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茶香流韵》-泉州

 白云之边 2020-08-05

《齐鲁文学》作品展台


作者:蔡培均
《茶香流韵》(散文)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林清玄更是出了名的爱茶,四面八风地到处找茶吃。偷得浮生半日闲,在周末的下午,我喜欢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伴着轻音乐,嘬着一杯茶,随意翻着喜欢的书,若是有雨更添雅致,古人喜欢红袖添香,我是一茶一书,音乐相随最是欢喜。杯口雾气袅袅,我的心,随着水底的茶叶渐渐舒张,思绪若清泉汩汩流淌……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婉转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尽洗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后岂堪夸。”在唐代大诗人元稹描述中茶是如此清雅动人。

我端至唇边抿一口铁观音,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余香满唇,充溢齿喉,沉醉于茶韵缭绕书墨馨香之中,神思天外。

泉从石出情愈烈,茶自峰生味更圆。铁观音是安溪的名茶,是海丝的一张华丽名片。闽南人爱喝茶,早在宋元海外贸易繁盛之时,泉州家家户户,饮茶成风,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陶瓷一起,随着丝绸登上货船,远涉重洋,开始一段前后跨越10多个世纪的繁荣的海上贸易图景。据史料记载,当时与安溪进行贸易的国家达58个,遍及今东南亚、西非、北非等地。

作为“海丝之路”的中国符号,安溪茶叶承载的不仅是安溪与“丝路”国家的经贸关系,更印刻着浓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海丝文化的精粹,安溪茶文化已融入安溪人世世代代的情感。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对安溪铁观音更是赞叹不已。如“有香高而秀,蜜底兰香的观音韵”,陆游更是赞它“舌根常留甘尽日”。

“寒夜客来茶当酒。”只要踏上安溪这方土地,你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备有茶具,只要走进安溪人的家门,客无亲疏,主人都会冲泡安溪茶招待你。一杯热腾香浓的安溪茶,一张诚挚和善的笑容,一番温馨热情的话语,为你扫去一路的风尘,抚平心上的风沙。“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每次走进安溪,不必刻意捕捉,不必费心感受,山水茶乡的清新气息自然袭来,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山峦叠嶂,田舍阡陌,果红蔬嫩,百草丰茂,生机盎然。茶山之美,茶香之浓;没有工业,只有山水。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或穿行于茶山茶园,入鼻的除了茶香还是茶香。“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足禅”,只是贪婪地吮吸,便情不自禁地冒出“不辞长做安溪人”的念头。

《茶经》中记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好水遇见好茶是一种幸运,再遇见好的茶师,更是幸中之幸。闽南人爱喝茶,也善品茶,讲求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五境之美”以及和敬清净,以达禅茶合一,“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茶是一种情怀,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正如苏东坡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如若茫茫人海中,无法求得一知己,那何不与茶对话,体味人生百味呢?品茶,其实品的就是一种心情,正如三毛说的“饮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你看那茶刚冲入水的时候,在水里来回翻滚,不就像初涉世事的我们吗?到处碰壁,遍体鳞伤。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就像那翻卷舒展的茶叶,慢慢地沉入杯底,带着微笑的沉默,而那清香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宁静圆慧,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不友善。

沐浴着海洋文化蓬勃发展的安溪茶除了具备清净和美、禅茶一体的品质外,还含有开放包容的特质。安溪的铁观音,茶色金黄,香味醇厚,是茶中的精品,它的出现其实就是多元的。在安溪西坪镇,关于铁观音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皇帝赐名的“王说”。相传乾隆间,南岩村有一仕人叫王仕让,喜欢读书交友,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很特别,便移植于书轩之圃,精心培育,采制成品,气味非凡。几年后,王仕让带着自制的茶叶进京送给侍郎方望溪,侍郎不敢独占转送给乾隆。乾隆饮后大悦,把这种乌润结实,沉重似铁的茶赐名为“铁观音”。另一种说法是观音托梦的“魏说”。在清雍正间,西坪岩村茶农魏荫,信奉观音菩萨,每日敬清茶一杯,几十年不辍。一天夜里,梦见出门行至溪边有一株茶树枝叶茂盛,芬芳诱人。第二天,他循梦中路径果然发现一株茶树,遂将茶树挖回种在家中一口铁锅里,悉心培养适时采制,品后果然香韵非凡。因是观音托梦又种在铁锅里遂命名为“铁观音”。“王说”“魏说”都有物证,都有纪念地,也都含有很荒谬的成分。但它们之间不但互不排斥,反而因相互烘托拱卫而显得更为宏阔玄妙。

安溪茶开放兼容、自由灵活的海洋性文化渊源,来自于沿海地区本已存在的海洋影响和闽南文化、侨台文化的渗入兼容,更来自于几千年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牵引……

美,总是产生在懂得欣赏的眼光里。林清玄说“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人对了,茶就对了。茶美在爱茶人的眼中,也美在爱茶人的心中。

流水共清音,碧茶伴墨香。当我跋涉在尘世身心扰攮时,我都会捧上一盏香茗,枕着海丝茶韵,站在时光的彼岸,凝神远眺,趟过生命的长河,踏浪而歌……




【作者简介】             

           蔡培均,80后晋江人,泉州市作协,晋江青协、文评协会会员。自2014年底投稿,已在泉州文学、刺桐文学、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晋江经济报,石狮日报,南安商报等报刊中发表散文、随笔二十余万字,曾获“建设什么的城市”、泉州市“古树名木传说”征文优秀奖、 “作风建设,晋江先行”重点调研课题征文、“铭记历史,筑梦未来”主题征文三等奖、“海丝茶魂”全国征文比赛二等奖,现就职于泉州市某市直单位。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本刊既欢迎材料扎实的考据之作,也欢迎思辨深刻的理论文章。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请稿附个人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