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博览:古人养生的要诀等

 zhb学习阅览室 2020-08-05

古人养生的要诀

三国魏晋时期嵇康所著的《养生论》,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养生专著,其中蕴含的养生哲理,让后世养生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人都很受启发。

对于养生的难处,嵇康总结出有五难。他认为,解决了这五难,才能健康长寿。哪五难呢?“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断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过度追求权势钱财;情绪不稳定,喜怒不控制;迷恋女色,纵欲无度;管不住嘴,嗜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盐菜肴,饮食不节,嗜烟酗酒;考虑问题太多,多思多忧,活得太累。这些都是养生的大忌。对某一个人来讲,虽然这“五难”不一定全有,但如有其中之一二难,也就大为不妙,说不定连生命就栽倒在这一二难中。

其实,早在南北朝时,华佗传授吴晋作的《太上老君养生真诀》中就已提出养生要除六害:“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倭妄,六者去妒忌。”细看这“六害”,与上面所述的“五难”内容相同,含义基本一致,也可能“五难”是在“六害”的基础上形成的。

今天看来,古人的这些养生论述,对于现代人仍有着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与借鉴价值。

(文/郭旭光)

鼠姓的由来

鼠姓是很古老的姓氏,宦有两大源头:其一源于子姓,出自商末周初鼠族,属于以图腾标志为氏。以图腾为姓氏,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概这支鼠族十分崇拜老鼠。这支鼠族在齐宋边界定居,就以鼠为氏了。战国初年,田代姜齐,鼠氏多改为谐音之苏氏、舒氏、束氏、菽氏、殳氏、戍氏、傲氏等。

其二,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鼠尼施是西突厥一个很强悍的部落,以大鼠(貂、貉)为图腾和貂尾纛为徽志旗幡,以突厥语尼施(即草原明珠)为部落名称,因此唐王朝史官称其为鼠尼施。西突厥灭亡后,唐朝将鼠尼施部迁至川黔地区,与西羌部落融合,成为西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之一。至今,贵州有彝族、云南有傈僳族以鼠为姓,据考证,就是源自鼠尼施部。

十二属相与十二地支搭配,子鼠恰是搭档。不过这种搭配出现较晚,大约在东汉时期。而子姓乃商朝的国姓,是很古老的姓氏。第一支鼠姓就源自子姓,大概跟商朝有点亲戚关系,这么算来子姓也是半个鼠姓了。

有鼠姓,自然也有鼠名。现代人也有以鼠为名的,如2008年(鼠年),天津市曾经做过调查,发现了12个名字中有鼠字的人。

(文/古傲生)

“悬丝诊脉”真有其事?

影视剧中,由于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缘故,有时会肴到“悬丝诊脉”这种貌似高超的中医学诊断技术。

悬丝诊脉是指病人和医生不见面,把一根丝线系在病人的寸口脉部位,然后通过按诊这根丝线来诊脉。历史上有孙思邈(541-682,有争议)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悬丝诊脉的传说。据说开始的时候,宫廷御医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的脚、鹦鹉脚上,让孙思邈来诊脉,结果孙思邈还真识别出丝线没有拴在皇后的手腕上,后来孙思邈通过悬丝诊脉判断长孙皇后是滞产,开了一副催生的方子,使得皇后顺利分娩。于是,悬丝诊脉成为中医诊病的神奇技术。

真的能够悬丝诊脉吗?这一点,曾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1881-1969)的说法应该比较中肯客观。施今墨认为“悬丝诊脉”这种形式在宫廷医疗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不过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显然不是靠悬丝诊脉所得的资料,因为医生悬丝诊脉的前后或同时,都能通过后妃们的贴身太监打听清楚病情,病情清楚后,医生已经是成竹在胸,因此,“悬丝诊脉”纯粹变成了一种形式。谁发明了书法“飞白书”

飞白书源于八分书,是隶书八分体演变而成的,其内涵包括隶书中的“飞”与线条中的丝丝露“白”,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墨的干涸而笔画露白。飞白书在墨法上要求黑、白相间,以体现“白”的特点;在形体上要求用波磔的飞扬体势,以体现—琶”。传说汉朝书法家蔡邕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送文章,他在等待被接见时,看到门外工匠在用扫把蘸石灰水刷墙,每一刷下去,白道里有些地方透出墙皮来。蔡邕回家不断练习,独创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即“飞白书”。

至唐代,飞白书仍然盛行,唐代的皇帝还写飞白体赐给臣下作为礼物:“伊唐二叶,迨及高宗。威所留意,亦云尽工。分赐宰弼,涣扬古风。”飞白书因为本身的特点,所以被称为“空蒙蝉翼之状,宛转蚪骖之形。斓皎月而霞薄,扬珍林丽雾轻”。

历史上善于写飞白书的名家很多,如韦诞、张弘、王虞(yi)、王羲之、王献之、武则天等。“春风送暖入屠苏”别解

古代诗人词家吟咏“元日”之作品可谓多矣,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堪称是最经典的代表作,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一词,历来众多注家都解释为“酒名,屠苏酒”。这似乎有其道理:一、屠苏酒是古代名酒(一说药酒),《荆楚岁时记》中已见记载;二、正月初一饮屠苏酒是古代一种岁时风俗;三、与欢度新春上也连得起来。

然而,笔者检阅一些辞书和相关古籍,觉得若把《元日》诗中的“屠苏”作为“房舍”解,似乎更为适宜,也更能体现原诗的境界。因为,“春风送暖”同喝“屠苏”没有逻辑关系,而且“屠苏”前有一“入”字属于搭配不当。

《辞海》注释“屠苏”条有三义,其第三种注释是“房屋,草庵”。《漢语大词典》中,“屠苏”条有五义:一草名;二即罘慝;三平屋、茅庵;四帽名;五亦作“屠酥”,药酒名。

“屠苏”为房屋解亦见史料记载,《宋书·索虏传》:“(拓跋)焘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仇兆鳌注引《杜臆》:“锦屠苏,天子之屋。”唐代韩谔《岁华纪丽》的《元日》篇“进屠苏”注:“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含囊进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所以“春风送暖入屠苏”,就不宜理解成“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中”,或者“喝了屠苏酒,暖洋洋的,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而将“屠苏”作为房屋解,那么,“春风送暖入屠苏”就可译为“春风把暖气吹进了房舍内”。联系到《元日》诗中第三句“千门万户”得到初升阳光的遍照,再联系诗中第四句,在房舍的大门上用新门神(新桃)换掉了旧门神(旧符)的描述,就可以佐证第二句解为“春风人户”比历代众多注家所释“春风人酒”,更为连贯和确切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