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弓道射法八节

 逸心茶舍 2020-08-05
日本弓道射法八节

根据“全日本弓道连盟”的官方定论,“射箭”的基本动作总共可以分出八个程序(节),透过这八个清晰明确的射术分节,使弓道的传授、说明及指导工作方面都显得更有效率。“射法八节(弓道八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踏足:

日语为“足踏み”。在“射位”(持弓待射时所站立的位置)上面向标靶时,两脚踏开的动作。一开始先做好“执弓的姿势”(左手持弓、右手持箭,双手维持在腰间水平,双脚同时向着前方站立的姿势),再走到“射位”上实行“踏足”。身体的正前方是向着“射位”的右方,双脚脚尖向着标靶的中心方向连成直线,然后双脚向左右迈开。双脚脚掌的展开幅度大约是60度,而双脚脚尖的距离则大概是身高的一半。双脚迈开的方法有两种:

“一脚踏开式”:面向标靶,左脚向标靶方向踏前半步,右脚向“射位”的右外侧作扇形挪动迈开。

“二脚踏开式”:面向标靶,左脚向标靶方向踏前半步,视线望着脚下时将右脚提往外侧踏出半步。

“一脚踏开式”主要源自“礼射系”,而“二脚踏开式”主要源自“武射系”。

日本弓道射法八节

构身

日语为“胴造り”。做妥步履基础后,所作出的稳定上半身的动作。将弓的下弧末端放到左膝上,弓需要面向正前方。右手则大概放在右腰的位置。与“踏足”一样,是执弓的最基本姿势。

备弓

日语为“弓构え”。把箭搭在弓上的准备动作。先要做好三个准备动作,分别是“取悬け”(以戴着护手套的右手拿着弦线和箭枝)、“手の内”(左手执紧弓)与及“物见”(看准标靶),然后开始进行“上箭”。“上箭”有两种模式。

“正面上箭”:在自己身体的正前方搭箭上弦。

“斜面上箭”:在自己身体的正前方搭箭上弦,左手稍微将弓往斜推向左前方(就自身方向而言)搭箭。

“正面上箭”主要源自“礼射系”完成“一脚踏开式”后的延伸动作,“斜面上箭”则主要来自“武射系”。但当“武射系”射手使用了“二脚踏开式”架式,便会以“正面上箭”的架式延续。

日本弓道射法八节

举起

日语为“打起し”。箭上弦后,以两只手分别把搭好位置的弓与箭高举过头的动作。与下一个步骤“拉开”相互紧扣。此处是众多弓道流派间最引起争议的一个步骤,有“正起”和“斜起”之分。

“正面举起”:从“正面上箭”的动作延续,双手将弓箭同时垂直向上高举。

“斜面举起”:继承“斜面上箭”的动作,双手将弓箭以左前方的轨迹向上举起。

“正面举起”主要源自“礼射系”完成“一脚踏开式”后的延伸动作,“斜面举起”则主要来自“武射系”。但当“武射系”射手使用了“二脚踏开式”架式,便会以“正面举起”的架式延续。

日本弓道射法八节

拉弓

日语为“引分け”。承接上一个动作,一手托弓一手拉弦(连着箭末的羽毛),左右张开双手,并把弓箭拉到自己的视线水平的动作。这个步骤有三种模式:

在“正面举起”的状态中双手往下拉落,当中左手向着标靶的方向伸展,紧持着弦线的右手手肘毋需屈曲,只需水平地回落至视线高度就可以了。与下一个步骤“集中”紧接。这个“拉开”法是源自“礼射系”的。

同样从“正面举起”的状态中双手往下拉落,不过在“拉开”的过程中进行“大三”(全称为“押大目引三分一”,即是右手同时要把弦线,以弓与弦张开后整体阔度三分之一的比例往后拉)的调整。动作停止后,作一次呼吸,然后准备下一步“集中”。这个“拉开”法源自“武射系”,不管是“一脚踏开式”还是“二脚踏开式”都会进入这一步骤。

若果动作延续自“斜面举起”的话,同样双手往下拉落,紧接下一步“集中”。又或者,在进行“拉开”的途中要同时进行“三分之二”(箭枝大概到了眉毛的高度时,弦线要以整体距离三分之二的比例向后拉)的调整。动作停止后,作一次呼吸,完成“拉开”。这个“拉开”法主要源自“武射系”。

日本弓道射法八节

日语为“会”。完成“拉开”的动作后,开始将箭瞄准标靶的状态。右颊轻碰箭枝(“頬付け”),人中及双唇紧拢(“口割り”)。全身静止,保持力度,眼睛瞄准标靶。这个状态紧接下一个步骤“分离”。

日语为“离れ”。松开持箭的右手,把箭射出。如果放箭后右手手腕往右方大幅伸展称为“大分离”;如果右手只是轻微向右方移开则称为“小分离”,如果右手移动幅度在二者之间则称为“中分离”。三种“分离”的分别,主要视乎射手在进行“拉开”至“分离”这数个步骤之间,所贯注的力量之多寡而异。

残心(残身)

日语为“残心(残身)”。把箭放出后身体所保持的姿势。完成“分离”后,保持同样的姿势数秒,令身心与呼吸一致。“残心”的称呼比较著重精神层面,而“残身”的写法则比较著重实质的身体姿态。

日本弓道射法八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