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第一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人

 倦鸟依林 2020-08-05
大家好,我们的信爷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战国七雄”当中有一位政治强人,就是赵国的赵武灵王。
他少年继位,各国趁着幼主继位想要瓜分赵国,少年君主在肥义等人的帮助下,决定针锋相对,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最终吓退诸国,保全了赵国;
他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军制政策,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威震天下,甚至秦国的王位继承都要看的脸色
他异想天开,壮年时传位太子,最终被困沙丘,活活饿死
这样一个传奇君主,他的得失值得我们研究,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赵武灵王


少年继位,初露峥嵘

春秋变成战国之后第一个强大起来的是魏国,历史上“孙庞斗智”的典故说的是当时庞涓所在魏国那时候所向披靡,可碰上了孙膑这个克星,先后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败给孙膑指挥的齐国军队。魏国的国力从此遭到严重的削弱。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时又出现了第二个克星——赵武灵王他爸爸赵肃侯
赵肃侯是赵国立国以后的第五位领导人,他凭借自己出色的领导能力,把魏国给压了下去,而且捎把齐国也给打服了。以至于赵肃侯死的时候,秦、楚、燕、齐、魏五个国家各自派出军队来赵国吊丧,说是吊丧,其实就是试探,如果赵国应对不好,就可能亡国。
刚刚继位的赵武灵王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并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各国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不得不打消了占赵国便宜的念头。


“胡服骑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赵肃侯死后,赵国的力量呈衰败的态势。作为国君的赵武灵王决定进行改革。他开始了一项大胆的军事改革,叫“胡服骑射”。
在当时中原文明的服饰都是宽袍大袖,打仗很碍事,而游牧地区的国家窄腰窄袖,束身便捷,打起仗来方便很多。赵武灵王根据他们的样子,让自己的部队换上更利于作战的衣服,并且按照游牧地区的作战方式来训练部队。
如果按照当时国家认同标准,赵武灵王可能是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人。
但有改革就会有阻力,中原文明一直是讲“礼法”的文明。穿衣、戴帽、走路,说话,都是有硬性规定的。所以任何一样关于穿衣服的改变,古人也是轻易不会接受的。赵武灵王是个很有方法的人,他先小范围的搞一个试点,成功之后他再去游说那些反对的人。全面推开自己的改革后,赵国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战斗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赵国的国土是比较狭长的,中间正好被中山国截断,因此赵国对于中山国是深恶痛绝,一心想要灭掉他。但是中山国多是山地,而且国人战斗力很强,赵国一直未能如愿。经过“胡服骑射”,赵国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经过8年的努力,他终于在公元前296年把中山国给灭了。


称霸天下,干涉他国内政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参加举重大赛,结果丢了性命。他死之后因为没有孩子,所以秦国马上为了争夺继承权打起来了,争夺的双方分别是秦武王的生母惠文后的队伍和宣太后代表队。秦武王的弟弟叫嬴稷(赵稷),就是日后的昭襄王。他少年之时就被派到燕国当人质了,后来秦国迫于赵武灵王的压力,立了嬴稷为秦王。
赵武灵王这时实力很强,燕国内乱,燕国有个小公子在韩国做人质。赵武灵王生生从韩国把人要出来,然后派军队保着这位公子回燕国继承王位,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昭王。所以赵国和燕国在那一段时间关系非常好。
嬴稷从小在燕国,跟燕国关系很亲,跟赵国也不赖,所以立嬴稷为秦王,对赵国有利。因此赵武灵王才选择支持嬴稷成为新的秦王。通过这两件事来看,他一人至少能压住燕国、韩国和秦国三家。


清官难断家务事,身死沙丘

鉴于秦武王死后没有太子,国内争夺王位,导致国力大减,引起帝国窥视,赵武灵王决定先行传位给太子,以便实现政权的平稳交接。赵武灵王的传位,虽然理由和目的不同,但是形式差不多。公元前299年,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何赵惠文王),但兵权没有给。按照他的意思就是让赵何把别的活儿干会了,自己带着兵四处作战。等自己打不动了,再把兵权给自己的儿子,这样既不耽误自己的事儿,也能保证权力可以平稳过渡。
赵何是赵王的次子,他有一个大哥叫赵章,本来赵章是太子,而且干得还不错,但是因为赵何的母亲得宠,赵武灵王就改立赵何为太子。因此赵武灵王觉得对不起大儿子,他就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已经是赵王的赵何把赵国的代郡封给自己大哥,让赵章做代王。这一下赵国的满朝文武全都凌乱了,赵武灵王管着军队,老二做赵王,老大做代王,一个国家仨领导人。大臣们都反对,轮到赵武灵王不满意了,于是他想了个昏招,挑拨自己俩儿子,他再以居中调停的面目出现,总揽大权。
赵何此时已经获得了满朝文武的认可,他先下手为强,剿灭了赵章的党羽。赵章去投靠赵武灵王,赵何的手下一看,斩草要除根,就采取了围困的办法。最终,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自己原来的大臣活活饿死在沙丘宫,史称“沙丘之乱”。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历来被史学家所赞颂,套用近代史的说法,他也算“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为了提振国家实力,敢为天下先,挑战固有的价值观。这一点说明赵武灵王是一个敢想敢干,不畏艰难的勇敢者。

