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爱如山◆【征文系列-65号作品】-翟永旭

 白云之边 2020-08-05

作者简介:翟永旭,1971年2月出生于河北邯郸。热爱文学,于1993年在本市报刊上发表了处女作《十字路口》。作品散见于《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散文选刊》等。散文《看风景的脚步》、《雪中,温暖的手》等在省级征文大奖赛中获奖。2008年《走进真实的童话》、《跑进变电站的狗》等获得国家级征文大奖赛的奖项。2011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有我美梦作伴》。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欣赏
  【父亲走进了老年大学】 

线路工是电力系统中较苦的一项差事,父亲就当了一辈子线路工。由于是重体力工种,所以到了55岁,就可以退休了。

父亲退休之前,许多比父亲退休早的人,基本上都被反聘回去继续工作。这是父亲一直认为工人比政工干部强的地方,工人什么时候都失不了业,那些干部退休了只能在家里呆着了。所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父亲还大有一副壮心不已的劲头。

果然没停多长时间,就有人找上门来,父亲在兴致勃勃中欣然应允。多年在电线杆上摸爬滚打,练就了一手好技术,尽管已近花甲之年,干活上丝毫不比年轻人差。毕竟跟60岁才退休的人相比,父亲的身体状况等方面还可以用“年富力强”来形容。

可是年富力强也无法越过年岁不饶人这一关。父亲每天在早出晚归中继续上班,工作空闲时,还要给我们几个孩子讲讲工作经历。线路工大多是高空作业,像父亲这么大,甚至比父亲岁数还要大的人,每天要爬到几十米的电线杆上去干活。这些活在父亲眼里不值得一提,可对于我们从未干过此类工作的孩子们来说,听起来心里都有些发怵。尤其是想到母亲已经病逝,父亲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承受这么重的劳动强度,谁的心里也不落忍,于是纷纷劝父亲回家享清福吧。

父亲不再去上班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对于干了一辈子重体力活的人来说,还真是享不惯清福。再说父亲,读书写字没有兴趣;栽花养草又不喜欢;对于金鱼等也不懂观赏。如何在家养老,一时还真成了问题。

正为此事烦恼时,单位里专门为离退休老人办了“老年大学”,学校里专门针对老年人设立了保健、书法、美术、摄影等课程。我们姐弟四人一商量,便怂恿父亲走进了老年大学的课堂。

老年大学每星期课时的安排都比较固定,原以为上课的时间能够占去父亲大部分的时间,让父亲的退休生活不再觉得无聊。可没停多长时间,就发现父亲的精神头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

变化首先出现在保健课后。父亲吃饭时,总爱将一些保健知识讲给我们几个孩子听。人到了老年,应该多吃点轻淡的,吃饭以半饱为宜等知识,父亲总能在滔滔不绝中,说出其中的道理。后来父亲又主动去了趟图书市场,买回了一些按摩方面的书。父亲对照书本,将人体穴位进行了一一核对,从此又开始自己给自己做一些保健按摩,当我们身体上有点不舒服时,父亲也会主动给我们按摩,别说有时候还真是挺管用的。

没多久,父亲又去邯郸画店买回了毛笔、水彩、宣纸等。原以为书法、绘画是艺术家和闲人做的事,上过老年大学后才知道,经常练习书法、绘画还有助于养生。父亲对照字帖写毛笔字,跟随众人一起去丛台公园等处写生,回到家后,还在空闲时间里练习,在不断坚持中,不仅水平得到了提升,内心世界也越来越丰富。

父亲是在九月份开始上的老年大学,到了当年十二月份的时候,一向不喜欢读书看报的父亲,竟然主动订起了报纸。也就从那一年开始,《老年报》、《益寿文摘》是父亲每年必订的两份报纸。每当在益寿文摘上发现一个较好的方子时,总会将其剪下来保存好;每当在老年报看到新鲜事例时,总会饶有兴趣地讲给众人听。

屈指算来,父亲上老年大学也有十个年头了。老年大学充实了父亲的退休生活,也就在此充实中,父亲把更多的时间应用到了写字和看报中。父亲如今已经打消了继续上班工作的念头,决心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描绘新的“夕阳红”。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本刊既欢迎材料扎实的考据之作,也欢迎思辨深刻的理论文章。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