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天津大悲禅院】◆孟宪华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孟宪华。曾在《诗刊》《星星》《《常青藤诗刊》(美国)《葡萄园诗刊》(台湾)《散文诗》《散文选刊》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歌和散文。

【天津大悲禅院】

说什么我也想不到,大悲禅院竟在天津河北区繁华景美的闹市中心。暮云四合三百年的缘分,苍松翠柏固守着闹市中的静。

踏进大悲禅院,就迈进了一种境界。

明末清初,是谁把一朵金色的朝云,摁在九河入海处。

一座禅院,是信仰的高度。碧水之旁,蓝天之下,那云的白,抚过尘世的魂灵,造化的虔诚……

一记钟声飘然而过,所有的心都静了下来。

十方丛林默默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一道静观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游人,香客,草木,花鸟,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诵经声把时光漂白,历史被春秋翻晒。

是谁,把生命放牧在旷世的白色花岗岩里,让肉身千锤百炼成世人瞩目的五色舍利?是谁,曾在这里安放了一块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顶骨,又把其顶骨赠予了印度?又是谁,使“南山律宗”发扬光大,“念佛不忘救国”?

法师唐玄奘的一部《大唐西域记》引领着那些无羁的灵魂盛开平和。经典被永恒覆盖,光芒抱着一片辽阔的静。

久远的光年,海河码头,商贾云集。北运河畔,轮船载来释迦牟尼佛的思想与智慧。

佛佑一方水土。岁月荏苒,历代大悲禅院几多沧桑,几度兴废,一路坎坷一路虔诚,用沉默,诠释着一个永世的信念。

往事今生,风拂过。倓虚法师修建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东西配殿等建筑群,连同园林依然辉煌壮丽。八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上,经声、木鱼声彼此起伏,香火昼夜不断,香客络绎不绝。

穿上海青袍,净一静心,修一休身,对浮躁的一个人来说,或许是件不错的事。(海青袍为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用宽阔的天空蓝,裹住俗人俗世,在正规的僧式里撩衣,跪拜,上香,打坐,诵经,敲响木鱼。把自己的一颗凡心清空,删去得失成败,删去快乐忧烦,删去所有的恩怨,一切从零开始。或许你在脱下海青时,你已不是原来的那个你,像凤凰涅槃。

穿过山门殿的三重汉白玉制的拱门,走过单檐歇山式,彩绘大点金的中国传统宫廷式建筑群,望一望两旁三米高的石狮子,迈进天王殿。正中大肚弥勒笑吟吟的把我迎进了大门,两边四大天王各守其职,举着宝剑的唤作“风”,弹着琵琶的为“调”,手提幡伞的称“雨”,戏蛇的是“顺”,也就是说这四大天王掌管着人间的风调雨顺。弥勒的身后站着一位非常严肃的护法大臣,一位朋友说那就是韦陀将军,他的职责监管着哼、哈二将和四大天王,他手中的金刚宝杵,如果是朝上的就是不欢迎你进寺,如果是朝下的就是你可以畅游或居留寺院,传说中这位护法大臣是拒绝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来禅院的。

几十步间我来到了禅院的释迦宝殿。这雕梁画栋的殿宇,青砖绿顶,斗拱飞檐,不见沧桑。殿内是释迦牟尼的塑像,高大巍峨,铸工精细,法相庄严,称之佛门之宝。就像导游的讲解“一种特有的安详、平和、慈爱、而又静谧的微笑……那丰厚的雄姿仪态,那洒脱宽广的襟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佛祖宁静、志勇、飘逸和充满才华的气质。”莲花座上琉璃钢雕饰1200余尊小佛像栩栩如生,两侧的十八罗汉形态各异,宛若真人。你瞧,那探讨问题的正在苦思冥想;那静坐细数佛珠的神态安详;那据理而争,当仁不让的一个说一,一个说二;那愤怒的怒目而视,青筋暴起;那开心的,嬉笑眼开,手舞足蹈。喜怒哀乐,体现入微,生动逼真,个性鲜明,无一雷同,让人观后惊叹不已。

前面古老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了。这是大悲禅院的主殿,是僧众早晚课诵经及重要宗教仪式举行的场所。被誉为“津门第一大殿”。其建筑内外金箔贴饰,雍容华贵,云蔚壮观。“三世佛”就端坐在樟木鎏金,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的大殿中央。后座正中是千佛观音,两侧是“六圣”观音,突显大悲禅院的观音道场。驻足,用柔韧的目光穿越时间的隧道,在《大悲院记》和《天津大悲院沿革记》碑文里解读大悲院。

钟鼓楼的钟声响起,抚过我整个身心,从头到脚,让一颗烦躁的心安定、本分和宽容。汨汨流淌的钟鼓声,洞彻心灵,洞彻世间,洞彻万物,一生都在恪守一种境界。境界里达摩祖师端坐于莲花宝座,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佛事。而祖师面前的人,那些跌宕,那些澎拜,还有那些小涟漪,都在钟鼓回荡里,停下来。

正阳中的念佛堂是佛门瑰宝,大日如来像一面透彻的镜子,映照着天地日月,以及尘世内尘世外。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平衡了世间。不要问:人间有多少疾苦,坎坷,磨难。我们只管摸着良心走路,一步,又一步,走下去。

天堂在左,地狱在右。李叔同一念之差,迈足成佛门律宗第十一代祖弘一法师,成千古绝唱。弘一法师纪念堂里,那个风流才子李叔同不见了,那个公子李叔同不见了,那个诗人李叔同不见了。智慧,德行,慈悲成就了最高的法身……可见人人真诚修行皆可成佛。

大悲禅院,是仁爱和宽怀;大悲禅院,用身体的长度,丈量心灵的圣洁;

晨钟暮鼓,经声佛号,荡气回肠的传奇;河水潺潺,松柏长青,佛开柔然的日子,静成一汪清泉……

大悲禅院,是无欲无求的解脱……

拜佛,不求佛。 跪下去,人并不矮。站起来,人并不比佛高。

心中有佛,所见皆佛。虔诚的仰望里,智者就是天老地荒。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