼”和“文明婚礼”并存的独特风格。图中的新郎新娘采用的就是这种糅合风格,两人旁边站着的是伴郎和伴娘,我国古代称之为“傧相”。

由于西式的“文明婚礼”是新兴事物,因此纯西式和中西糅合的婚礼形式在老百姓中并不是很普及,只在“上流”社会(包括官宦、绅士等)和青年知识分子中。另外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废除买卖婚姻,还出台了《民国礼制草案》用以统一规范婚礼形式。图为伴郎和伴娘护送新郎新娘到正房大厅。

《民国礼制草案》中规定,男女双方订婚免除一切聘礼,只需要双方各自签署一份婚贴,婚贴中包括自己的详细身份信息,并注明自愿与对方订婚,然后交换婚贴即可,商量好结婚的日子后,用名贴通知双方家族。在正式的婚礼仪式上需要有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傧相出席。图为新郎新娘和伴郎伴娘站在证婚人面前。

证婚仪式非常严肃,新郎新娘需要当众亲口回应是否自愿结婚,同意后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以此在证婚书上按手印或者签字,这个流程类似于西式婚礼中的那段耳熟能详的宣誓“无论他贫穷还是富有,你愿意……”

证婚完毕后,夫妻双方直接向对方鞠躬,意为结婚后两人要相敬如宾。而传统婚礼则是需要先拜天地,再拜双亲,最后才是夫妻对拜,因此糅合婚礼形式在这个环节上也做了很大改变。

证婚仪式完毕,下一个环节就是“谒见仪式”,因为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联姻,上需要向宗亲禀明,下用来传承后代。谒见仪式之前会放鞭炮,表示要开席,因为谒见仪式常常在饭桌上进行。

传统婚礼中的谒见仪式是在结婚第二天进行,并且非常重要,因为结婚预示着女方要从父亲一族向丈夫一族转变,具体的流程是新娘以针线品做进献给公婆和其他长辈,长辈们以钱币作为回礼。结婚三天后两个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回门”,至此整个婚礼流程才正式结束。图为新婚夫妻向宗亲长辈敬酒。

敬酒过程中的规矩也很多,因为这是婚宴上的重头戏,一般是先敬双方的长辈,然后是亲戚和父母亲请来的贵客,最后才是自己的自己的朋友,不仅要做到每桌都要敬到,而且要做到桌上的每个人都要敬到,这样才能表现出对到场亲朋好友的答谢之礼。图为新娘给丈夫的朋友倒酒、敬酒。

给所有人敬完酒之后,新婚夫妻仍然不能坐下吃饭喝酒,因为很快就有宾客要起身离开,这是新郎新娘就开始了漫长的送客礼,亲戚和朋友在离开时会象征性地互相寒暄,夫妻二人要笑礼相送。送走了所有人,两人才能带着疲惫坐下吃饭,从照片上看整个过程中,新婚夫妻没有露出一丝幸福的笑容,两人虽然举办了半新形式的婚礼,却依旧未逃过包办婚姻的禁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