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二代执意弃美回国, 带领中国一个行业赶超世界, 然而却惨遭灭门

 昵称71011036 2020-08-05

曾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的白介夫,曾经表示过,自己度过几十个春夏秋冬,对这一生中的许多人许多事都有已经渐渐模糊淡忘,但有一个人,他永生不忘,中国的下一代更不能忘记。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中国科学界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萧光琰。或许你很少听说过他,但关于他的这段历史,却是浓墨重彩。

点击加载图片

事业有成,生活安逸

萧光琰是福建省福州人,但出生于日本。其父曾任是中华民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将武官。优渥的家庭背景,让他从小身在国外,却过得无忧无虑。良好的教育条件以及超出常人的智力让他9岁就精通中、日、英三国的语言,12岁就进入了日本最拔尖的中学学习。虽然身份是个富二代,但他却没有一些富二代的娇惯跋扈,从小就十分乖巧,也没什么奢侈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学习,这使他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后来他又前往美国深造,就读于坡摩那大学化学系,1942年, 他顺利毕业,45年,年仅25岁的萧光琰又取得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点击加载图片

学历出众的他,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了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成功参与了世界上第一套固定床单铂催化重整装置的项目。这让他在这项工作中接触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提炼技术。后来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天分,和努力,三年后,便成为了美国石油化学科学家中最拔尖的一个。这时的他才28岁,生活安逸,事业有成。

义无反顾,热血回国

就在这时原本人生已经圆满的他,却得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在动员留美的中国人才回国大显身手。这让他十分激动兴奋,被积压的爱国热血再次从内心深处澎湃。他知道,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经过战争摧残数年的中国此时百废待兴,各方面都有待人们去建设。而他虽从小到大都在国外,却永远流淌着华夏子孙的血液,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刻苦研发,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而现在这个时机已经到来。

点击加载图片

他立即向大洋彼岸的祖国写了一封信,询问祖国还缺少哪些有关石油工业的技术资料。收到回信后,他开始想方设法收集缺少的资料,而这就花了他整整一年的时间。足以见得,他收集的这些机资料是多么机密以及数量庞大。而也正是这批资料,弥补了中国石油领域的技术空白,为中国的石油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极力说服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甄素辉后,他带着这些重要的机密资料以及妻女回国,这过程中,他们遭到了美方的劝说和多次的阻挠,但他依旧排除万难,几经周折,通过转道香港,回到了没有亲朋好友的熟悉又陌生的祖国。

点击加载图片

点亮处在黑夜的中国,却被黑暗吞噬

回国后的萧光琰致力于中国的石油事业,投身到了条件十分艰苦的研究前线—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下班坐公交车,一月120的工资,他却甘之如饴。尽管条件和美国天差地别,但他无怨无悔。对他来说,尽管身体是疲惫的,但他的精神在为祖国奉献的过程中是富足的。满怀激情的他,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当中国石油技术很落后,连采用什么催化剂炼油都不知道,研究无法继续推进的情况下,萧光琰提出了正确的方案,选择采用铂重整技术,也正是这项技术建成了我国大型的工业生产装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后来他又带领着专题小组,短短半年间完成了中国石油化学史上的15篇奠基之作,还开展了国内首次页岩油裂化催化剂氮中毒的研究。

点击加载图片

他用他这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点亮了身处黑夜,建设过程中迷茫的中国。

然而就在他满怀激情,全力奉献的为祖国效力时,却被诬陷为“白旗”,大字报贴满家里的走廊,联欢会上被当众内涵羞辱。可尽管人格被严重侮辱,导致他长期失眠,他却依旧为这个他热爱的祖国,倾尽全力。1961年,他提出了生物催化这个极具意义的研究课题,相较于国外,早了将近30年。在1964年,大庆油田制取低凝柴油和航空煤油时,萧光琰又做出了一种转化率极高的催化剂,完美解决了当时面临的困境。

然而这些却并还没能阻止他被黑暗吞噬。1968年,萧光琰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关押,在连续残酷殴打后自杀身亡;三天后,他的妻子甄素辉,和15岁的女儿萧络服用安眠药一起自杀身亡。

点击加载图片

结语

带着一身赤诚而来,燃尽光亮后陨落,这就是伟大科学家—萧光琰。也许他在世的时代,没能等来这块土地相等的回报,但我们相信,他曾全力奉献的祖国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满怀赤诚之心的人,后世将会永远缅怀这样一个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