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演义知曹操

 夫然s3o0djob3e 2020-08-05

演义知曹操

 一、与张飞的亲缘关系

 谁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张飞是死对头,可是,历史上的曹操和张飞还有亲戚关系。笔者从«三国志»中了解到: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过继给太监曹腾后乃改姓曹,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淳、夏侯渊和曹操都是本家兄弟。夏侯渊的次子叫夏侯霸。«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除外采樵,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从妹也就是堂妹,张飞既娶了夏侯霸的堂妹,当然就是夏侯渊的侄女婿了。

 、                 

                    二、择婿观点与众不同

在封建社会里,选择女婿都讲究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但是,三国时代的曹操,却独具慧眼,与众不同。  曹操有个美貌娇俏的女儿,因没有找到满意的对象,故尔迟迟未嫁。曹操经常焦虑不安,其实,谁都想高攀曹家这门亲事,上门求亲的络择不绝,都是王孙公子,可是曹操一个都没有看中。

     有一日,曹操听说沛人丁仪,字正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颇有才华,便打算把女儿嫁给他。曹操的儿子曹丕觉得此事不妥,劝谏道丁仪虽有才学,其貌不扬,况且一只眼睛是瞎的?妹妹的终身大事非同儿戏,请父亲三思。曹操听罢,很严肃地回答说:用人须唯才是举,择婿也当如此,既然丁正礼文思敏捷,博学多才,就不应苛求他的相貌如何。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事,那是没有的啊!  后不久,曹操将丁仪接到家中,面试他的学识,丁果然对答如流,谈吐非凡,曹操大喜,当场就把女儿许配了他。这个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三、个性冷酷但深含坦率

     曹操在同袁绍作战中,听取尚书令荀彧的建议,及时地纠正了指挥上的失误,从而取得了消灭袁绍,平定北方的胜利。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上表给皇帝为荀彧请功时,讲得十分坦率,非常中肯,通篇贯穿着自以为非的精神。曹操用对比的方法,说明自己的主张是错误的,荀彧的意见是正确的。他说:在官渡之战中,因为兵员和粮食不足,我打算退回许昌,荀彧则极其深刻地说明坚持下去的好处。富有远见地提出进攻敌人的谋略。启发我改变了原来愚蠢的想法,坚营固守,出兵截击了袁绍的粮食给养,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得以转危为安。打败袁绍以后,军粮几乎用完,我想放弃进军河北的计划,改为南击刘表的策略。这是荀彧又详细说明了利害得失,使我再一次改变主张,挥师北上,终于取得平定翼、青、并、幽四州的胜利。假如从官渡退兵,袁绍必定鸣鼓前进,敌人得利而勇气百倍,我军退却则士气低落,这就会造成必然失败的形势。又假如:南击刘表,放弃兖、豫二州,饥饿的军队深入敌境,难以得到什么好处,根据地也有失掉的可能。而荀彧提出的两个对策,以亡为存,以祸为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

    笔者认为:在用兵打仗作出重大决策时,集思广益,虚心采纳,正确意见,这是历史上许多将帅不难做到的。但在夺取胜利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时,主动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承认自己不及部属,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为一般将帅所不容易做到的。

    曹操肩负军国重任,为广开言路乃于建安十一年下达«求言令»,要求官员们革除当面顺从的恶习,发动部下多提意见,规定每月初每人都要写出看到的优缺点,送给他亲自过目,正因为曹操具有这一过人之处,因而在他身边聚集了较多的人才,并且吸引了不少敌人营垒里的名将谋臣前来投奔。可见在雄争霸中,曹操的力量能够较快地发展壮大,决不是偶然的。

               四、“煮酒论英雄”显平天下之志

    “青梅煮酒”,是千古流传的一段佳话。刘备与曹操谈论天下英雄,刘备用袁术、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来搪塞,却被曹操一针见血地一一驳回,“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语石破天惊,刘备也变了颜色,匙箸落于地,能如此识刘备内心的,天下无二人。

    曹操的这番话不仅洞穿了刘备的内心,也体现了一个古代政治家的高瞻远瞩:袁术淮北称帝后,被曹操所破,带玺欲归其兄袁绍,被刘备截杀,落魄惊恐而忘; 袁绍空自兵强马壮,先自毁长城,拘田丰于狱中,关沮授于军营,躯许攸于阵前,终被曹操破于官渡;  刘表枉称六俊,忧虑焦思而亡,而其子更不如他; 而孙策空称江南小霸王,却死在许贡三门生下。我感觉若观这些所谓“英雄”的结局,相形之下曹操的眼光还是比较超前的。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曹操,还有很多的鲜为人知特点:比如献刀董卓的从容应对; 官渡之战的任人唯贤;望梅止渴的聪明急智;挥兵南下的雄心壮志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