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他用了八年的力气,灭掉了中山国,这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一面。同时他很重感情,因为这个经常让他的思路受到打扰,以至于考虑事老出岔子,最终还因为这个送了命。

沙丘之乱是指赵国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主父惠文王到沙丘游览(一说是寻找墓冢地点),分住两处宫室。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他的党徒和田不礼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见惠文王。相国肥义狐疑有诈,故先行进访,并留精兵拱卫赵王,不久一代明相肥义被刺杀。公子章率兵与惠文王卫队交战,但宫室防卫严密久攻不下。数日后,掌赵国兵权的公子成李兑从国都赶到,调集四邑的军队前来平定这场变乱,最终击退公子章和田不礼,消灭了他们的党徒,安定了王室。

简介


赵武灵王长子公子章,母韩氏,原为太子,因武灵王宠幸吴娃,于是改立吴娃之子公子何为太子。

前299年,赵武灵王攻破中山国都城灵寿并吞了中山,迁中山王到肤施。武灵王见公子章失位,且侍奉弟弟,又不忍心,一度想将赵国瓜分,由二子各自为王,后为大臣们所阻。最后将之封于代郡(今河北蔚县),称安阳君,以田不礼为宰相。

将军李兑知道公子章不能忍受这样的屈辱,日后必然谋反,并劝谏肥义自保,肥义虽然知道结果,但仍然决心保护公子何。肥义甚至还说:"如果有人要跟赵何相见的话,一定让我走在前面。"

前298年,赵武灵王禅让予赵何,是为赵惠文王,武灵王自称主父(君主之父)。

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游于沙丘,公子章与田不礼诈称主父召见惠文王,打算将他谋杀,以篡位。肥义知道其中有诈,代替惠文王先去,被杀。公子成和李兑从邯郸赶来平乱,发四邑之兵,杀田不礼。公子章逃到主父宫中,主父因为父子之情,接纳了公子章

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包围主父宫殿,终于杀了公子章。不过公子成和李兑害怕主父对他们两人报复,甚至灭族,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围困,对宫中的人说:"后出来的人灭族",宫中人都逃了出来。

主父逃不出来,苦无粮食,把树上的小鸟都掏来食用,过了三个月左右,在宫中饿死。谥为武灵王

事件前因


沙丘之乱,或作沙丘宫变,是指战国时代赵国的一场兵变。赵主父(赵武灵王)与赵惠文王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游玩,安阳君公子章趁机发兵攻击赵惠文王,意图夺位。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勤王,公子章逃跑,主父竟然接纳了公子章,公子成和李兑杀死公子章后,为了卸责,继续围困主父,主父因而饿死。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国于公子何,任肥义为相,兼任赵王何的傅。赵武灵王自号主父。

宗法制度而言,赵武灵王违背宗制,废嫡立幼(赵武灵王原有嫡子公子章,但由于爱惜幼子公子何而传国),又不忍废老太子,欲分代郡为之国,为其后赵国内乱埋下伏笔。

事件过程


废太子公子章,年长太子10岁,英武多谋,有军功,又长期据太子之位,故党羽众多。主父起初是把长子赵章立为太子,后来得到吴娃,非常宠爱她,为此不出吴娃之宫好几年,生下儿子赵何后,便废了太子章而立赵何为王。吴娃死后,对赵何的爱也随之松弛,重又怜惜原来的太子,拟分代郡和已灭国的中山国,让长子任代王,而让两个儿子并立为王,为此犹豫不决。

兵败后,田不礼逃亡宋国,公子章败退到主父宫跪求避难,主父竟纳其入。因此李兑公子兵围沙丘宫。李兑想向赵王何请示如何处置,被公子成制止。公子成认为:以目前之势,赵王定不忍下令诛其父兄。如此一来,围主父宫,赶杀公子章就会成为两人的罪过。事后如主父追究,他们难逃灭族。而如果不请示赵王何,自己处置,赵王何年幼且不明真相也一定会接受这个结果。于是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主父不能制止。后公子成遣人在宫门口高呼:最后出宫者族之。尽出主父宫人,但不许主父出宫。主父欲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围不战,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主父被围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和饮水。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逼不得不掏鸟窝吃雏鸟,最后竟以壮年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在确定主父死之后,才打开内宫为其收尸。并发讣告告知各诸侯。事后惠文王任命公子成为宰相,封号是安平君,任命李兑为司寇。沙丘之乱结束。

事件后果


沙丘之乱,严重打击了正处于上升期的赵国国势。赵国王室受到巨大打击,赵国失去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和辅佐3代赵王的明相肥义。赵武灵王所确立的"胡服骑射"的改革,在此之后虽然形式上继续,但实际条令大多被废止。赵武灵王对赵国国家结构的改造,对赵国国家性格的重塑由此戛然而止,赵国从此失去了取代尚未完全变法成功的秦国成为超级强国的机会。

历史评价


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武帝、明成祖一样,是少数可以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1903年,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历史学家翦伯赞有《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一诗:"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